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覺有情篇

論角度

313359_428595650562070_246189976_n今天同學在發表中提及忍辱這個話題,大家認為必須在修學佛法當中要行忍辱才能有成就。通常在生活上,我們都會遇到很多的阻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沒有溝通和交流,介於大家的處境跟立場的不同,彼此都要把事情擺平的話,雙方必須有一方要忍讓。這個忍字通常有忍辱,忍讓等種種的忍。大家都覺得忍是很痛苦的事情,也是很難過的事情。我們必須要了解,世事都是無常的。換句話說,苦的多,快樂的少,所以佛陀在證道之後,就為我們說了四聖諦法。那就是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是用來幹什麼的?它是來幫助我們能夠離苦得樂,而且是究竟的離苦得樂,不是暫時的。只要我們能夠明白四聖諦法,而照着四聖諦法,去把我們這個人生的焦點把握住,從這個焦點來演變到每一點、每一處,從生活一直到修心,點點滴滴,從苦集滅道的程序進入到最後的涅槃寂靜。

人世主要的就是要離苦,怎麼樣離苦呢?苦有三種:苦苦、壞苦、行苦。我們經常聽到的八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蘊熾盛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面對這些苦,沒有人可以避免。其差別是看你被引起這個苦的因素有多少。我肚子餓的時候,我要吃東西,沒東西吃就苦了。現在我生病了要去看醫生,看醫生要吃中藥很苦,我最怕吃中藥,我就會覺得很苦。到長大了,結交朋友了,種種的苦惱又生起來了。最後有家庭了,或者自己要創業了,要買房子了,看到別人賺很多錢了,自己還是窮光蛋,那就覺得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而引起的苦惱,特別是遇到失敗阻礙時,就很不滿、很氣憤。有的人不知這些原因,把自己意願得不到的東西,就來責怪別人。或者自怨自艾,傷心難過,甚至產生自卑感,退縮和逃避,這總是苦啊。有些人會找很多理由來安慰自己,或者選擇比較快樂的道路,或能把自己的觀念轉變,這當然是比較理智的。不然,你怎麼辦?世事不如意常有八九,你就得要自己去安慰自己了。

“苦”固然是很多,但是如果我們面對世界上的一些災難、不幸、缺陷種種的苦楚,我們有沒有辦法轉一個角度去欣賞它?尤其對於自己的“痛苦”,不過也有很多人非常勇敢去承擔。那是沒辦法的事,沒辦法之下,那就要忍,就要有樂觀的觀念。對於眾生的苦,就像佛陀要有一個憐憫心去關懷幫助眾生。除此之外,這個苦也不是人生的整部分。我們要活得有意義,活得身苦而心不苦的話,就不要以苦為苦,要知道苦是虛妄性的,非常無常性的,沒有永遠的苦。苦只是來鍛煉我們心靈的一個契機。如果因為這個苦,我們沮喪而失敗,那智慧和慈悲就沒有辦法從我們本具的自性去表現出來了。所以進入智慧的境界,才能夠真正的從根本上去了解,去把這個迷惑、業障、苦的鎖鏈打開。它是一種轉化、提升或者是凈化我們到一個純凈純善的境界,使我們身心世界都不是在夢想當中,都變成非常莊嚴,實現我們的理想。因為我們有純凈的覺知,所有一切都是當下我們所造所想的。是善是惡,或者是懶惰,或者勇敢去面對,都是當下的事情。這種當下就造成無邊無盡的苦惱。當我們覺知提升了,我們就會變成很欣賞我們當下作為的一切奇妙的世界,那我們就不會因為苦而消極了。

我們剛才提到了欣賞,欣賞力怎樣培養的呢?大部份的人們都喜歡看別人的缺點,沒有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這個欣賞的能力是由心靈覺醒而生。因為他能夠由這個自覺把它活潑的表演出來,你欣賞人家,欣賞萬事萬物,自然你的心量就比較寬闊。所以你的欣賞角度就變成有創意,一切都從染污變成非常綠化了,不再透過其它片面的觀念,你會有一種全新的眼光去欣賞,把這種雜念、缺點回到很清純靈活的狀態,所以你這個欣賞力達到這樣寬廣創意的角度,去把一些缺點、缺陷回復到很清純靈活。

譬如月亮在空中,如果你的心是很平靜的話,你看到月亮是無比的奇妙,無比的皎潔清凈。如果你看月亮的時候,又想到往事,一種傷感的惆賬的情懷出來了,那你看到的月亮就無比的傷感,覺的今晚的月亮特別朦朧,不夠明亮。因為他就像你的心一樣,消沉了,傷感了。好像與朋友相處,因為利益衝突,利害得失的觀念,這個友誼不能夠彼此的欣賞,友誼就僵化起來不能融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培養欣賞能力,把執着挑剔這種觀念去除。如果我們對一切周圍的自然花草樹木山水,一切一切都變成很美妙,我們會發覺生活是非常有樂趣的,因為我們欣賞它。若是不欣賞他,他明明在笑,你會覺得他像是在哭一樣,在苦笑。其實他不是在苦笑,只是你沒有欣賞他的笑容。如果你欣賞他的笑容,你就會覺得他笑得很可愛,像朵花。所以這個欣賞力,在現代就一定要把它運用起來。我有這種觀念是住在寧波的時候,近黃昏的下午,有位居士帶我去海灘,我們一班人分乘兩輛車。當我們在沙灘散步時,就談論到一個人的優點與缺點。其中一人說有位朋友常自以為是充滿超優越感,但人家覺得那不是優越,反而是一種缺點。我聽了就回答,當你覺得是缺點,可能別人覺得是優點,既然你也稱說這是他的優越感,只是過份地表現出來了而已,這就證明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看他這種自我的優越感,就用欣賞的能力去把別人自我的優越感去轉變過來。這樣,我們會提升把事情,把人物和一切的偏見或者是不滿都會減低了。那不是很好嗎?我們常常用欣賞能力把他的缺點變成優點,無可否認自己第一個是不苦惱了,第二也不會給對方帶來傷害了。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