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善因善果, 念佛開示, 覺有情篇

感恩節談迴向

024年的感恩節是11/28 號,在11/5至11/7 舉行過的佛三、24小時念佛都是以追思宗親、導師之恩德,及協會過去的護法黎盛林大德、劉金彩、陳彩珠,及行願萬姓宗親紀念堂上諸位先靈,那是讓大家對他們表達了懷念和惜緣,籍念佛迴向的感恩法會。

現今借此篇幅談論迴向。念佛是否要迴向?我們所作的其他事也要迴向才適當呢?

念佛是正因,念佛人都應該有一個心願,大多數都會是往生極樂的心願。念佛往生,念佛是因,往生是一個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每次念佛都要去做迴向纔有這個果,這就是我們經常聞思修的主題。另外,我們平日做的事例如行善,佈施是否都要迴向呢?

我們念佛,念什麼佛?佛是自性的覺悟,「覺悟自性佛」就是念佛。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本身有威德。如果我們本身的自性還沒有顯現出來,我們怎能說我們念覺悟的自性佛呢?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自性的覺悟從何而來?首先要知道認識和發揮自己的能力和優點,如果我們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優點、能力的話,我們怎樣去發掘本具的自性呢?事實上,自性內有的慈悲是我們聽來的,不是我們自己去發現我們有慈悲的性能。現在你們所學習的全部是你們聽來的,經聽聞法多了,然後就開始戒除習氣,修養品德,慢慢將所聽到的,可以在複講中,付諸行動,在生活中體現出完全吸收和攝受的能力,變成為自己的語言,攝取、投入,經過有相當的歲月,我們不再講別人的東西了,因為我們已經可以”實行”出來了,這樣纔算是自己真正受教受用,小徹小悟了。不過,還要繼續不斷努力,漸增漸進,全面自性佛的呈現指日可待。

有人問修行要迴向,吃飯算是修行嗎?吃飯也是修行!而且必定要迴向。誰是供應米飯食糧給我們的人?那是不同層面的供應者,他們的善意是為眾生的(除了奸商),而我們領受到這些善意善行,所以感謝他們,便應迴向。迴向是給自己的,還是迴向給別人呀?行善的迴向是全部給別人的,不是給自己的。為什麼行善的迴向是給別人不是給自己的呢?因為這能擴大自己的心量。但為什麼不是給自己呢?這就要我們去深思了!

心量大,才能迴向全部給別人,顯得這個迴向是應該的,每個人應該去行善的!你應該去做這件事的!沒有委屈,沒有被強迫性,你自然會投入用真誠心去做。所以行善是一種本份事。如果你在道埸或是家𥚃當媽媽、妻子、丈夫、子女、翁公婆婆,在團體裡當上司,或者是下屬員工,你以怎樣的心態認知自己在道埸、家庭、公司是什麼定位呢?如果你經常有比較的心,質疑為什麼你多過我、這對我是不公平,為什麼我的菜餚分少了?「為什麼?」那都是你自己覺得的!大家要明白有功就有勞,有勞就有功,事情沒有不勞而獲的可能。如果你沒有得到,就是你的命中注定沒有。我剛纔一直忙著煮餐,但到最後菜餚還有剩很多,就注定師父也是有得吃的。你們留不留給我,我都有得吃。如果我沒有福份吃的話,你們就會吃清光,忘記留給師父了。所以《了凡四訓》講得很清楚,無論哪一部經典《佛説阿彌陀經》或者《無量壽經》,裏面都有提到因果。大家見過菜單裏寫的最後一道炒飯是:「凡是念恩報恩」(意指吃飯是念恩報恩)。如果大家明白道理,就不會凡事追問為什麼?為什麼不公平?只要有感恩的心,現在去行善,懂得迴向給別人,告訴自己這是應該的,那自己已經賺到了,自然自己也得到迴向了。

