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四月初八,我跟大家一起学习六度波罗密中的‘忍’波罗密。我为什么不说‘忍辱’波罗密呢?因为忍辱的‘忍’字是带有一种很痛苦的情绪,有不甘心的,嗔恚心,有不舒服的感觉在里面,认为对方在侮辱我。如果把对方侮辱我们,伤害我们的想法存在心里的话,你就没办法成就忍辱波罗密。如果你把这个忍辱的‘辱’字,变成一个‘空性’的辱,那才是真正的修‘忍’了。
什么叫“空性”?‘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叫‘空’。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以为是我看到的东西什么都没有,就叫“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是的。那个‘空’是讲‘有’的意思。‘有’但是我们看不到,摸不到,我们找不到这个‘有’,只知道‘有’但它没有在我们的六根当中,这就叫“空”。如果这个‘忍辱’还存在我们心里,就不能达到真正‘忍辱’的波罗密。如果你要做到忍辱波罗密,就必须把‘辱’字转成‘空性’。別人骂你,责怪你,冤枉你,打你,甚至毁谤你等等,使我们很难过,很委屈,但是我们心里没有这个对象,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相’,你都把它当作是‘空’,你这样的‘忍’才是真正的‘忍’。如果你把对方侮辱你,毁谤你的事,表示出容忍的態度,心里想算了,但还是有点勉强,那你还有这个‘相’,还是计较是谁委屈我,侮辱我,是谁打骂我,你就没有离开这个‘相’,这个空性就没有完全达到,你这个‘忍’只是暂时的‘忍’,不是真正的‘忍’。你能忍一时,但忍不了一世。你能够忍一天、二天、一个月、一年,甚至有的女人或男人说:忍了先生或太太几十年了,那个都不是真正的‘忍’,只不过是世间上说的有点涵养而已,不是真正的忍辱波罗密。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忍’字变成‘安忍’。
在这个无常的世间里,苦多乐少。所以佛陀为我们说四圣谛法:苦,集,灭,道,帮助我们众生离苦得乐。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叫苦,在生活中,我什么都想吃,但不能吃,比如,每天吃药,这是苦;我脚痛,人家走得很快,我却走不动,这是苦。这只是身体上的苦,而心里的苦更苦,你想要,你却要不到,你不想见的人,他偏偏出现在你面前;我想跟他在一起,却不能在一起;又有冤亲债主常常围绕在你的身边;不管打风下雨下雪,每天都要上班。到了公司还要听从上司的安排,不管你愿不愿意,为了生存你还是要去做,甚至是违法的或者很不好的事,你有时候为了钱,为了生活,迫不得已还是要去做,还是要顺著他人的德性,看著他造业。
在美国有许多中国人,都是做餐馆的,做餐馆的都是造业,但是他们不懂培福,能有几个人懂得:我这样是在造业,我要赶紧把我赚来的钱去帮助別人,去做慈济善事。没有人这样去想,都把赚来的钱存起用来享福,或者存起来留给子孙后代用。今天师父告诉你们,把钱留给子孙后代只会害了他们。我们现在有福田可以种,有众生可以帮,有善事可以做,有这么好的机缘为什么不把握?人家要你帮助,你就马上把钱拿出来帮助,这是救急,不要等到人家都已经解决好了,你才想拿钱去帮助,那就不是真正做善事了,你这是在要功德,要名利。人家帮助別人都是默默无闻的,不动声色的,不为名利的,那才是真正的造福培福。还有些人拿钱出来,因为没有开收据,一定要开收据,怕被人家骗了,没有功德,这样你就不能培福了,纵然是做了一点功德,还是会打折扣。所以这些做餐馆的人,都是在造业,所以要懂得去做善事,来消业障,不然的话,你赚了钱留给子孙没用。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你要很努力,很有福报才能过四代,否则你的钱在第三代就已经花光,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以上说的种种都是‘苦’。但是我们学佛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退缩,逃避,自怨自艾,伤心难过。“苦”我们不理它,但我们要有安忍的心,去忍受一切痛苦,不是为了这些事情生起无谓的烦恼,这就叫安忍波罗密。安忍波罗密跟忍辱是有所不同,‘忍辱’可以说是世间法,而‘安忍’则是出世间法的,如果没有安忍的功夫,人家说他,他就不能够安忍,或者是他不能安忍別人所犯的事,安忍必须要很透彻的,就是说逆来顺受,真正的放下,大家把安忍学好了,功夫就提升了。
