現在教育一切的需要,連貫到教育的真實含義,因為它能夠來啟發每一個人自性本有的真誠愛心,他的純淨純善能夠永恆的保住,將它發揚廣大,就有幾種教育,是要我們來弘揚和發揚的。
第一種是論理的教育。所謂論理教育,就是說要大家明瞭人與人之間真實關係的教育,好像說「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些都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能夠處理得好,就是培養良好的人際親密的關係,落實了誠敬謙和的教育。不然這個社會,這個家庭,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都因為把這個關係搞得不清不楚,父子翻臉了,夫婦之間都在爭論,誰是當家,君臣呢?現在的領導或者我們被領導的都沒有這個義,不講義了,朋友之間也沒有講信了,長幼尊輩都分不清,就會令到家庭社會國家都有所損失,這個是第一種。
第二種就是道德的教育。道德的教育是在於培養大家與一切的人事物建立仁愛的關係,比如說人與一切人事物,都能夠相處的很好,就是以平等心來對待,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一種教育。除了要有認知,我們人跟大自然萬物,也有一個很密切的關係,不要像現在,都以為我們生存在這個地球裏面,都是獨立的,我們人類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個森林覺得太大了不好,我們把它統統除掉,這個山遮了我們的過路,我們把它移平,我們要知道這個大自然萬物的真實關係,是與我們人類有所關連,我們知道自然,才生起了平等博愛,共存共榮愛護生態平衡的意義,這樣才達到愛護自然的情操。因為這個自然是影響我們人類,尤其這個地球的生存,不能夠忽視它。現在就因為科學不斷的發達,這樣我們人類的需要,也不斷的上升,那就不管自然的發展,所以令到我們的生存能力越來越底,一點點就感冒了,食物就中毒了,空氣就污染了。
第二種就是要我們培養成一個有德行的人,人格的修養,怎麼樣把他提升,我們要知道修身為本,常常要想到「求之不得,反求諸己。」人應該要學習做善人,而不做一個「富貴人」的教育。這個道德的教育,它的終極目標是叫人從不善的一種習慣,回歸到自性的本善,它是一種圓滿的教育,因為你培養一個人格,比你有很多錢,有很高貴的名聲好,因為你能夠回歸到自然,愛護一切的眾生,有仁愛的心,這個道德的教育是我們當前必須要注重的。
第三個就是因果的教育,很可惜這個因果的教育很多人都不太注重,三世的因果變成了在他們的眼中,在他們的心裏覺得是一種迷信,其實三世的因果是真正的有聯繫到我們自己,我們現在為什麼這麼苦啊!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如意,這就是因果的關係。怎麼去發揚這個因果的教育呢?是要有信而解,有解而虛心求證,後來就要能致其大用把它發揚。什麼叫做用?我們現在這麼貧窮,我們要知道這就是因果,有脫貧致富的教育,這就是用。你知道貧窮,要懂得怎麼去布施,要懂得怎麼樣不吝嗇,要捨得,要怎麼樣去修供養。普賢十大願裏面,第三個就是廣修供養了,你要成佛必須要做到這個,你還這麼吝嗇,你還這麼不捨得,一點點都不可以捨,也就是說不能放下,統統的歸自己所有了,你這樣的話,你那能可以有富貴的相呢?有富貴的將來呢?