師父是因為從小就想做一個老師,就變得比較用心些。我想籍由種種方法讓大家領悟更多的佛法。我不想控制管束你們,只是想和你們分享好的東西,那是另一種迴向的形式。大家有沒有覺得迴向給別人,是有壓迫感呢?沒有!它是我們的本份事。當年我在慈濟與美國區的王執行長也曾談論過「本份事」。證嚴法師很喜歡提及「本份事」。只要人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做的本份事,人會很投入去做,會做得很好。當人覺得我喜歡來就來,喜歡做才做,總是想著:我為什麼要去幫你? 有這樣的想法,就不會做得開心!行善或者做其他工作,或是上班都是我們的本份事。

念佛就不需要專門去迴向,因為念佛是一個因,本身已經有迴向的了,自然有果。例如師父現在喝一口湯,舌頭自然覺得湯的甜味,很好味。這是因為湯裏有甜的菜蔬,你是不需要去問人,湯裏是否有甜味的食材,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嗎?所以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一定的。你不用去懷疑念佛將來是否成佛,那是一定成佛的。但裏面還有一個緣,你是否老實不間斷念,你有否虔誠去念?有沒有發願?你是否只是口裏念而不入心呢?這些都要問自己了。

總言之,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為念佛是因,所以迴向自然有。你念一句,就有一句迴向。你不用專門去找師父教你如何迴向。祖師大德都教我們:「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祖師大德寫的偈語非常好,已經全部包括了。但為什麼要寫出來呢?因為還有很多人不懂,所以才需要這樣做,實在是不需要的。為什麼要念佛?就是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第一句:「願生西方淨土中」。

第二句:「九品蓮華為父母」。我們現在所住的是五濁的娑婆世界,只有苦,沒有樂。今天在道埸修學,頑皮駁嘴了,被師父喊 get out,大家覺得也很苦?其實沒有一樣是樂的。我們求的是什麼?求九品蓮花逐級升,所以我用了「蓮品上生」做了蓮藕小炒起名的菜,這就是迴向給你們了。祈禱你們每個人都能蓮品上生,上品上生,一去到極樂世界馬上可以見佛,馬上開悟,不用在邊地等佛慢慢教你。如果是下品下生的人,即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未必立刻見到佛,他的蓮花還未開,依舊還在蓮花裡。如果是上品生,當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已經見到佛了。迴向帶給大家的一個好的信息,希望大家明白好好念佛,不要去懷疑念佛是否有好處,雖然現在大家看不到,但將來一定有。如果大家一有懷疑就麻煩了。這真的是利益!師父從小到大很少懷疑別人,或者我笨吧!我是非常相信父母的,相信老師,甚至朋友。我的圈子很小,沒有很多朋友,很孤獨,因為我媽媽是獨生女,她也是很孤獨的。但她是全心全意將她所知道的東西教育我,也經常囑咐我不要到外面亂闖,容易損傷了自己,加上我小時侯多病,這也造成孤獨的性格。長大了,我覺得人是需要改變,孤獨性格會容易讓人家產生誤會,以為師父是高傲的人。這樣我就開始接觸更多的人,主動和別人交流。出家之後就把學會的大門敞開。後來發覺不對勁,有些人隨時隨刻想來就來,甚至半夜三更都來,但都不是來學習的,爲了好奇參訪或有事求佛。後來師父向老和尚報告,老和尚說不需要這樣做,老和尚讚嘆說質量比數量重要,小道場好,容易修道,領導人要負因果負責任,大道埸不容易修。

另外,行善做好人是我們的本份事。非因為我們做好人,我們就比其他人特別優越;持戒也是我們的本份事,但這些事就要迴向了。我們想將持戒,行善的利益去告訴別人,去和別人分享;讓他們知道持戒,行善的好處。我們迴向給眾生是讓他們同樣感受到利益功德,所以需要迴向。甚至對一位偷東西的人,我們還要感恩他,而且迴向給他讓他回頭是岸,讓他以後不再偷盜。這就是啟發了大悲心。因為偷東西的人有很苦的果報,他種下三途的因。作為佛弟子是不會忍心眾生下地獄,做餓鬼畜生,在三惡道中受報,所以我們要念佛迴向給他。念佛本來都有迴向。總之念佛就以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的態度去念。這樣自然會有迴向的。念佛就是因,種了這個因將來一定會有好的果。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感恩節快樂!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