为什么今天要讲“安忍”呢,因为安忍是出世间法的,让我们能在念佛中‘安忍’。比如在念佛当中会常常出现脚酸痛,打妄想,心浮气躁等等状况,我们就要用安忍来对治。比如一支香快烧完了(大约三个小时),在这三个小时里,大家又是拜佛念佛,又是绕佛,又是静坐,时间一长,大家开始安耐不住了,有的脚痛了,就想:时间怎么还没到?有的想喝水了,有的想上洗手间等,种种妄想起来,心浮气躁,这就是没有‘安忍’的功夫了。你们看师父有没有去洗手间?有没有喝水?没有啊。以前师父跟著我的师父放大蒙山,一堂蒙山下来起码四个小时,四个钟头不喝一口水。你们就不行了,不给你们喝水,就说:不行,我不喝水不行的,我会渴死的,如果你们在沙漠里修行,有什么水给你喝,沙漠里没有水啊。在盂兰节做法会,时间更长,师父要读超度的名字,要念疏文,,要去面然大士那边,又要去祖先那边,又要去外面七宝如来那边,那时师父还要求我们每个咒都要念二十一遍,不像我们现在念咒念七遍、三遍,这样一堂蒙山下来差不多要四五个小时,不喝一口水,没有去洗手间的。那有像你们这样,又是喝水,又是上洗手间的。告诉你们,因为我们在放大蒙山超度的时候,那些鬼神都在外面,他们没得喝,没得吃,看到我们超度他们,我们却在喝,在吃,他是很痛苦的。所以我们既然有慈悲心去超度他们,我们就要安忍。不是说叫你们不要去,而是不用去的,坐在那边,心里没事就自然不需要了,这个就是‘安忍’的功夫。所以我们以前放蒙山四五个钟头都不喝。我们受八关斋戒晚上都不吃,佛陀教育我们出家人最好是过午不食,这是一种慈悲心。
可是这个‘安忍’不是无意义的苦行,比如说我今天受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也不喝一口水,纵然饿得受不了也不喝,这样你能行吗?如果是那样,那是在折磨自己,折磨自己是没有意义的。以前有位同学在受八关斋戒的时候,我叫她晚上喝点水,她就说:不喝不喝,受八关斋戒是不能喝的。我说:是谁跟你说的?你看,这个就是执著,不如法了,就不会有成就。所以要懂得‘安忍’不是一个无意义的苦行。安忍的根是什么?安忍的根是智慧和慈悲的表现,它明白这个苦是无明的,由这个无明和业力所生的苦,要消除这个苦,选择逃避是没有用的,所以要勇敢的去承担,去面对。苦来了,我们不怕,如果你越担心,你这个苦就越厉害。所以安忍的意思就是安忍你要受的苦,因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如果你不忍,你就会出事情。
最近我们波士顿发生爆炸事件中的肇事者(两兄弟),他们就是没有忍。因为別人轻视他,侮辱他,他对事情没有弄清楚,就感到愤怒,起嗔恨的心,心中压抑的怨恨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了,最后得到的结果是自己身亡,十九岁的弟弟喉咙被炸伤,以后都不能说话,生不如死,多悲惨的事啊。他才十九岁,是一个非常聪明,读书非常好的一个男孩子,就是因为嗔恨心、无明的情绪害了他,所以这个“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修行的人,你不能做到‘忍’,你就会失去很多培福的机会。有的同学的善根、福德都不错,可是偏偏没有因缘。为什么呢?他很聪明,他懂得念佛,懂得修行,他还懂得清净心能得智慧,但是他不惜福,比如说他的家庭都很支持他学佛,可是他有很好的机会都不愿参加,有很好的因缘都失去了,错过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失去了美好的因缘,这样福德因缘就无法成就,福德因缘缺了一个都无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必须隨这个缘,虽然不能攀缘,既有培福的机会,就应该好好去把握,所以我们要承担眼前的苦,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我们要自度,才能度他,要靠智慧和慈悲。
安忍波罗密我们应该怎样去落实呢?我们从哪方面去安忍?第一,我们在人世间,人家伤害我们,毁谤我们,委屈我们,甚至把我们的財产,名誉,身体等都统统伤害,我们都还是要用安忍来应对。第二,对自然坏境的‘安忍’,比如天气炎热,太阳照得我们皮肤很痛,我们要忍;天气寒冷,打开窗,冷风吹到背上很冷,你要忍;外面的汽车等的吵杂声,使你睡不著觉,你要忍;外面的空气很污染,比如我去广州,一下飞机就感到空气很脏,没办法我还是要忍。所以一切一切你都要忍。第三,对社会坏境的忍。比如,老板要解雇你;要考大学,费尽心来应付怎样才能考好成积;你做生意,生意很好,可是人家在你隔壁开了一家与你相同的生意,与你竞爭了,你都要忍。第四,人际关系的忍。比如夫妻之间的婚姻不美满,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之间有冲突,感到很疲倦,你也要忍。接下来,自己身体的苦。比如说你脚不好,眼睛又不好,你要忍。你不能说我脚走不动我还要走,我眼睛看不见我还要看,我要跟它斗气,这样不行,我们还是要忍。你受伤了,生病了,要打针吃药,要开刀,这种种都是苦,我们都要安忍。
