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放下集

放下了,善根福德增長,念念成阿彌陀佛

宇宙是從哪裡來的?現在很多科學家都認為是大爆炸發生的,說了很多的道理。我們就想,其實宇宙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幻相的現象是從哪裡來的?佛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就是事實真相。當處出生:沒有時間,沒有空間。隨處滅盡: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過去現在未來,坐斷三際,粉碎一切虛空。因為我們的心裡妄想分別執著都能夠完全放下了,這種人就是佛,才能夠給我們說出事實真相。我們這個宇宙萬象,就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真的放下了,就見到諸法實相。諸法實相非有非無。色,就是相,是法相。我們看到的色相都是法相。而法性呢?就是法相。而法性是空的,法性跟法相是一。那法相是什麼?法相就是法身,法身也就是法相。所以當我們學到《華嚴經》、《法華經》,甚至《楞嚴經》上面的名詞,一真法界,都是同樣的事情。我們瞭解到法身、報身、應身,一就是三,三就是一。所以當我們瞭解這個身體是什麼身?這個身跟相有什麼分別?這個身是一個物質的,那精神上就沒有分別了。當你心裡起了慈悲心,起了平等心,你所現的慈悲就能達到法緣慈悲,達到愛緣慈悲,再達到無緣慈悲,無緣就是同體了。我的身是法身,你的身也是法身,所有一切的現象都是法身。

那麼剛才說法相就是法身,我們到哪裡去找法身?在沒有覺悟的時候,我們都是應身。你覺悟了,明心見性了,那個身就是法身了。名字雖然是不一樣,因為名字是假的,是借給我們用的,名字是性空,我們不能執著這個名字。所以當你的心裡有慈悲,那麼發展到無緣大慈的時候,法相跟著是同體,那就是大悲了。所以我們聽經聽到說,要離言說相的意思,就是說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沒有執著,對這個名詞你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沒有什麼意思了。如果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的時候,你就明白這個名相究竟是什麼,也就是說我們懂得如來真實義。帶了這個有色眼鏡去看事情,帶了成見去聽事情,我們就誤解了,往往這個誤解就帶來很多的煩惱,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必須要知道,如來真實義是不能夠錯解的。如果我們有妄想,我們跟如來就有距離,當中就有障礙,見不到佛菩薩了,只是見到自己的妄想,自己的成見,自己的分別相,你當下就是迷,當下你就變這個境界成為十法界。覺悟的人,他們看到迷跟悟是不同的。但是迷的人,他看到迷悟是不同,他落到分別執著裡面。覺悟的人看到迷悟雖然是不同,但是他是很清楚的,沒有執著的,那就變成是一。所以我們曉得我們真正用功的,是怎麼樣去用功。放下就是用功,你不肯放下就沒有辦法用功。

剛才所說的覺悟,覺悟的人知道這個迷悟是一,但是他知道迷的人、悟的人,他很清楚分別迷人、悟人。我在迷,我在悟,是心裡明白。當你悟了,那就不迷了,就成為一了。但是迷的人沒有覺到這個悟,他只知道他在悟,因為他不肯承認他是迷,所以(他本是迷,你是悟)他也變成你是迷,他是悟。就成了兩個,就有執著分別。如果用這個心來看事情,來與人相處的話,苦惱是一定生起。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當一個人要往生了,他的心是怎麼想的?他最後的一念,怎麼樣帶到一個好的世界。一個安詳的自在的生命,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有體會了。

有一個專修淨土的蓮友,他叫做陳妙緣,他是71歲了,他是一個念佛堂的蓮友。雖然他是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但是人很忠厚樸實。平常對三寶特別恭敬,尊重老師,尊重一切的出家人,也跟人家相處都非常友善。在這個念佛堂服務7年了,任勞任怨的,閒話很少,不太講話,專心念佛,同修們都很喜歡他。他在二零零一年的時候就生病了,心肌梗塞還有膽囊炎。那麼住了院好幾天,這個病情不見好轉,於是他堅決要出院,一心念佛求往生。在三月底的時候,有居士問他:「老居士,你心安不安穩呀?」

他說:「很安穩。」

「那你要快往生了,你心高興嗎?」

他說:「我好高興好開心。」

「你的身體有痛,你的心有沒有痛?」

他就說:「這個是肉團心,不痛,絕對沒有。」

他們問:「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很愉快,看起來很瀟灑,這個原因是什麼?」

他說:「因為我是念佛人啊,我也懂得阿彌陀佛的本願,他是教我們念佛往生,在第十八願說十念必生,如果不生的話,阿彌陀佛不取正覺啊。所以我相信阿彌陀佛的本願。」

他又解釋,他說:「我要發願去往生,今生就要成佛了。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夠時念一句阿彌陀佛。因為我相信十念必生,必得往生。」

