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年3月18日(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聖誕)
地點:美國行願禪淨文化協會
弟子唐寬應恭錄
師父開示:念佛是最快的消災免難、消除業障的途徑。
同學複講分享:
●例如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要想達到消除災障的願望,首先要理解清楚,自己用的是什麼心來念這句佛名號?佛心清淨平等、智慧慈悲,無私無條件的幫助一切衆生,心量廣大,無邊包容。我們必須專注善用自心,時時刻刻警覺自心處於善還是惡?心生貪、瞋、癡、慢、疑、愛見,則是惡,念佛便不相應。必須在起心動念處轉過來,向佛看齊,在日常生活細節上,守規矩,持戒念佛纔有用。
●我們是普通人,自幼到老,由於成長的背景的各種原因,很多時候幷不知道,什麼是正確地守規矩,經常是非善惡不分,生活規範的概念模糊不清,自己學佛入了誤區也不知道,衹是口喊佛號,而自己的心念和行為,依舊隨順自私自利的各種毛病、壞習慣,與佛菩薩的心行背道異馳,那就談不上消除災障,又怎麼能吉祥如意呢?過去生生世世至今,我們所造惡業累積,對自己帶來的障礙和阻力之嚴重,不是我們能想像到的,別以為自己能夠輕易地一步登天。因此我們跟隨一位好的老師去修學,那是非常重要!明師,如同茫茫大海上之燈塔,照耀和引領迷路的旅人歸岸。總而言之,我們想要念佛最快消災除障,必須有信、解、行、證。
●爲什麼要受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就是修一天一夜的出家福。在《優婆塞戒經》裡面説,以清淨心受了八關齋戒的人,除了五逆罪之外,一切罪都可以消滅。《阿含經》:「若於六齋日受持八戒一日一夜,福不可計也」。《菩薩處胎經》:「八關齋戒者,諸佛之母」。
八關齋戒:第一「不杀生」,不能起“殺”的意念。第二「不偷盗」,人家的東西,如果沒有經過人家同意,你去碰,也是偷盜。第三「不非梵行」,就是不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顧往觀聽」。第七「不坐卧高廣大床」,消貢高傲慢之心,不貪圖享受。第八「不非时食」,不貪吃。我們捨離這八種惡業,長養自己的慈悲心,令身、口、意三業清淨,培養福德與智慧,福慧雙修,培養出離輪回之心。受持八關齋戒可以幫助我們提起正念。正念對淨土法門念佛人,非常重要。
●學習印光大師,把死字貼在額頭上,警覺人命無常。
我們平日很少想到自己的生命可能在下一分鐘就沒有了,卻以為死亡離我們很遠,也沒有去疑慮自己如果一口氣上不來,失去人身之後,將長久去受自己的業因果報。所以應當警覺「人命無常」,隨時都會面臨死亡,應該捨離各種貪婪欲求之心,勇猛精進修行,對治煩惱惡習氣,從多方面提升自己的靈性。持戒念佛,求生淨土。
●我們心裡應存有佛法僧三寶。
我們來到寺廟,佛菩薩道場。我們要常存尊敬心,心裡面第一個是佛菩薩,是三寶。若是衹注重自己吃和睡得好不好,沒有把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放心上,那怎算是修行呢?受戒第二天早晨,八關齋戒的戒體在明相出來便會消失,所以應當珍惜時間,早上起來洗漱,穿戴整齊,第一件事情是上佛堂開燈,拜佛,而不是直接跑去厨房燒水喝。各人自己需要喝的水,應該早提前准備好在寮房裡,放在自己旁邊。我們總是把心執着這個色身的享受上,而不用心在學業、道業上,所以沒有提升自己,衹是自欺欺人説:「我受了八關齋戒。」還是想着家親眷屬、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這樣哪裡會有出離心呢?
●如何精進?我們需要找方法對治自己的不精進。
古人修行這麼用功,爲什麼我們不能精進?有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我們一直以來所受社會環境、家庭以及學校教育,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加上個人自身宿世的善根福德很薄,我們的基礎很差,甚至沒有基礎。在生活中,退轉的因緣很多,情執深重,各種放不下,沉迷於五欲六塵,貪著財色名食睡。特別是在家修行人,諸多俗事牽纏,有時候導致自己灰心喪氣,想努力精進修行,到了關鍵時刻,却又沒有堅毅果斷的自我勉勵,還是退縮了,煩惱當家。這種情況,就要跟隨一位好老師,與好的同參道友一起學習,聆聽和遵循老師的指導,聽經聞法,長期薰陶,才會增長我們的善根和福德;打好基礎,才能夠步步前進,才不會盲修瞎練。
菩提道上的修學課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行人能够精進,是有以上條件的。首先,我們的貪婪心、吝嗇心放棄了多少?有沒有嚴持戒律?我們對生死輪迴、業因果報的認識,到了什麼程度?其實很多時候自己幷不知道我們退轉了,還認為自己修得挺好的,直到業障現前,無力扭轉,才驚恐回頭。還能夠有因緣讓自己回頭的,很幸運了,就怕是回頭太遲。所以,要把自己不能夠努力精進的原因找出來,就有辦法對治。這其中最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誠敬、謙恭的心,跟隨明師善友聞思修學習,才不會自我徘迴不前。
●我們常常注重一些跟自己本身沒有關係的境界,去追隨人家的境界,而不注重自己的能力和程度。譬如我們想要唱好梵唄,必須從拍子、節奏入手。人生也是靠這個節奏,沒有節奏就會顛倒亂七八糟。拜懺可以學習有效率的節奏。八關齋戒教學習出家,出家人是有規有矩的,也是幫助我們修戒、定、慧。大家經行念佛,左脚右脚,左脚右脚,轉彎,都有整齊的步伐。
●在寺廟,必須要遵從道場的規矩,道場不是旅館、不是餐廳,不是隨你想怎樣就怎樣的。正是諸佛菩薩慈悲冥冥之中的護佑,今生才有這樣的幸運和福報,遇到正法道場,跟隨明師和好同學,這一生就要好好珍惜,殊勝因緣千載難逢,應當勤奮、精進修行,自利利他,往生淨土,成就於今世。
●學習如何走出第一步?
