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放下集

放下了,恰當用功,精進不懈

我們心底裏面是本有智慧,就好像燈光一樣,燈光給紙和灰塵遮住了,光就透不出來,我們慢慢把紙一張一張的,把灰塵一層層的除掉,光就可以顯露出來。我們能夠來調節光源,我們修學也是一樣,你能夠調理得適當,光就可以任意的去用,想它多亮就多亮,想它多暗就多暗,很適合。光就是我們自己的光明,我們的自性光明。當然在這裏是一種比喻。在我們修道的層次來講,就是比喻我們修道不能夠懈怠,也不能夠太過分。太過分的人,與太懈怠的人,都不能夠真正的用上這種光線。也就是說佛法不但沒有治病,反而因為這個藥而成病,你把這個光開得很大很亮,有時候反射出來之後,我們就反而看不到,反而太剌眼。你用精進太厲害,你的身體支撐不住了,你就會跌到,你就成病。你太懈怠,不能把這個光顯露出來,黑黑暗暗的,就看不到經典,你也不知道經典跟你講的是什麼。因為你太懈怠,或者是你把這個光調理的不好。所以不能夠太過精進,也不能夠太過懈怠。因為太懈怠,太精進了都不符合中道。心要調适,道就可得了。所以要功夫相應,就是心要適應。不能太精進,不要太懈怠,因為太懈怠,就好像燒水,一直燒永遠不沸,火就要继續才能沸,燒水把火停了,水就永遠不開了。心要調适好,不調适呢?你就偏一邊,偏了執著,偏了分別都不好,我們佛法本來都是活生生的。
精進呢?什麼時候休息,就什麼時候休息,不能為了精進而不休息。因為我們人身還是凡夫體,知道時間很快過了,知道無常很快來了,但是還要注意到自己,調整自已的時間,明知道時間要緊,明知道時間不會倒流,我們就要利用時間來配合我們自己的色身。有的人很精進,才能夠對治自己的懈怠,當你精進的時候,你的功夫用不上,你還能懈怠嗎?眾生的機,有無量,什麼法適合,就用什麼法,如果不適合,用不恰當,本來它是很好的藥,那麼這個藥就變成副作用了。所以一切法都不能夠住在這個地方,所為無念,就無住了。
我們要知道,讀經在白天和晚上都可以,但是有經義說,出家人讀經,要夜誦,為什麼?因為出家人白天要托缽,晚上剩下来時間,就好好讀經,而且晚上讀經比較清靜,所以很快就明白佛法的意義。為什麼出家人要白天去托缽?在現代已經很少看到了,只有在泰國,緬甸還有看到這些出家人在白天去托缽。我們托钵是承受人家供養,承受的供養要回報,我們怎麼回報呢?出家人只能回報法施,把法來供養給在家人,如果沒有他們的財施,出家人沒飯吃,也沒有藥,也沒有體力,沒有精神,沒有安住的地方,怎麼修行呢?所以得到在家人的財供養,但是我們得到財供養之後,我們要用法供養,來回報在家人。因為法供養,使到在家人明白了輪轉生死的可怕,明白了怎麼樣去成就他們的道業。所以佛制訂出家人,就要去托缽乞食。
不過佛法傳到中國之後,「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就是因為地方的不同,所以各有各的規則。白天大家都分工合作,出坡;晚上我們一起來修行,悟道。古人開荒,找到一個石頭,一手把石頭掉在一邊,這個石頭剛巧碰到一個竹子,竹子被石頭一碰,就發出聲音,從這個聲音就開悟了。虛雲老和尚,在禪堂裏參禪,行堂倒茶給他的時候,不小心把熱茶盪到他的手了,杯子掉下來跌碎了,虛雲老和尚馬上開悟了。換句話說,如果你能夠在功行圓滿的時候,在什麼境界都能夠開悟。你在順境或者逆境,善境或者惡境,都能夠令你開悟。我們的蓮池大師,是出生在官宦之家,出家之前他自己也是做官的,有一天,他的夫人端茶給他,把他心愛的杯子打破了,他看到這個杯子打破,就起了一個無常觀,一切萬法是無常的,從那里他就看破放下,出家學道。出家以後,就成為我們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