他就是一個沒有懷疑,而根本用不著別人給他助念。當時阿彌陀佛帶著觀音、勢至、諸上善人來迎接。你不會冷冷清清,大家都很歡喜來送你。後來在念佛堂大家在聽經的時候,他也過來聽,然後都安排好,給他歡送往生。當時在念佛堂講經的老師就告訴他,你往生的歡送會,我們安排好了,到時候有三百位蓮友來送你,把你交給阿彌陀佛。他笑得合不攏嘴:「謝謝!謝謝!我也同時希望阿彌陀佛來迎接你們,我到那邊去之後跟阿彌陀佛來迎接你們」。當時在他的家裡念佛,念到十二點,他身旁的兒女都跟著念佛。到將天亮的時候,他就跟他的兒子說:「我去極樂世界遊一圈回來了,很殊勝,我看到都是金光閃閃的,跟經上所說的一樣,我見到佛了,我見到菩薩了」。那個時候他很精進,很歡喜,不停地念佛。之後,他的兒子就很興奮的,把他的媽媽去極樂世界的情況告訴大家,大家都很高興,就馬上趕去問,他也很歡喜地把極樂世界的情形,所看到的跟大家一起分享。大概在三月二十六號晚上的九點四十分,這位居士在念佛聲中帶著微笑就往生了。他往生了,他看到佛菩薩了,所以這個是不可思議。因為他的信心很切,而且平常善根福德都很好,他也很珍惜這個因緣,所以一個往生的人,必須把自己的善根福德培養。

如果知道自己要遠離培善根、培福德的地方,我們就要警覺了,這個就是業障現前了,我們不能離開啊。我們怎麼樣去提醒自己,不要退轉,不要迷,這就是善根。你善根薄弱,你就萎靡;你善根薄弱,你看不到善知識,好的同窗道友你都不想親近了,這是很容易體會的。你看小孩子上課,要帶他到學校上課,每一天都要催他起來,他就懶在這床上不起來了,你說這個不跟我們種善根有關係嗎?有啊! 這個就是習氣影響,喜歡貪睡,所以就不起來不上課了。因為在學校有老師管著不大自由,雖然有同學有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留在家裡睡覺,沒人管著,不會給人罵,比較舒服,所以貪啊。人類都有這種習氣,這種習氣無形中就是一種累贅,給我們這個善根不能增長。你不學了,你就沒有知識了;你不增長智慧,你就迷了,這是一定的道理。那培福呢?很容易知道。我們只知道利益自己,利益人家的事呢?都想利益自己才去做,那這個福報就不能增長。而且享福的日子都喜歡,所以享福享盡了還有嗎?沒有了。所以小孩子都要訓練他,懂得自己站起來,去為人家服務,不要父母親一直寵愛他,溺愛他,怕他辛苦,讓他外面去碰一碰,跌倒了讓他自己站起來,告訴他我們還在你身邊,你要回頭想想,父母親老師教的你什麼?你要回頭啊。他回頭看一看他就知道了。不跌倒的人不回頭的,因為他迷了。所以福報是自己去培養的,是自己去造,人家給的是因緣。這個因緣來到,每個人都有善因緣,惡因緣。善因緣你怎麼樣去把握? 在善因緣當中,就是增長善根與福德。惡的因緣呢?你就損福,沒有善根。這個善根就損失掉了,所以這一切的道理都是一定的,我們要清楚明白了,才能夠做自己的增上緣。老師們做你們的增上緣,我們自己做自己的增上緣更重要。

所以往往大家都有習氣有業障,這個時候,最好就是鼓勵自己能夠避免這些惡緣,來到自己的現前而不知道,就是要多聽經聞法。每一天定自己的功課,無論多忙,無論多辛苦,病了還在聽,聽一兩句,或者告訴人家,你過來提醒我,這個就是善根,這個就是福德。你要珍惜這個因緣,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你自然會念佛。你善根薄弱福德沒有了,因緣當然消失了,那你就迷,迷了之後就顛倒。迷惑顛倒你就會做出一些傷害自己,傷害人家的事情。傷害自己了還以為以為是解脫了,那不是啊。你傷害了自己,難道你的父母親,你的家庭眷屬,你的老師不痛嗎?不心傷嗎?他們是傷心的。佛教我們不要傷害自己。所以做自己的增上緣,就是不要傷害自己。你能夠聽到這個道理,你能夠反省,多苦都是我們的果報,我不能夠傷害自己,要隨這個法身,這個緣,不斷地增長善根福德,所以聽經聞法是很重要。

