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本质是教育,教育我们知道宇宙是从哪里来的?万物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道理。究竟的答案是什么呢?在经典上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根据德国科学家普莱克的研究,一切的物质现象都是假的。那就证明佛陀在经典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是事实。这些科学家是怎么样知道一切物质现象都是假的呢?他们是从极微之微去找到的,把一百憶個微种子集中起来,等于一个电子,科学家就把它分下去,直到最後这个物质现象消失了,出现了的是波动现象,好像我们现在在录音,我们的声音是波动的现象。那这个物质现象怎么去分?科学家把它分为极细微,一直分,分到不能再分了,那就没有了。就是佛所讲的色由心生,色是物质,物质是心想生的,根本就没有物质,就像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弹指有三十二憶百千念,一秒钟能弹五次指,这种频率就是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次,这种生灭很细很细,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是我们看不到,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够观察到這種极微之微的波动。
那根据这样的话,科学家实在是通过他的仪器,看到我们所谓的阿赖耶识了,但是他们对外緣只能够緣到宇宙,对内只能够緣到阿赖耶识。还是緣不到自性,因自性没有現象,因為科学家没有证道,没有放下他们的起心动念,没有禅定的功夫,他們跟佛不同。所以自性的现象他们不能够緣到。
起心动念、分别、着执都是属于妄想,这个就是我们现前生活所感触的事情。六道轮回是从执着来的,如果一切法不执着,六道就不见了。有执着就有梦,当我们修善的时候,那就是做美梦,很高兴、很快乐。造恶的时候,被处罚了,我们怕了,那就是做恶梦。当我们做梦的时候,我们没有分别,就提升到菩萨法界。如果没有起心动念,那就成佛了。换句话说,我们在做善事的时候,我们没有分别,当下就是菩萨。如果我们没有起心动念,我们是在做善事,我们在付出,我们在布施,没有做善事这个念头,很纯粹帮助人家,那就成佛了。反之做恶事,做不好的事情,我们心里面起了不好的念头,有分别,起貪嗔痴的念頭的时候,我们就緣三恶道,饿鬼、地狱、畜生。
一真法界雖是没有变化的,但是它有相,像净土的实报庄严土。它是人的化生,其中没有生老病死,一切的花草树木都不会枯萎,都是起心动念变化出来的。善的习气就感召三善道,恶的习气就感召三恶道,当你能够布施、忍辱、精進的时候,那你是有菩萨的习气,你就感召菩萨的品位。當你贪欲、嗔恚、愚痴,你就感召饿鬼、畜生、地狱的果报。我们修行就是把这种习气减少,习气越薄,品位就越高。我们学佛人同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成佛,要得大智慧,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习气一点点地去减低,到最后能够断掉,回归自性,那就是妙觉如来了。
我们习气是生生世世累积起来的,也就是从心所造的,要改习气,也要从心上改,就好像一棵有毒的树,需要直接把根拔除,不能够从树枝一支支砍下来或者是把叶子一片片摘下来。这说明从事上改是枝叶,从心上改的才是连根拔除,从心上改的是最好的,当下我们就可以得清净心了。就念佛法门来讲,一句佛号念下去,不间断,几个月之后清净心就现前了,当妄想烦恼现前时候,我们就把它转成“阿弥陀佛”!這个烦恼就消失了。
我们学佛修行,主要是降服贪嗔痴习气,通常學問愈淵博的人,习气愈盛。这是因为他们把学道看成了学技藝的关系,所以学的越多,离道就愈远。学佛与佛学不一样的,佛学家可以知道学很多知识,但是自己不能受用,那学佛呢?信、解、行都要跟佛相同,不用学很多东西,但是能够得到受用。《华严经》也讲到,有解无行,增长邪见,假若只是在文字上做功夫,没有真正按照佛经典理论去真修,那学得越多,只是增长邪知邪见而已,也就是古人讲的狂慧。所以学得越多貢高我慢的习气越严重。
学佛把它当作学术来研究,那就没有办法证道,所以要靠教育,要靠听经闻法,要靠真修才行。什么样是真修呢?第一步先把诚敬做到,印祖说:一分诚敬,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十分利益。有诚敬就达到真心,没有诚敬,所学到都是狂慧。真修的第二步就是行六和敬,要把世界上的灾难停止,就要从六和敬做起,从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做起,这样我们就不会有灾难,堕三途了。三業之中,心為主宰;結罪輕重,心境不同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