經過這三天學習,認識自己原來是世智辯聰的人,執著了,沒有辦法從執著裡跳出來,執著之前就分別了,分別太多,通通都是執著分別。心不在焉,思緒紛亂,所以思維邏輯也不清晰,甚至連基本常識都想不到。這三天,師父多次提醒我們去用手指着自己的腦袋,告訴自己:“這裡有問題”!要承認自己的思維邏輯有問題,心態有問題。我們必須要嚴持戒律,把戒律與平常生活相配合應用,戒是規矩、行爲規範,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我們應該學習如何控制自己,克服自己,令惡的煩惱習氣不再繼續。讓自己的心念和行爲,歸於正知正見,實踐正確的作為。
平時對於很多事情,我們沒有用心、沒有留意。例如我們在佛堂共修,如何排班,經行念佛時,後面的同學怎樣跟隨前面的同學,從整齊步伐到如何轉彎,等等,這些規矩儀式,都是有助於我們攝心念佛的。師父多次示範指導,我們沒有用心記住,時常忘記。例如,佛前供桌上,擺放的碗裝的供飯菜,應要擺置適宜,方便侍者取出應用。供桌左右兩邊都可以擺,若是大的供桌,可以擺中間,莊嚴整齊,靈活變通,不必執著衹擺放供桌的一邊。至於上供多少碗飯菜,一碗或三碗也可以,六碗七碗也可以,十碗十二碗,或者二十碗二十四碗都可以,有能力就多點,完全沒能力就供一杯水,沒有數字。數字是表法的,表示恭敬,表法三寶、三皈依、三法印,從這些演義學習佛法。我們拜懺的時候,應該拜下去的沒有拜下去,不應該拜下去的我們拜下去了,參差不齊,沒有用心記住師父的指導,忘記了拜懺儀軌。我們平常有太多太普通的事情,都因為粗心大意,沒有專注,沒有細心留意而導致出錯,浪費了時間和人力,使工作效率低了。
念佛拿一串佛珠出來,以前在受八關齋戒,大家起碼念佛一萬聲。現在沒有要求念佛號一萬聲,我們會念嗎?五千聲都可能沒有!或者會說我正在拜懺聽課,怎樣念佛啊?念佛起碼要有功夫成片的效果,一心繫念就可以證得功夫成片。現在的三時繫念,衹是表演,沒有真正把主法和尚的開示,清楚地記在心里,沒有把中峰禪師寫的精要法語契入念佛之中,沒有作聞思修,這些都是現代學佛人的缺陷。
●同學們把花請回家,供養佛堂的佛菩薩,而果、食物與家人分享。世間因為缺失分享,自私自利過剩,引起了很多不平,鬥爭和戰爭。很可惜現代許多人誤解宗教的本來意義,不相信宗教了。「宗教」是幫助人心的重要的教育之一,遵崇其教化,令世界人民和平仁愛,衆生離苦得樂。佛陀教育是智慧慈悲的教育,道德的教育,沒有任何界限,教育普及一切衆生。佛捨棄世間榮華富貴,出家求道,就是爲了幫助衆生能夠永遠離苦得樂。
●有些人利用宗教,誤導社會大衆,變成了邪教。沒有了慈愛,主張戰鬥,這是反常的心裡狀態。社會的動蕩,人人有責。作爲宗教徒的國家公民,第一必須愛國、愛家、愛團體、愛父母、愛老師、愛教。沒有愛,國與家都會被摧毀。教徒有責任把道理告訴社會大衆,從而愛同學同事、愛眾生。如果教育變壞了,沒有倫理常識的話,男女不分,是非曲直顛倒,這正是我們的國與家處於被壞人的處心積慮計劃中消滅!佛教徒有能力就去將教育配合國家官員,治國的人要清廉。不清廉的人會認為削減政府開支,阻礙了他們發財的機會。
●三天的八關齋戒與拜懺,就是要培養我們的慚愧心、出離心。雖然我們是在家人,但要有出家的心,佛怎麽做我們就怎麽做。出離並非要離開家庭,不能人玩你玩,人吃你吃,忘記自己本分,忘記學習。不要去做自己沒有能力的事。我們的佛陀教育是:人痛我痛。所以佛捨棄世間榮華富貴,出家求道,爲了衆生能夠永遠離苦得樂。
我們三天的法會到此圓滿,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