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放下集

放下了,智慧的光茫就會顯露

我們學習最重要的是有老師,沒有老師的話,我們就不知道從哪個方面去修學。換句話說,我們的潛能就是我們的老師。如果你能夠學習依老師的教導,老師的善教,老師的真慈悲把看破放下教給他,就可以圓滿。
老師是誰呢?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也可以說我們的老師就是諸佛菩薩,我們的老師就是每一個善知識。只要我們能夠學習,肯吸收,肯接受老師的教誨的話,我們越學就會越感激老師。因為老師可以把有受用的都會教導我們(我是指諸佛菩薩而言)。什麼善知識呢,也要看,這個「看」不是看對方,而是看自己。你的心裡所謂的善知識是誰?是你怎樣用這個觀念,這個角度去平衡。如果你能平衡的話,你能夠知道無論是善與惡,都給你的是正面的作用,哪有一個人不是你的善知識?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你的善知識。
孔子有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個你,一個我,一個他,在這裏面有善知識有惡的,三個人包括自己在學習,都是我的老師。惡人做壞事,也是我們的老師。縱然自己受委屈了,自己吃虧了,都還是我的善知識。因為沒有逆境、逆緣,我們根本學不到怎麼樣去上樓梯,怎麼樣去爬起來,怎麼樣去爭氣,怎麼樣去精進,所以我們要感恩。修行第一步還是要感恩,感恩必須要用誠敬的態度來感恩。如果沒有誠敬的態度感恩,就會把善知識變成惡知識。因為心裏頭轉變,就會說他教的不好;會以習氣來反抗,來跟善知識對立,那個時候本來是善知識就變成惡知識;本來他說的話,如果我們能夠接受的話,就會很歡喜,就會覺得這個話對是很受用;如果不接受的話,就覺得對方所講的話不適合你,就會覺得這個心是酸酸的,很難過,不舒服,還感覺到有壓力。這都是我們一般人的情緒,我們一般人的無明,但是很難發覺出來。只能夠說對方不適應自己,善知識都會變成惡知識了。
善惡只是一念之差而已。如果人人能夠懂得這樣想,人生的字典裏面沒有惡知識;字典裏面所有眾生都是我們的老師;字典裏面沒有什麼壓力,不給自己壓力,哪里有人給我們壓力?是自己本身給自己壓力。尤其過去的事情,把自己的心裏面統統占住了。
心有千千結,這個結是從哪里生出來的?是誰給你結?人家拿著手在你的心裏結一個結嗎?不是啊,是你本身結的。結了太多了,好辛苦啊,有個因緣給你提起來了,你就會避開,躲避。我不要聽,我不要講,我也不要提,如果你還有發泄的條件,你就講出來,你沒有發泄的條件,你就會怨天尤人了。
其實這個結,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結的,要打開呢?還是要自己打開,不是說我跟他有惡緣,你幫我打開吧。先要打開的人是你自己,你要發覺這個結從哪里結的?這個結是死結,還是生結,還是活結?你知道了,活結還可以打開,那死結呢?是不是不能打開?也不是,不過是難一點,你要下功夫去解開它。你能解開這個結,你就是有智慧,你是聰明。你不能解開這個結,永遠擺在心裏面,總有一天發作了,這個結沒解開,尤其我們要往生的時候,這個結就起來了障礙你。什麼話,什麼人,什麼境緣都來了。最不想聽的東西,不想看的東西,不想見的人,統統都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在障礙我們。那個是真還是假?那個時候分不清是真是假了,都當真了。那時候還能想到佛嗎?想不到啊,因為業因種子跟佛菩薩的種子比起來,諸佛菩薩的種子太弱了。
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每天二十四小時,其中有多少個時間想佛菩薩的功德,想佛菩薩的智慧,想佛菩薩的慈悲,想佛菩薩的莊嚴。我想啊,半個鐘頭都沒有。你說我念佛,一天念十個小時,那你想想在這十個小時之內,有佛的什麼影子?不要說佛的功德,佛的相貌,佛的一切,影子都沒有。這個老實跟你們講。所以常常要反省,盡量盡量騰出時間來勇猛精進去學習。有時間,我學習好了還坐在那邊看著佛,想想佛的相貌怎麼這麼莊嚴?他修什麼功德?他的三十二相這麼好,是怎麼樣來的?我們怎麼去學習他?因為他能夠放下,修行人第一步就是必須要學放下,無論你有大的煩惱,還是小煩惱,世間人必須要放下,自己喜歡的都要放下。