我們今天大家一起來這裡學習,我也是跟大家一起分享學習而已。其中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典,很多有修有證的高僧大德都講得很多,其實我們都可以用來做學習的課程。譬如說我們都要多點去聽經,道場要請法師來上課,來教導我們,這比什麼都重要。因為世出世間法裡面,第一功德就是請轉法輪,我們能夠請法師來講經都是做功德。如果我們請一個老師來上課,上經濟課,上健康課,那是功德還是福德?因為那個是教我們一般常識、知識,所以那個是福德。所以功德與福德的差別,就是在於著相與離相。因為這些知識都告訴我們怎麼樣去執著這些名相,分別了,那就屬於福德。告訴你斷惡修善,用一些名相來告訴我們的,但是佛法裡面也教你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在佛法裡面是告訴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就是離相。離相就是功德,著相就是福德。我們佈施,心裡面有就是修福德。你佈施了,心裡面捨得乾淨,沒有著相,那你就是修功德。但是佈施還是有著相的,一般的佈施,除了真的三輪體空,不然的話還是修福德。為什麼我們注重要修真實的功德呢?因為功德能夠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你放下了,你就證阿羅漢果,你就會超越六道輪回。如果斷惡修善,你做很多的善事,修再多的善事,執著沒有放下的話,有相、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你的果報是在人天,是福德。如果放下四相,那就是功德。功德就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人家說修的功德太小了,其實功德不論小與大,總之,有功德了,就會有一天積累成多了,你就超越輪回。所以你要做菩薩成佛,你必須要修功德,福德也要修。不要只執著福德不修功德,也不要執著功德不修福德,我們要福慧雙修,要知道自己應該怎麼樣修。故此普賢十願裡面所講「請轉法輪」,道場在家的護法居士要做功德的話,要多請法師來講經說法,利益一方。而且我們是淨土法門的人,都要請淨土法門的法師來講,讓我們的心開意解之後,能夠懂得用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心專念六字洪名,二六時中保持憶佛念佛。真有佛了,我們的往生才有把握。心裡真的有佛,什麼都放下,這就叫做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不是說阿彌陀佛一直佛號不斷,二十四小時不斷,是這個功夫成片嗎?你的口雖然不斷阿彌陀佛,但是心裡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你心裡真有阿彌陀佛嗎?沒有,只是口裡。心裡必須要有,才是功夫成片,這一個我們要清楚。

以前有一個故事是老和尚跟我們講的。有一個老居士在過年的時候,就跟老和尚拜年,他說:「我這三年念佛功夫很不錯,妄想雜念都少了」。老和尚就祝福他,說:「你很難得呀!你真的用功了」。但是後來他就說了:「我就是孫子放不下」。你們想想看,三年念佛妄念少了,這是很不錯。但是孫子放不下啊,他心裡就有孫子。老和尚就告訴他,你把孫子換成阿彌陀佛,那你就成功了。他天天想著孫子,現在把孫子換成阿彌陀佛,天天想著阿彌陀佛。所以我們任何場合當中,遇到什麼緊急的事情,一開始就想阿彌陀佛,那你是真有阿彌陀佛。因為我們心裡所牽掛的只有一個阿彌陀佛,起碼你能夠生到凡聖同居土。把阿彌陀佛變成我們第一個喜歡的,第一個關懷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阿彌陀佛,那就是心裡有了。你不斷的一直二十四小時都是這樣的話,那才叫功夫成片。一切時一切處我們都想阿彌陀佛,不能忘記。我們求什麼?我們求生淨土,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去。最關鍵的關頭,出現在我們的念頭第一個就是阿彌陀佛。念佛三昧就是心定在一個處不動,那叫三昧。你把這個心定在阿彌陀佛上,你會知道所有的一切法,你都隨緣。好与不好,你不在意了,你只在意一處,在這一句阿彌陀佛,那你的心就定了。你把對世間出世間上一切人事物對立的念頭放下,沒有對立,心平氣和,把控制、佔有、分配的念頭放下。你要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道理。

我們怎麼樣去控制這些相呢?你執著這個相,那不是很愚癡嗎?變化無常的,你怎麼去佔有呢?「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連身體都得不到,整個世界我們得到什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你就會開智慧了,這是諸佛如來教我們對宇宙人生的認識和體會。要察覺到這個真相。一切在夢幻泡影之中,我們怎麼有佔有的念頭?怎麼有控制的念頭?哪裡有對立的念頭?如果你有的話,你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為什麼我們一直在講,把妄想分別執著瞭解清楚,一樣一樣地放下,我們的心就清淨,就平等了。所以要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你的心是真的清淨。所以在佛門裡講,你就是一個法器。能夠接受佛法,能夠得到佛法的精華的滋潤,你就是一個法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