南傳佛教出家人是托缽乞食,而中國的僧人要自己煮飯,還要煮給別人吃。而且在托缽的時候,是不能夠穿鞋子的,平常可以穿鞋子,托缽的時候不穿,尤其在熱帶的地方,我們在越南的時候,我們都不穿鞋子,當然走到界外是要穿,在寺廟裏不穿,而我的師父,有時候都不穿,天下雨的時候都要托缽,在泰國、緬甸、越南都有這種情形。在泰國每一家早上第一個事情,煮好飯,等僧人來托缽。如果這條街三天沒有出家人,整條街的人都緊張起來了,為什麼他們不來托缽。但有時候出家人也有托空缽的,沒有吃的,為什麼?因為我們佛制出家人托缽,只能托七家,這七家沒有東西給他吃的話,他那天就是托空缽。不能說回到家裏,有餅乾、牛奶或者昨天剩下的東西可以吃一點。出家人不能留剩下的東西,今天有多少全部要吃完,全部要分。所以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實在是太好了,太有福報了,可惜我們用功的心不切,很悲哀,不精進,很懈怠。
在中國叢林早上三點四點就起來做早課,但是我們美國有的地方六點才做早課,這樣實在是很不精進,但是總有理由吧!所以修道人必須要調整適當,要精進。如果你不進則退,與道就相反了。所以精進是來治愈我們懈怠,沒有理由你跟自己說,我多睡一下,或者用健康的事情說:「這個太早起來了,會傷害我們的身體。」你看古人都是早起早睡,尤其那些農家,你看他們精神多好,沒有病的,怎麼城市的人晚睡晚起就有病?如果以健康的理由來推說不能夠早起的話,那就要真正去懷疑,究竟是真的為了健康或者是托詞了。我們今天這個精進,實在是對現代人來讲就好像已经是很淡泊了。
以前人都常常辦佛七,這個佛七不是一期一辦,有時候三期一起,一個月可能是辦二次佛七,現在就慢慢變成佛三,甚至是佛一,只能夠念佛一天,甚至他只能夠念幾個鐘頭而已。所謂精進有的人發心,來寺廟多點也算是精進的了。不然的話他都不會來了,就是托詞嘛。哎呀,就說離寺廟太遠了,我的時間不適合,很多理由,其實因為發心的問題,也有不精進的原因,不懂得精進。像我們小時候除了上課,要到學校去,平常在家裏,我們都不會坐在那邊談閒話,一有空,我們就拿經典出來看、讀,甚至都到寺廟那邊去做事、聽經、讀經,參加一些法會,所以很感恩啊!那個時候有這個條件,也是這個因緣,不然的話,我今天也不能夠出家了。
我們出家人也要精進,不精進也不行,受十方的供養而不精进,這一生道業不成,將來怎麼還呢?我們要披毛戴角還的。當然不會想到這個,也不要有這個,每個出家人都不會想將來要披毛戴角還。所以我們都應以戒為師,好好的精進修行,成就道業。不然的話吃十方的一口飯,都是很難消受。但是精進不是在寺廟裏,糊糊混混的過一生,而需要真正的體會到,配合到佛法的精要,去為大眾服務,為自己的道業增長。要從「貪瞋癡慢凝」的習氣裏面去發覺,什麼事情,什麼地方,我們污染最嚴重的,我們先要把它除掉。
貪睡貪吃,在家人都有貪睡貪吃的習慣,出家了就要少吃少睡,這個就是對治我們的習氣。不要弄到自己為了健康理由,六點才起來做早課,最遲都要五點半,其實在美國最好是五點,在中國大多數在四點或四點半。晚上十點睡覺,也不能太遲,太遲身體會熬不住,也不是一個好事。你這麼晚睡是幹什麼?因為晚上為道場,為常住做事。晚上剩下時間是應該是你自己修行,所以讀經、打坐,靜修、念佛,到晚上十點就要睡覺,到四點鐘起來。我們這邊的道場是五點半做早課;如果有八關齋戒我們就提前,因為還要適應在家居士過來,所以時間就要調整。無論你太懈怠,太精進都不是個好事,總之要出於中道,和諧調整為主。我們今天就簡單講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