世間法來講,家庭裏面夫妻之間,父子之間,很多事情糾結起來,解不開,放不下,引起了家庭不和,引起家庭會有悲劇發生。尤其現代的人,都不會聽你解釋的,也不會聽,也不會去解開自己,都是怨天尤人。在社會上互相鬥爭,互相競爭,名利的爭奪,統統到處都是。國家與國家利益上的衝突,搞得世界上都沒有好的消息。好消息很少,不多,打開報紙、打開電視、打開綱絡都是一些不好聽的壞消息。是什麼原因?就是在人心啊。為什麼這個社會,為什麼監牢裏有這麼多犯人?就是說明這個國家、這個地方沒有教育,人心不好。換句話說仁義禮智信都做不好,沒有教育。我們中國的五倫,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沒有好好的把人心充實起來,都忘記老祖宗的東西了。
以前,有一年我去香港參加清明法會,香港協會主辦。我們法師跟居士都住在酒店,早上起來,平常我們都合掌,打個招呼,「阿彌陀佛!」問問訊。但是有些同學,來到法師的房間,一開門,咕嚕咕嚕講話了,連打招呼都沒有,就叫你一句「師父」而已。我就很奇怪:早上怎麼沒有打招呼啊?不是曾經教過你們,跟法師要問訊,要打招呼;你不習慣,說早安總可以啊,連這個都沒有。我就很奇怪了,提出來跟大家一同研究一下。是大家不懂呢,還是有分別這個是酒店還是寺廟呢?原來啊,他們跟我講,在中國,在他們爸爸媽媽這一代都沒有這一套了,已經沒有打招呼,連跟自己的父母,都不會早安打招呼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更加不能要求他要有什麼禮貌。什麼仁義、道德、信用,在這個世界上,現在都很少看到了。這是值得我們好好的反省,世界上這麼亂,人心這麼徬徨,都是因為我們這種好的教育沒有發展,沒有弘揚,都是自私自利,怨天尤人就是因為自私自利。
如果說他給我們帶來什麼壓力,忠言逆耳的話,都是因為自尊心在作祟,貢高我慢作祟,不想聽別人的批評,只想聽人家的讚歎。這世界上變得越來越醜惡,都沒有善知識了,因為大家認為對方都跟他對立了,都是敵人。現在連老師都敢叛逆,你看買一隻槍就把老師打死了;不用槍的人,用口都能打死人,不見血,譭謗,世界上就是這種情形。
古代的聖賢人他們的學習,都是對老師很恭敬,很感激,這樣他們的成就才有這麼崇高。為什麼對老師這麼誠敬,就是因為老師所教的東西,他能夠看破,看破了,就放下了,他就學得圓滿。頭腦全都是垃圾,老師在教你好的東西,你的頭腦已經裝得滿滿了,你還有地方再增嗎?沒有了。所以你必須要把垃圾統統拿出來,放下,這樣我們才有空間再接受新的、好的、健康的東西。所以彌勒菩薩告訴我們,要把裝滿滿的袋子都要放下,把不需要的東西拿出來拋了,不要了,把它放下,然後再提起,你不放下就提不起來了。
先要學習怎麼樣去放下,所以我們的六度萬行,第一個就是布施,第一個不是智慧啊,為什麼?因為教你怎麼樣放下,教你怎麼樣不要貪,世法、出世法都不要貪。我有多少能力,我就學多少,不要跟人家比較。我要跟他比一比,沒有這個心。所以讀經、聽經都要懂得怎樣去聽,不要進了誤區。好的東西、我們喜歡的東西,統統拿到我們那邊去;不順意的、不喜歡的我們統統拒絕。其實這個不是絕對的,你喜歡的未必是好事,不喜歡的也未必對你不利。
以大乘教來講,放下執著,你放下執著,你就會證得了阿羅漢果。普通的阿羅漢果,得到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個小千世界是多大呢?是一千個銀河系。前幾個星期,在紐約的一個念佛堂,我把那個銀河系、須彌山、南瞻部洲、太陽、月亮種種宇宙環境用水果糖果,用立體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大家能夠簡易明白銀河系是怎麼樣的,一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千個銀河系,那麼三千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就是十億個銀河系,很大。