安忍是在我们佛法当中最特別的。在运用智慧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有忍耐的心,碰到事情不要著急。我有时候看你们做事情很浮躁。比如,我教你们做汤,或者做早餐或做稀饭,你下了米之后就离开,不用去理这个锅,可是你时不时去看它有没有煮好,难道你一直看著它煮?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你心很著急,这样你就是不让自己安心。所以我们学佛就要学怎样耐心,怎样用细心去观察自己,观照自己的烦恼,观照自己的这种心浮气躁,自卑感,或者是消极的思想,我们要把万缘放下,把自我放下。这个‘自我’很难懂,很难控制,很多人自我很重,其实人一出世‘自我’就已经生成了,这个‘自我’会慢慢变成贡高我慢。其实有自我的人都有我慢,全世界的人都有我慢,总是‘我认为,我以为,我想’。今天我在你们煮饭的时候,就已经跟你们讲过多少次,你们不听话。不听话的人就是有自我。什么叫听话?讲来讲去还是不懂,以为听师父的话就是听话,听师父的话不一定听话,听了师父的话,你不能做出来,或者你做了又不对,说明你还是没有听师父的话。“听话”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安忍的心。要有耐心听別人讲,听了之后要了解別人的意思,不是用你的意思去理解別人,对別人的话要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才叫做听话。其次,你听话之后,明白了,还要会表现出来,而且你要做对啊,你做不对,就是没听懂话。“听话”是我们祖师大德教我们的一个秘诀,如果修行没有听话的过程,你就永远不会有成就。比如在学校上课,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你不能够安忍,不专心听老师讲课,而是想东想西,还反驳老师,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对老师有怀疑,当你对老师有怀疑的时候,你就是不听话,你就是不老实,我们绝对不能够怀疑老师。
我这个师父没有特別的地方可以让你们跟我学,只不过经常向你们讲师父小时候的事情。师父小时候,妈妈常常称赞我是最听话的,不但听爸妈的话,所有人的话我都听,从没怀疑过有谁的话是开玩笑的,我都很认真,既然你讲出来了,应该是对的,不会是骗我的,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所以我去上学,读书很用心,对老师的话是绝对是听得清楚明白。放学回家后,我能把老师上课讲的內容,百份之八九十的讲出来,所以我每当考试都不用怎么复习,只用一点时间稍作温习就可以了,就可以早早睡觉了。不像有些人临考试喜欢临时抱佛脚,整夜不睡翻书复习,可是到考试了还是考不好。所以,我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使我读书很轻松,直到现在,这个好习惯对我很受用,在我听经方面很得益。
不过,由于我的纯真,以前常常被骗,被骗之后,虽然会难过,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不过事后会马上想开了,但又会被骗第二次,因为没有警觉性嘛。不过现在没有以前那么纯真了,凡事都会留心一点,多思量一点,不要太过认真,因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要警觉,尽量不要让人有造恶业的机会。我们在阻止別人造业的同时,尽量不要令对方难堪,或不好意思,只要我们自己聪明点,智慧点,去处理好这件事就行,所以安忍在我们修行当中非常重要,要难忍的事你要忍,难行的事你也要行,我们要忍一切的酸、痛、麻、痒,过了这些关,我们就会有真实的成就,所以安忍波罗密有无边的法义,在我们修行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我们念佛人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要过自己的关,从社会、家庭、身体所受的苦,你都要安忍。安住一个道场,安住一个佛號一直念到底,安住一切,这样你往生才有希望,將来就会有成就的果。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安忍”的法义,希望大家今后更加精进,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弟子潘宽愿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