今天我很幸運,有一位老法師過來,也給我開示了一些很珍貴的佛法。他的開示有關連到我們現在講的這個《放下是功夫》的這個主題。所以我想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你說我們能夠放下嗎?念佛人能夠放下嗎?當人家要求你,請你把你建好的道場不要做主持了,讓給我做吧!看看我們可以馬上放下,好,你來當,我走,你來當,我當義工好了,可以嗎?這個是非常實在的問題,如果你肯,那你念佛一定有功夫,你可以說你能夠修行,不然的話,你就有很多的藉口來說:“現在不行,我還有責任,我現在還不能離去,很多人還要依靠我”。這個就是一種功夫,一種真正的放下,世人很難放下名聞。當你有道場了,當你擁有一切了,佛菩薩都給你感應,給你道場,給你名聞,給你富貴,到哪個時候你就忘記了你原本的初衷,我們原本初衷是想把道場搞好,令大眾發菩提心去修行。可是一旦你有道場了,你有聲聞了,你有利養了,你還記得你當初的志向嗎?就好像我們出家人,當我們剃髮的時候心很堅定,我一定要做一個好出家人,一個好的修行人,可是出了家,你有沒有好好的學戒啊?你有沒有好好的做你的功課啊?你有沒有好好的對待一切的眾生?你的慈悲,你的平等心去哪里了?你有沒有覺悟到無常就快來到了?雖然你是剃度出家人,可是無常不分的,不理你是男女老少,你是什麼民族,你是香港來的,你是美國來的,統統它都會干涉,把你帶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我們要利用道場,不是道場來利用我們,現在就是這樣子,道場來利用我們了,利用我們造業! 怎麼樣利用道場呢?我們每一分鐘時時刻刻都讓大家來利用這個道場去修行,我這個道場是二十四小時,或者起碼有十八個小時開放,舉辦一些活動,或者安排一些時間,通告一些時間,讓大家隨著他們的能力條件過來修行。出家人一定要安排他能夠弘法,不要讓他什麼事都不做,在這裏打瞌睡,懶惰,這不行。所以這些就是我們能夠利用道場,來培福累積功德的重要性。這個因果的教育第二的功用,就是令我們開智慧,也就是我剛才說,我們要利用道場來做這個教育因果,離苦得樂。因為你懂得因果,你才真正的離苦,你不懂因果的話,你造業根本沒有辦法離苦,你就輪回了,念佛持戒都是假的。
下一個功用讓大家認識因果的教育之後,就能夠安分守己,不要怨天尤人,來真正的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因為你懂得因果,所以你不敢造惡了,你不會怨天尤人,不要說我現在這樣,是因為某某人造成的,我現在這樣,是因為這個天不公平,沒有這回事。都是因為你以前所造的因,現在要得的果。甚至你在路上旁邊,看到一個人不認識的,他竟然瞪你一眼,罵你一句才離走。 那天我們在火車上面,就有一個女孩子是這樣,她給人家無意的睬了一腳,她就呱呱大叫,人家給他道歉,她也不行,她還一直叫,還罵人,那個男的就赶快離開,躲開了,躲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另外一個車廂。其實這種情形我們要知道,甚至他無意睬你一腳,你是痛得要命,但要知道,這個都是因果。你懂得因果,你就不會大罵了,他無意嘛,甚至他有意也是因果來的,如果你覺得痛,你只能夠說他:你當小心哦,你已經睬到我的腳了。那就算了吧!你這樣罵他,縱然你本來這一腳是你以前給他的,現在你再罵他,以後這個因果循环,以後你又睬他一腳,那怎麼辦呢?這個都是不行的,你明白了因果之後,你就要化解,你有智慧,你就能夠化解因果,你一笑置之,不要放在心裏,甘心的去受了吧!這個就是因果教育之後,我們人類都會得到平等自在。
最後一種教育,就是宗教的教育,他是道德教育,論理教育跟因果教育三種教育的昇華,也是我們老和尚常常提醒我們,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這種宗教的教育。什麼叫宗教?很多以為是一種迷信的教育,迷信的宗教,宗:是有宗旨的一個本宗,教:就是教育,教誨。宗教必須是本土化與現代化,因為能夠本土化現代化的話,這種教育才能夠深入人心,才能夠真正得到效果。比如說在臺灣,臺灣人多講閩南話,如果我們能夠懂得用閩南話講經,那就真的很好,大家都會有一種親切感,來聽的人都應該很法喜充滿,因為聽得懂,而且你懂得閩南話,知道他們臺灣人是怎麼樣的生活,他們心裏面是缺少什麼?追求什麼?你會給他們帶來一個很好的信息幫他們解脫。你到美國去,你跟美國人,必須要知道美國生活是怎麼樣,美國人的心是想什麼?而他們交談之中,你懂得聽,知道他們在談什麼,現在聽了之後,不懂得他在講什麼?你怎麼樣去帮助他呢?確實是非常的關鍵。所以這個宗教的教育是要本土化跟現代化,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你懂得聽本土化的現在人需要什麼,所以我常常有時候有點納悶,我聽不懂,我想幫忙也沒用,越幫越忙吧,因為聽不懂,以為是這樣,誰知道是另外的一樣事情,所以這個就是一種缺陷。當同學們是要做一個護法居士的時候,就要必須注意到這一個問題。當一個法師來到我們的道場,我們想要他來幫助我們的話,必須要講一些給他能聽得懂,他能瞭解的一個語言,然後交流,這樣才真正的可以幫助大家,也是給這個法師的一個尊重,這一方面是必須要知道。