證得阿羅漢果的就像一個小千世界而已,福報就已經這麼大了,如果再升級,成為菩薩,就更大。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如果我們真正地瞭解世間上的這種情形,把我們的起心動念放下,你得的是最圓滿的。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
所以剛才說善知識、惡知識,你懂得,你能夠徹底放下,也能夠看破的話,根本就沒有什麽惡知識,也沒有什麽善知識,都是你自己。善惡都在你的念頭裏面,你認為善就是善,你認為惡就是惡;善你很快樂,惡你很痛苦,那你爲什麽不聰明,要選惡呢?你都把它當作善的,然後你在哪邊學習,給自己鋪路,當作自己的增上緣,這不是很好嘛。所以就要放下,放下最喜歡的東西,但是很難,有的人很清楚,很明白了,但是沒有真正放下。因為真放下了,你的心就會清淨,神通就會現前,就是一塵不染,因為所有一切法,在世間上,到那個時候就不會幹擾我們,我們的心沒有因為什麽事情起動念,那個心就叫做清淨心。
比方說有個人打個電話給你,你就隨電話的內容去思維,思維這個是,這個非,這個好,這個壞。故此,我們老和尚常常提醒我們:不要講閒話,不要看報紙。我們看一些特別的、提醒我們的、健康的消息就好了。大局遲早會有人跟你講,你也沒有辦法去牽掛這些大局啊,戰爭的事,你想參加進去解決什麽嗎?你不能解決什麽啊。因為要明白萬法由心生,如果人心好了,戰爭就沒有了。人心都沒有這個竟爭,沒有你鬥我爭,哪裡有戰爭呢?所以不如在家裡安靜下來,好好的念佛,好好的自己修行。先要把自己的習氣改過,先從家庭來改,不要爭執,你講的:好,阿彌陀佛!我聽你的。我聽你的,就是這樣。你聽他的,他就不好意思羅囉嗦嗦一直講下去;你不聽他,他就一直講下去,講到你的心就煩了,你頂不住了,給他回嘴了,就爭吵起來了;你就馬上跟他說:好,聽你的。你就按照他的意見去做。如果不通,怎麼辦?他就知道他的意見錯了,他會甘心以後會都不再有意見,就會欣賞去聽你的。如果你跟他爭,最後的效果不好,他就會告訴你都是因為你,他也不負責任的,他不會說自己的意見不好,因為他不知道。所以有一個道理,讓大家共同明白的,就是說宇宙萬法,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你不瞭解,你不受用,都是因為你變現的,是自己的事,不是人家的事。
老師教你,你接受不了,是因為你自己出了問題,不是老師出問題。我們的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怎麼樣去讀經,怎麼樣去瞭解經典。他們沒有告訴我們一直讀經,一直查字典。都是告訴我們讀經就讀經,不要理會裏面是什麽意思,不用想的,你們是初學的,當然不明白這個道理,覺得很奇怪。其實是真的,讀經就讀經,我小時候就是這樣,沒有想:哎,這《地藏經》是什麽意思?馬上拿注解過來看。從來沒有,我就是照讀,我沒有這樣。讀經就讀經,讀了一段時間,很奇怪,腦子裏面都知道講什麽了。不用想,你想就錯了,那是真的,我體驗出來了。然後你會慢慢用在你的生活當中,你會慢慢地體驗到從少至多,我們天天讀誦大乘經典,就是一天到晚跟佛菩薩在一起。如果你讀誦大乘經典,你打妄想,或者你沒有讀,想別的事情,你自性本有一切的覺悟都很難顯發出來。
我們有沒有看到諸佛菩薩?沒有看到啊,但是我們要知道,其實花草樹木都是佛菩薩,山河大地都是佛菩薩。我們見不到佛菩薩,是因為我們還在迷惑當中,我們沒見到。我們一覺悟,就會見到了。所謂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一邪一切邪;一正一切正。總括來講是什麼?是一念。外面有沒有邪正?外面有沒有迷悟?沒有。外面都是法相,法相裏面沒有迷悟,沒有對立,沒有邪正,沒有是非,沒有善惡,沒有真妄。那我們自己的自性有沒有?也沒有,因為我們自性佛,哪裡有?但是這個迷悟、邪正、是非、善惡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中來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是自性,不是性德。所以我們只要把這種東西放下,我們的自性、性德就會現前。
