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昨天是提到「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而且一切相是虛假的,妄想的。我們睡覺的時候所做的夢,醒來了,就知道是夢。而我們在現在這个境界當中,與夢中的有什麽兩樣,其實都是假的。如果能夠常常這樣想,世界上萬事萬法,我們自然就可以看清,不會執著,不會有爭執了。所以老實念佛的心,就會發出來。因爲我們一切法都不可以執著,所以誠敬心也有了。所以供養佛的時候,不能執著佛。供養菩薩也不能執著菩薩。供養一切衆生,也不能執著我供養一切衆生。有執著就錯了。我們供養佛菩薩的意義,是要從他那邊得到啓示。用現在的話說,用佛菩薩的形像來提醒自己。不是說,我進了大殿,在拜佛的時候我心很清淨,回家了沒有寺廟的佛菩薩的像,我們就照樣做我們事情。習氣也是這麽重。佛菩薩的形像是要我們學,來提醒自己要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麽莊嚴。而且他的慈悲,他的平等,我們常常提醒自己要覺悟。這樣才是真正的拜佛菩薩,學佛菩薩。
我們供養阿彌陀佛,就是提醒我們要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阿彌陀佛,他的意思是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就是提醒我們拜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要無量覺。若是出世間法還有一事情放不下,我們就沒覺。念到這句阿彌陀佛是一切要放下,要看破,那就是無量覺。一天到晚念這句阿彌陀佛,但是一樣放不下,一樣也看不破。我們口裏念阿彌陀佛,持齋,念念都不覺,那就不能往生了。有的同學很執著,聽到說:「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把這個意思錯解了,以爲自己已經選了淨土法門,我只能夠聽淨宗的師父來講經而已,不是講淨土法門的經。或者是不是他認爲要選的師父,他就有種反抗,有種歧視。或者甚至是推開那種態度,我不要聽。要聽法的時候,先要問這個是什麽法師?你可以說不聽,但是你先要聽。你聞法,你是依法不依人。你聽到之後,覺得這個法是跟你有相應的話,那你應該去聽。如果這個法,你也不知道有沒有跟它相應,那你就糊塗了。你就不能夠說,要求什麽法師來跟你講法,或者是你去聽什麽法師來講法。縱然你聽不到,你聽不清楚,這個法是跟你相應嗎?你有沒有智慧去分別呢?去分辯呢?你既然都沒有,你就怕起來了。那你常常要聽的法師,難道他是講正法嗎?難道你也知道他是講正法嗎?你怎麽會知道呢?有一句話說先入爲主。你縱然認定這一法師才是講正法的話,其他的法師所講的你都說拒絕不聽。那先入爲主的話,很危險的事情。所以我常常勸大家同學,我們是聽釋迦牟尼佛的法!不是聽某一個法師的法!一個小學啓蒙老師是先要把每一個學科都介紹,讓我們普遍來學。學到一個程度,等到我們從高中升到大學的時候,我們就有能力去選擇我們相應對的科來專攻。我們什麽都不懂,歷史、地理、數學、國文什麽科都不知道,只知道煮菜。那人家跟你講,我這個四川啊是吃辣的。你不懂得四川人的口味,你做甜給他吃。他可喜歡嗎?他不喜歡吶。你只煮甜的,也不煮辣,也不煮咸。那麽對這個四川的民族,他們就覺得你不適應,你不相應。那這樣不相應的話,那會是佛法嗎?那就不是佛法。縱然你說你煮的東西很好吃,但是佛法是圓融的。你這個對四川人來講,就不適應了,那不適應就不是佛法。佛法是圓融的,佛法是可以圓融一切衆生。因爲你不懂而已,你不知道四川人這個民族的嗜好。這個比如就像我們執著我們不去聽。
