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改往修來, 覺有情篇

學佛應建立基礎

南無阿彌陀佛!今天跟大家結緣。有同學問:“學佛的基礎是什麼?怎麼樣去建立基礎?” 因爲大家學佛的時候,以爲去寺廟上香,捐香油,做一點佛事,即使參加了皈依受戒,就以爲自己是一個學佛的人了。這位同學能夠提起這個問題,就證明他對學佛興趣有了認真的態度,他已經覺得學佛的殊勝,學佛人須要加強了解學佛的真正意義。他的思想開始注意到學佛要有基礎。 因爲如果自己一直學佛而沒有什麼效應,或者學佛一直沒有到位,進進退退。而且發現欠缺虔誠恭敬的心,時有時無,常常懷疑自己學佛是否正確?所以他提出了這個問題,也給大家一起來學習。

學佛是否要有基礎?是的!學佛的人都要記住,無論學什麼都要有基礎。學佛不能夠不老實。第一步就要觀照自己,要老實,不能夠投機取巧,人前人後,這就是觀照的起步。大家學觀照,先考察自己是否老實?老實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觀照。千萬不能投機取巧,不能夠人前人後(人前人後的意思是一種陽奉陰違的行為),這是品格的基礎,它影響到自己學習的心態。爲什麼不老實?因爲沒有基礎。爲什麼沒有基礎?就是品格與心態的問題。他不認識因果,他對因果沒有深切的瞭解。 一切想法、做法,不以因果道理作思考,總想要投機取巧,一步登天。人家要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沒有考察自己的能力。首先要提起觀照自己的心態,這一刻我們是否老實?這是品德上建立的基礎。

第二步是瞭解因果,閱讀因果的典籍。我們聽經、讀經要有時間性。 每天要固定一個時間,去讀經、聽經、閲經,每天至少有五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 日常安排好的時間,使自己安定。以戒、定作為步驟的基礎來穩定自己。因果理論可以幫助察覺自己的心,像鏡子照到自己的心,理解自己的心,同時也看到自己所造的是什麼業?發現了自己有許多煩惱,許多罪業要懺悔。

人有慚愧心,懺悔心就會提升。有的人不懂得懺悔,就是因為沒有慚愧心,沒有知恥的心。 這種人需要學習一段時期,一年或者兩、三年去建立基礎。所以我們雖然出了家,需要五年至六年的時間學戒,這段時間不離開親教師(他的和尚),或者他的阿闍黎。他不斷的薰習他的心緒和品格,尤其跟他的戒兄弟們一起過團體生活,在僧團裏共修,出坡,座談,布薩懺悔,共同參與活動來維護道場,弘揚佛法與大衆互動。有了穩定的五年至六年的學戒基礎後,才能夠出來承擔弘法工作。在團體生活,他學到怎麼樣去配合大衆,也學到怎麼樣去引領大衆,這樣纔有資格去度衆生。所以無論是出家還是在家,都要打好這個基礎。

我們要有成就自己成爲一個法器的目標。但是不要常常想着一步登天:”我學了什麼大法了,我讀了什麼大乘經典了!” 我們要知道自己沒有做到的都不是屬於自己的。 現在我們複講的都是他人的,把佛的經典,把和尚的教誨來複講,來分享而已。在分享之中我們學會克服自己,嘉勉及提升自己,所以我們越學越歡喜,當真正要用的時候就有得用了。經過五、六年的薰習,這才做到不夾雜。大家要認清楚不夾雜是什麼意思?不夾雜,不只是讀一本經,只聽一個和尚,或者說,只念一句佛。不夾雜的範圍很廣濶,除了剛纔說的,能夠攝心,領會佛法,真正的能投入去踐行,這就是在不夾雜上用功夫了。聞而能攝受了,受用了,纔可以拿出來用。 這是經過一個不夾雜的過程。 如果人在受用實踐當中夾雜了,一定不能致用”得心應手”。不夾雜了,才能得心應手!哪一個方面應用什麼佛法?哪一個方面把我學過的東西,隨時可以拿出來用?所以我們初進佛門,受三皈依,五戒,八關齋戒,老師、和尚的教誨,我們要慢慢去吸收,做到聽明白話而不是盲目聽從,老實不打妄想,想出很多奇怪的念頭。到這裏來,就接受這裏,然後在學習過程當中,攝心專心,不要懷疑,也不間斷地去提升自己,除了自己的和尚的教導外,不要攀緣到外面走,爲什麼?因爲外面的東西可能不適合自己,因自己的程度能力不夠去吸收。所以空閒的時間多留在和尚身邊,接受每一個方面的批評,跟着和尚一起,他指點自己去哪裏,就去哪裏。師父曾經跟大家分享過,我尊敬老和尚,是因爲老和尚以身作則,他的老師告訴他,學習只能遵循一個人,而且必須把以前所學習的東西統統放下,閲讀的書籍都要經過老師的同意。真了不起!老和尚是一位學問廣博的人,可是他能夠放下身段,放下一切來跟老師學習,這一點我深深地敬佩他!假如他不是一個強人的話,是做不到的。 只有菩薩的心腸的人才能做到的事,不退轉!而且非常老實,尊師重道已經做到了,所以我馬上下定決心向老和尚學習。過往剛受戒不久,我在大殿上早晚課,我的阿闍黎仁靜法師過來把我的海青衣領,戒扣整理,這一個小小的舉動,我們現在擔任引禮師都是這樣做,這都是小事情。可是,那個時候我非常的感動,爲什麼?因爲我感受到,我有一位良師!大家要有一個虔誠恭敬的心,感恩慚愧的心,這些統統都是學佛人的基礎。

我們有了基礎之後,才能產生深切的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這就奠定了修行基礎。我們不要怕,不要恐懼,懶惰,怕難怕苦,不要有這種心。我們精進勇猛,不要有這種恐懼心,怕苦懶惰的心。和尚不會因爲我們蠢而不教我們,反而因爲我們不精進,不學習,懶惰,他就只能暫時放下我們,待有一天我們能夠精進了,能夠重新提起學習精神了,他也能接受我們,會繼續教我們。所以不要恐懼,不要怕,學會勇敢承認自己的過錯,那怕他罵,或者批評。很難得有一位良師益友,很難得有善知識來指導我們。我們對教理有興趣,我們依着所學的去斷惡修善,知因識果,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的道業路上紮根。

最後我們以懇切的恭敬心,踏實去修行,求解脫。栽培我們的善根,都要有很好的福報,這個基礎把我們的善根福德紮實。所謂「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就是要我們知道天外有天。 我們必須要有謙虛恭敬的心來學習佛法,把我們佛法的基礎打好。 建立對因果,教理的信心,這樣我們纔不會變成衹懂風花雪月的一個臭皮囊。我們要轉識爲智,用這個基礎來穩定自己,阿彌陀佛!

傳妙法師講演《學佛應建立基礎》

弟子林寬慈,何寬持恭錄

時間:2022年6月23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