所謂的正知正見,其實都是一種方便說。我們沒有正知正見,所謂一切佛的名相,這個顏色,這個能量,這個體悟,沒有跟大家說出來的話,我們不曉得怎麼會事,所以必須用這個來跟大家來說,這就叫方便說。不是叫我們執著,如果我們執著,就不會聽了。佛,都是沒有執著的,所以我們釋迦牟尼佛也會說,他說:我說四十九年的法,他一生中沒有講過一句。如果有誰跟人講,這個是佛說法,那這個人就是謗佛了。明明說了四十九年,爲什麽說沒說一句呢?那經典是什麽?你就奇怪了,釋迦牟尼佛怎麼是這樣的人,他明明說了四十九年的法,竟然現在說沒有講過一句,什麽原因?就是因為佛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執著,他沒有分別,他說什麽?對你說了這麼多,其實是因為我們有感,自然就有應了,這一件事很重要。
不是說「佛」沒有講,我們經典就不要看了,不用聽了。是「佛」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想你跟我的事情。我們現在呢,人家旁邊動一動,我們的眼睛就會看著他;外面小鳥在叫,我們的心就會在聽;耳朵就會向那邊去了,就會起分別了,這個是小鳥叫,這個是廚房炒東西,鼻子聞到味道,就生起分別,然後知道是什麽事情,這個是臭,這個是好,這個是香,這個是吵,這個是靜,然後執著,哎,這個地方可以修行,那個地方不能修行。這種種就起來了,那就是起心動念。我們都有。但是明白道理之後,就逐漸逐漸把這些統統放下。
有的人利用網絡來傳達消息,如果是正知正見還好,如果你傳達的東西是誤導眾生的,那你就有因果。所以在這個網絡裏面,不要浪費自己的人生,打開電腦,坐在電腦前面,一直搜索自己想看的東西,或者看一些令自己迷惑的東西,不如我們把這一切都放下。只選一本經,只選一句佛號,安住在一個道場,利用我們剩下的時間,老實的真幹起來。真幹什麽?就是把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親見阿彌陀佛的願鞏固,不要因為外境的因緣,來破壞我們的願力。那才是有利益,不會浪費我們。
我們現在要做的,執著一定要放下,分別一定要淡泊,這樣我們放下的功夫才會得力。很多學佛的同學,自己怨恨自己的功夫不得力,很簡單,因為沒放下,我們想功夫得力,就要認真放下,認真放下從哪里做起?先從煩惱淡泊做起。認識自己煩惱從哪裡來?在生活當中也好,在工作當中也好,處事待人接物也好,不要執著,不要太認真,我們盡本份,盡心力就好了。
執著如果不能完全放下,我們這個執著心也要淡化,希望一年比一年淡泊,我們這個功夫就自然得力。你淡化了一分,就生一分智慧;淡化二分,就生二分智慧;把這些障礙都除掉,智慧就會慢慢現前,這個是決定我們能夠得到的。現在我們本有的智慧就像房間裏面的燈光一樣,很亮的,我們也可以調節它的亮度,推一下就亮起來,再推一下就淡起來,或者是用紙把它蓋起來,蓋了一層,它的光就淡起來,蓋二層、三層,蓋得越多,它的光就越少。所以光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本有的智慧。只是污染了,被這些紙蓋起來了,我們蓋了多少張?蓋了越多我們的光明就越透不出來。我們想把光透出來,就先把這個紙拿掉。拿掉一張,光就透一點,拿多一張,光就顯多一點。要使這個光都亮了,就要把這些紙統統拿掉。我們就用這個方法來修行。每年每月,這個執著越來越少了,我們的智慧光就慢慢透出來了,我們的信心就堅定了。要相信,不要懷疑,你相信之後,你就會放下,你就很容易增長自己的功夫。這個都是鼓勵我們,要注意到怎麼樣下功夫,怎麼樣把我們的功夫提升得力,煩惱輕,就智慧長了,你有這種的觀念,你有這種的體驗,你就是正知正見。
好,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