這個宗教本土化與現代化,都包涵了一種包容融合,以高度的定慧來化解一切對立矛盾,猜疑妒嫉,或者衝突的一些事,這個是真的是很對的。如果我們以這個教育來跟大家一起交流的時候,不學習美國人的生活,沒有聽得懂臺灣語,瞭解他們心裏面的話,我們都會產生一種對立想,他是不是在說我了?或者矛盾,或者是猜疑,或者有一種衝突。所以本土化與現代化的教育,是我們佛法當中現在要弘法的人要注意到。對廣東人,我們講廣東話,越南人我們講越南話,美國人講英文,這是最棒的,起碼要講一種言語,這種言語大家都能夠聽的。我們在中國就講普通話,華語,因為普通話華語每一個人懂聽,不用翻譯,也直接能夠瞭解,這是很重要。而且我們懂得這方的人喜歡什麼?我們就用他們喜歡的東西來做比如,來做舉例,那麼他們就會感覺到很親切。也不能怪這裏的人,因為我們講自己本土的話,是特別親切,以後看我有沒有這個智慧,有沒有這個福報,可以學學閩南語了吧!這個是非常重要,如果留在臺灣要弘法,就必須要了解到這一點。
這個宗教的教育不但是能夠把仁慈博愛,達到一個很廣大的頂點,而且能夠達到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對我們的社會眾生,會創造幸福圓滿的教育。除了這個之外,我們要知道這個宇宙是有不同的維次空間,不同維次生物,我們明白了,這個不是我們自己講的,這個現在科學家已經有認知,起碼在這個宇宙有十三個維次空間的生物,我們看不到的,都在我們的周圍,很明顯,我們現在感覺到所謂的靈魂,哪些死的人都能夠走來走去了,在我們的空間,還有狗貓這些動物,都屬於一個維次。這些維次空間的生物,跟我們人類的關係,從這個宗教的教育就可以達到理解。不然的話我們都不知道,只有宗教的教育可以解釋,怎麼有這麼多的維次空間的生物,我們看不到以為沒有,其實是有的。一切的眾生,就好像我們佛法說:有十法界,我們人類是一個法界,有地獄的,有畜生的,有餓鬼的,有天人的,有菩薩的,難道你看不到菩薩,你就說沒有菩薩嗎?你看不到有地獄,你就說沒有地獄嗎?這些眾生雖然你看不到它們,可是它是實在存在。這個就是我們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這些維次空間的生物,所以我們人類與它們的關係,也是一個很密切的關係。那麼把它真正去瞭解認識,是靠我們這個宗教的教育。
最後一個,就要我們認知人與天地萬物真相的關係,現在科學家已經達到非常高的一種技能,研究到我們這個太陽系,不是只有一個太陽系,以前都以為只有一個太陽,只有一個月亮。可是現在知道了,不是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在宇宙外面有很多不同千千萬萬的太陽系,這個就是只有宗教的教育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從我們現在介紹的論理、道德、因果、宗教,這四種教育來知道,我們的聖賢教育確實是建立和諧的社會,和諧的世界,開創我們人類人生的幸福最根本的,如果我們不能夠接受這種教育的話,縱然我們很富有四海,貴為天子。我們有好長的壽命,也會失去真實的意義。就是像中國的孟夫子說:「人不接受道德仁義的教育,與禽獸就沒有分別了」。我們應該把這個問題好好的深思一下,好好的研究一下。
除了我們今天要把教育來跟大家一起學習之外,我們聯繫到我們的心,在菩薩心地法門品之中,我們討論到十發趣心,前幾天我們都把這個所謂捨心、戒心、忍心、進心講了。第五就講到這個‘定心,現在請大家翻開經典四十一頁,「若佛子,寂滅,無相無相,無量行。無量心三昧,凡夫聖人,無不入三昧,體性相應。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縛見性,是障因緣,散風動心,不寂而滅。空空八倒,無緣。假靜慧觀,一切假會,念念寂滅。一切三界果罪性,皆由定滅,而生一切善。」這裏是一段。