四大天王代表什麽?裏面的天王都告訴我們要廣聞多學。廣聞多學的意思是普遍我們認識一下,就像三學、六度、六和、十願、三十七道品、八正道都要認識,五戒十善,這個都是打基礎的科學。還有最重要的三法印,四念處,都要知道。不然的話,你怎麽能知道,你所皈依依止的和尚,他是講是正法呢?你先入爲主了,你只聽他的,那其他的你都拒絕了,那就是很危險的事情。所以一切都不要能夠執著。不能夠誤解,現在的人都有這個誤區。我們先把基礎打好,根基鞏固了。釋迦牟尼的法,釋迦牟尼佛的一生所做的事情,所講的經典,略略的認識。然後我們覺得哪一個法門適合自己,對自己有相應的,不離三法印,不離四念處,不離六和,不離三學,不離六度,不離十願。這是總綱領啊。那我們就可以選擇這一個法門。不能說人家的法門是不好,只有我們法門是最好,法門沒有高下。而且受菩薩戒的人,都要去聽經聞法,有法師講法我們都要去聽。我們去聽,如果他說的跟釋迦牟尼佛的三法印不相應,我們也聽起來,也不懂,怪怪的感覺,那我們可以坐在那邊念佛啊,回向啊。這個就是一種考驗,我們的成績究竟到哪一個地步。那麽知道了,下一次我們就不去了。或者是我們在家裏,這個地方離得太遠了,不方便去。但是我們知道,我們知道法師在講經,我們都要聽。我們不能聽,我們在佛前做一個忏悔,然後我們打開其它的經典,我們平常的功課來聽經聞法,也是一樣的,甚至我們讀經。所以這個就是沒有執著一個形象,我們是依法不依人。這樣才能夠真正去覺悟,才能夠真正去念佛。不能執著任何一法,我們都可以用它,千萬不能執著它。世間法佛法都是一樣,圓融的可以用的,不能執著。所以生活上都離不開佛法。離開佛法了之後,這個生活都是亂的。沒有世間法也不能夠有佛法,因爲佛法就在世間上。所以我們還是要把情執、法執、身執、見執都要放下。
在這裏我跟大家說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在這一個世來應化,來成佛,其實也不是這一生才有這個成就。他是無始以來,生生世世都在成佛的路上去修行。有一世,他釋迦牟尼佛是一個國王。那麽他是一個國王,他是個很仁慈受人民愛戴的國王,他的德行非常讓人家贊歎,所以他的美名啊都傳播到其他的國家。那麽有一個國家聽到這一位國王呐這麽厲害,這麽值得人家贊歎,他心裏不高興,不服氣,妒忌了。他就生起了一个搶奪這個國家的心,那麽他准備是舉兵去攻打這個國家。當這個消息來到釋迦牟尼佛的國家之後,他聽了很平常。他說:「我不希望爲了我來戰爭。爲了我的戰爭,一定人民會遭受很大的災難。這一切我都不希罕。如果他過來的話,我會雙手奉上」。後來他離開這個國。所以當這個國王來攻打的時候,很平靜,不花一兵一帥很容易的轻易的得到这个国家,也沒有死傷。那人民也很安然的,沒死沒傷。那麽這個國王啊覺得很奇怪。哦,他偷偷走了,他逃走了,他怕我了。但是,還是不服氣。那就用很重的警告來奖赏,誰能够捕捉這個國王回來,我要看看他有什麽本領。所以他出了一個悬赏通告,谁有十万元,誰要拿十萬元去抓到這個國王回來。當釋迦牟尼佛這個國王走到一個地方,他就延路去乞討生活食物。看見一個孩子,很傷心在那里哭,他走上前問他,那這個小孩子就問:「你知不知道国王(逃走那個國王)他在哪裏?你知道可以告訴我嗎?」釋迦牟尼佛就很驚訝。你爲什麽要他呢,要找他呢?他說:「我媽媽生病了,沒錢去看病,就快死了,我的家庭需要我媽媽。也需要這一筆錢,現在那個國王出了十萬元。如果誰能抓到这个釋迦牟尼佛這個國王的話,他們會獎償十萬元」。他聽了之後,他就跟孩子說:「你找對了,我就是那個國王。那你就殺了我,把這個頭拿去給他吧!」那個小孩子說:「我不能殺你,我也不忍心殺你」。那麽他就講:「那你不殺我,那你就綁起我,送我去那邊就好了」。當那個國王的人民呐,看到這個小孩子綁著釋迦牟尼佛這個國王回來交差了,拿獎償了,大家都哭起來了,連這個國王的臣子啊都哭了。