若佛子,就是說盧舍那佛稱我們,佛弟子啊:「寂滅」,寂滅是什麼?寂滅就是涅槃,這個涅槃,就是指種種身心動作念慮停息,一切的煩惱消失了,在這個靜寂的境地。這個境界只有佛覺悟了才有,我們還不算是覺悟,所以我們沒有達到涅槃的境界。也就是說:佛弟子啊!人定的心,與所定的境,雖然是統統是寂滅無相,他能夠「無量行。」這裏說:「無相無相,無量行」。也就是說人定的心,所定的境,無相無相是指,它統統是寂滅的。這個「無量行」,也就是說統統都是寂滅的。四無量這定,這個四無量定,四無量是什麼?就是慈、悲、喜、捨啊,就是四無量。這個四無量慈悲喜捨都要在定裏面,這個四無量定我們修到有慈悲喜捨,這個定心不僅在三乘聖人所共修,一切凡夫都應該修的。並且我們要依這個慈悲喜捨這個定力,來證得自性體性與圣性的相應。「一切我見、人見、作者見、壽者見」,這些見都會產生執著,我們的邪知邪見來綁住我們的,因為它們都是障道我們的因緣。這裏講「散風動心」,也就是說一遇到這個散亂的境風,怎麼樣呢?動心就鼓動我們的心海了,你碰見這些非常散亂的境界,你的心就動起來了,就隨波逐流了,流轉於生死了,是無有窮盡。無有窮盡是在說我們的八倒,我們在上一節課也介紹到八種顛倒,八種顛倒其實都是空空的,都是一種空相而已。這一切都可以依我們這種定力而寂滅,就是說我能夠修持這個定心之後,不會執著了,不會著意要求這個寂滅。因為很多人誤會了,這個寂滅,這個涅槃以為是統統都沒有。好了,尤其邪見的人,他就教導他的弟子,你想離苦得樂,你想一切的寂滅,得到涅槃之樂,我們快一點了決我們的生命,以為了決了我們生命之後,就沒有痛苦了,也沒有什麼障礙了,就是寂滅了,自行滅亡。自行滅亡這種事情我們不能做,不要說這個就是寂滅,這是八種例見,是顛倒的,我們不能夠相信,而我們不能做。
當我們知道以這個定力而寂滅,就是說入定之後,我們所修的定,就是寂滅,而不是自行滅亡的寂滅。而且菩薩行要修這個「定心」,要依這個定慧來觀照。觀照什麼?觀照我們的一切都是假慧之法,都是假慧之法,要依這個「定力」念念寂滅,而不是自行滅亡。而一切有三界苦果,它的罪性都要以這個「定力」而滅。所以我們的三學就教我們,有戒你才有定,有定你才有慧,這個是我們的綱領。無論你修什麼法門,你修禪宗、密宗、還是淨宗,你還不過要修戒、定、慧。你不遵從這個戒,你根本不可以入這個真定,你沒有真定,你就不會產生正念,你沒有正念,你就沒有正命,也沒有真正的智慧,這是必然的事。
所以一旦到苦果來了,罪性生起了,我們就可以利用我們修的「定心,」來降伏它。從之我們真正可以生到真正的慈悲平等,來做一切的善事。現在人類的慈善是不是真正的慈悲啊?不是啊!是不是真正的平等啊?不是啊!他喜歡的,他認為,他跟你有緣,他會救濟你,他會帮助你,他跟你沒緣了,他一個晚上他就翻臉了,他就不看你了,你有沒有吃,你有沒有家,有沒有屋子睡,你是冷還是熱,他都不再關心了。不要說什麼師父,什麼親人,他一概都不關心了。有沒有打個電話過來,問候今天好熱,你們要開風扇,這個有空調你們來享受一下。出家人不喜歡享受,可是我們表示有心。今天你們買了什麼菜啊?要多吃一點,因為天氣熱,這個就是慈悲心。我們要關心父母,我們要關心子女,甚至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同事都要起一種慈悲平等的心去關心,這個就是說得四無量,唯有這種定心,因為這種定心是菩薩的定心,菩薩的定心是不論他是誰,他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只要有這個機緣,有這種認識,我們就會發起慈悲喜捨無量心,你能夠這樣,你這個「定心」就確確實實做到了,所以修菩薩行,這個精進心與這個「定心」都是互相相輔相成的。你有沒有每一天去問你自己,有修這個慈悲心嗎?你能夠有平等心嗎?你能夠常常覺悟嗎?這個就是告訴自己要精進,你有精進去問自己,你才能夠提醒自己去做,不是只是講,是空口而已,你講得天花亂墜都沒用,因為你做不到,你做菩薩必須要做到,所以修菩薩行是很難。可是我們必須要做,必須要行,所以一個發菩薩的菩提心,他會被很多的考驗,無緣無故的會挨一場罵,有的人就亂七八糟的罵你一頓,沒有理由的,就是這樣罵你一頓,可是你要不要退轉呢?你就說不做了,我不做菩薩了,如果你是真的發心要做菩薩的話,他會告訴你:不要退心,我是來考驗你一下而已。是這樣的,如果你不經過這些關頭考驗,你不可以能夠修得成功,這個是非常的重要的事情。今天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這個《放下是功夫》其實不只是講,怎麼樣去放下,怎麼樣去提升,要明白我們的發心。你能夠發菩提心,你能夠行菩薩道,這個是證明你真正去放下。這也是一種教育提升我們,怎麼樣去《放下》這個主題。我們今天學習到這裏。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