那這個國王啊就覺得很奇怪。怎麽會這樣呢?他有什麽本領?他有什麽德行?令到你們大家都爲了他而哭。那個臣子就講:「他是一個真正的慈悲仁慈的國王。我們不忍心讓他受罪,我們也不忍心去傷害他。他一切都是爲了我們來受苦的。」那麽,國王聽了之後也很感動。那就跟這個國王說。那麽最後他也感動了,感動了馬上叫人家松綁,把這個國家交還给釋迦牟尼佛。他爲什麽感動呢?他說一個國王,他竟然什麽都能夠放下,名聞利養,一切富貴榮華。爲了保住這個國家的和平,不讓衆生受苦受難。他能夠放弃自己,連他的生命也不要了,所以感動了他。
你看,我們釋迦牟尼佛不是這一生能夠放棄,他是生生世世都能夠放下。能夠覺悟到,處處都爲衆生,念念爲衆生。釋迦牟尼佛啊這個過去生啊,就是一切施王。那麽這個國王啊,這個討伐拿一切施王的國王啊,就是佛陀十大弟子的舍利弗前生。那麽在這個小孩子啊,这个小孩子来綁了这个一切施王來見舍利弗這個國王的時候,這個就是提婆達多了。你看都有因果。佛陀曾經對弟子說:「提婆達多的恩赐啊!」因爲就是他成就了佛陀的六度、三十二相、十種福利、圓滿一切功德。他認爲提婆達多是善知識。雖然提婆達多後來就墮入地獄,還是佛陀把他救出來了。因爲這個國王是個暴王啊,對这个一切施王啊说,因爲不服氣才來攻打你的國,但是到了這裏不费一兵一帥,還知道大家爲你哭。現在知道了,你的德行是實在是了不起。
所以一個真正的修行的人,會在感恩一切的心態中修行的。所以,他所遭遇的一切,都換作自己成長的財富,都很感恩一切善知識。他把一切人都認爲是善知識。只有愚蠢的人,才把周围的一切變成自己下地獄的陷井。所以佛陀生生世世是這樣修的。我們要堅信我們有佛性,不要放棄去成就自己的慈悲,把我們的本具的慈悲與愛,我們的平等心,我們的正覺心,去感化一切。讓大家衆生能從苦海中去反省去回頭。這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修爲,也就是一個覺者的布施。能夠放下就是布施。只有放下,才能夠令我們的心量無量無限的擴展,最終才能夠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一切都要圓融在一心,有情無情同圓種智,這個是非常的圓滿。
那世尊在般若經裏面開示,自始至終都叫我們要離相。所以執著這個相,那就錯了。覺得好像剛才那個暴王,那个舍利弗的前身,他是執著這個名,也有這個相,所以他生起了妒忌不服的心理。那一切施王呢?沒有执善,沒有著相,心裏絲毫的著相執著都沒有,什麽名聞利養,什麽榮華富貴都放下了。無論在世法,無論在是佛法,我們都不能有著。有人著,有所著,那麽這四相,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都存在,既然有我相,那就會會有我貪、我癡。所謂四大煩惱常相隨嘛,那么這個三毒就在引起四大煩惱了。我貪我癡就有生煩惱,所以著相就有三毒。也許我們在著相當中,沒有感覺到我們有貪嗔癡,那因爲我們粗心大意了。有貪嗔癡而自己也不能發現,還以爲是沒有。如果真的貪嗔癡都沒有了,那必定是转这个末那識爲平等性智。那我們有沒有轉啊,當然沒有了。沒轉過來,那你還是凡夫,還沒有覺悟。那么當然這四大煩惱就會常相隨了。佛教我們覺悟,覺就是般若智慧,那三毒煩惱就可以消除掉。離相、捨、忍這三個科目,六般若蜜裏面得三種。離相就是有智慧了,也就是看破了,把真相看破了,那智慧就現前了。看破之後就要放下,放下就是捨啊,布施就是放下。放下之後呢?當然心裏沒有事了。那就是忍,也就是安忍。心裏清淨自在就是安忍,那就成就了,這叫做忍辱波羅蜜,般若智慧波羅蜜,布施波羅蜜。這三種都成就了,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消除業障。
我們把我們最重要的綱領抓住了,就在這個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體會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吶。無住就是放下,把一切妄想都放下,一切分別執著放下。在我們平常的行、住、坐、臥,穿衣、吃飯,日常工作,因爲你必須要穿衣吃飯,你必須要工作。因爲它,我們生其心,雖然生了其心,但應該應無所住。無住的生心,生心無住。那我們這個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懂用了,我們就是不是凡夫。起碼就是圓初居菩薩。那不會用呢?那就是凡夫了。簡單的舉個例子,我們每天要穿衣吃飯,這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衣服呢要穿得很幹淨,要整齊。菜飯呢也要清潔,餐具呢要洗得幹淨,擺得整整齊齊,那就是叫做生心。並不是說,我們要放下,好了,馬馬虎虎隨隨便便。穿衣,隨便穿吧!好象有一次,我就看到一些居士來這邊,他總是穿一些很不好看的衣服,也不太整齊的衣服。但是,他的生活也不是遭遇得穿這個衣服啊!破破爛爛的。我就跟他說:「你來拜佛,爲什麽不穿整齊一點,你沒有衣服嗎?好像不是吧!」他就說了,他說:「人家說學佛要儉樸,不能夠穿奢華的衣服」。我說:「你只懂一半,你誤解了,奢華就是说我們不要刻意去買名牌的衣服而已,我們有衣服足夠穿了,我們不要常常去添加,但是不是要你穿选一些破破爛爛的衣服,不整齊的衣服,不幹淨的衣服過來拜佛」。你看,在美國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每個星期天,他們去做禮拜,都穿得很漂亮。女的戴帽子,男的穿西裝。爲什麽?這表示自己恭敬吶,我們恭敬佛菩薩,我們要穿得整齊、幹淨、隆重,因爲我們要見佛菩薩了。不要隨隨便便啊!還要穿個樣子出來啊!不然人家說你信佛教的人,怎麽這麽邋遢,很難看,不整潔。吃也是,我們不能說,哎呀,學佛了,我們隨便吃,把什麽東西吃飽就算了,我們學是不要挑吃,不要選擇。但是,我們还要知道這個食物對我們來講,不是因爲味道來吃的,是爲我們這個色身養我們的色身,能夠保持能夠安養來學佛。不要讓人家認爲,你們佛教就是亂吃東西,什麽肮肮髒髒的東西都放進口裏面。那個餐具都不洗,不要浪費水。是吗?不是叫我們生這個心,是叫我們生做一切衆生的榜樣,一切衆生的典型,一切衆生一个好樣子的心。可見得,這個心就是如來的大慈悲心呀,我們已把一切都放下了,爲什麽這個琐碎的事情,還這樣的整齊,還要這樣的做給衆生看呢。就是來教化衆生的,教導衆生應該怎麽樣去過日子,怎麽樣去工作,應該怎麽樣去處事待人。我們要生這個心。佛菩薩是一切衆生最好的榜樣,所以怎麽可以隨隨便便,馬馬虎虎呢?人家看見這樣,看到你們學佛是這樣的,人家還敢學佛嗎?有一點,當人家看見我們是這樣,但人家不看見我們呢?我們要不要隨便?要不要馬虎?當然不可以了。無論有人在,沒有人在,我們都還是要整整齊齊,不能馬虎。所以理必須先學。道場的理,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要有誠敬心,表裏一樣,內外一如。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從這個地方去學習,去修持。所以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無住與生心。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