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答疑解惑, 自覺自度, 覺有情篇

2024-07-27 修觀法會同學們報告

師曰:聽眾的範圍內有導師在場,發言的同學應自稱弟子,如果聽眾只有同學,可自稱末學或後學。

王同學:是的,阿彌陀佛!尊敬的師父、師兄們,大家早上好!弟子參加了四天的八關齋戒,修觀法會學習中,弟子開始觀察到自己毛病的所在,注意了做事的細節。以前不知道自己的掉舉、妄想這麼多,做事時都隨順自己的習氣,腦子裏不知不覺就打起妄想而且也不覺知。在第二天受戒的時候、經行時,不清醒,不按排班次序出班,還示意後面的同學先行,沒有想到對方是沒有受戒的,犯了錯失,誤導了同學。弟子懺悔經常糊裏糊塗做事,總是順著自己的妄想走,有失禮儀,烏龍百出。

還有自己在行堂的時候,分配熟透的香蕉時,沒有智慧而硬放在同學的位子上,令對方起煩惱。以前弟子在學習文章的時候,像讀書一樣,很快就讀過去了,根本不是很知道內容,更談不上去思考,或如何去運用?把所學的草草的過去了,但在這次學習當中,弟子一段一句的去學習分析,學到了怎樣運用佛法生活當中。

弟子在菩薩戒講座的時候,學習了瑜伽菩薩戒的經題,瑜伽菩薩戒的含義、菩薩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菩薩精神,戒體、戒相等。受了菩薩戒對自己而言,實在覺得太慚愧了,一直不清楚真正的菩薩精神和意義所在,不清楚學戒和受戒的重要性、受菩薩戒的功德、菩薩的發菩提心如此重要。自己才發覺沒有掌握到真正去發菩提心、菩薩必需要發的願,以爲知道菩薩是覺有情就行了,很慚愧!阿彌陀佛!

師曰:發表的報告時,沒有過份搖擺手和身體動作,緊張的狀態減輕,是有進步了。掉舉,或者不經心是一種習氣,對一切事不很認真,以為是上學校讀書而已。在寺廟裏面學習是想成為一個佛弟子,學習做人應該的品行和學習的態度。如果因為自己的習氣太重的話,把重要的訊息都錯過,還會錯過了自己培植善根福慧的因緣、機會。經過這一次的八關齋戒學習修觀,希望大家都能夠把握懺悔、更改的機會,總之在無常出現前,去自覺、反省、觀察!加緊努力,不要懈怠還來得及調整自己做事的方法。

李同學這次能夠受八關齋戒,時間是最長的一次,連續受了八天,自己覺得很清淨,很歡喜。今次被分配負責香燈工作,時有疏忽燒香和整理爐灰,有待改善。聽了菩薩戒本裏面經文講解之後,知道自己菩提心不足,很多事沒有盡心,而且發覺自己的駁嘴習性很重,這是不恭敬師長的態度,障道的最大缺點。

師曰:出家人是要經過考驗才被推薦正受三壇大戒,不是自己想發心去受就可以。律儀是出家人必要學習的事,除了熟練五堂功課外,規矩一定要懂,學懂掌握時間爲常住做事,及修自已的功課,更不能動作援慢以致遲到或延誤工作。

☆我們通常面臨煩惱苦困的時候,如何選擇去面對?選擇逃避?尋求一個解脫之道?

唐同學:這次的八關齋戒修觀法會,弟子受三天戒,期間師父詳細的解說分析,幫助我們知道「難忍,還要能忍!難行,還要能行!」,學習《佛門威儀》、《瑜伽菩薩戒》。師父一直以來嚴格慈悲的教導,從日常普通的生活規範,到學習律儀,為我們講解釋疑,讓弟子們發廣大菩提心,受持菩薩戒,行菩薩道。

弟子一直被作息時間困擾,早上昏沉提不起精神,就會遲到。但是今次受八關齋戒、聞思修學習之後,弟子可以早晨按時起來,早課念大悲咒、十小咒,念佛。感覺上妄念比以前稍少了,心清淨多了。能夠注意到自己的起心動念,可以用念佛代替妄想,雖然不能完全做到每一刻,但總之比以前進步了,警惕到自己是處在正念,還是在妄念中。

弟子是業障深重之人,例如,總認為自己很有恭敬心,但弟子讀了《瑜伽菩薩戒》經文,發覺平時誦經沒有合掌,而是直接拿起經本翻閱。如果不是師父提醒,弟子並不知道這是對經典不恭敬的表現。弟子以前沒有覺得自己有卑慢心,也不覺自信心不足,但事實證明確實是如此。「六信」之「信自、信他」,太重要了,對自己有信心,對善知識、對佛菩薩有信心太重要了。祖師大德反復的叮嚀勸教「恭敬心、誠敬心」,因為我們有恭敬心,對善知識有真誠信任的心,我們才能夠接受善知識的教學引導。弟子之前以為自己念一句佛號就可以了,弟子根本不了解自己的症結所在,所以念佛多年仍然止步不前。首先是自己完全不明了這一句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所包含的深廣智慧德能,只是口頭上喊出佛號。師父近期要求我們背誦《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弟子剛開始覺得很難,師父提示把《大悲咒》《十小咒》背出來,使業障早日消除。於是弟子用功熟念《大悲咒》、《十小咒》,同時也念佛。近日明顯覺得自己信心比以往增加,心情好了,念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比以前專心。耳聽到的音聲即刻轉成阿彌陀佛;眼接觸外境,觀一切是佛;鼻嗅香、舌嘗味,不能執著分別;不要犯惡口;行正如理,不違規範,遵守律儀;期望能繼續努力,不斷的進步向前。

師曰:妄想多會令心不在焉,確實是要注意的事。勇敢地告訴大家怎麼樣去把妄想止住,用什麼方法,這對大家是有幫助的。修行受戒或參加法會,應該要投入,這才容易進入認真學習的狀態。不能缺少積極學習的精神,以為來道場衹是應付,像去看電影,或者參加派對,完了就算了。我們要有充分准備,怎樣去應用自己所聽過、學過的經典來幫助自己,幫助道場,也幫助同學。受了菩薩戒的人,在這一方面要加強!學習把心得發表,我是非常注重這方面的分享,因為協會是一間學校,就是讓大家能夠了解人的病痛爲何越來越多?人越來越糊塗的原因?我們是宣揚佛陀真理的學校,所以大家可以把自己心裏的話說出來,一起來調整健康的身心生活。而身為導師的我,根據大家的程度和所需,去啓發大家的良知良能!大家以後能夠在上課前准備、學習、分享報告,教育方針定能夠計畫得更有效率,使群體得到更大的利益。

協會是以念佛為主,可是今次法會為什麼好像少了念佛呢?非也!那是讓大家重新去認識念佛不是口念!不是用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佛是心念!這心離不開阿彌陀佛,佛所教導的信願持名!怎麼樣在生活中念念是佛,學念佛的威德、念佛的智慧、念佛的教導,這樣才是真正的念佛!念佛是念阿彌陀佛的威德!我們必須要把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記得!了解清楚!就好像這次學菩薩戒一樣,知道原來菩薩是有這樣的行持,菩薩不能少的是菩提心,這樣才成為真正的菩薩。

我們知道菩薩戒如何納受戒體,保持戒體才能在修菩薩道上自利利他。有了功德才能夠利他!沒有功德就不能回向!這也是菩薩的精神!大家以後要改過自己學習的態度,來這裏不是為了法會而來,是為了要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而來!增強自己對阿彌陀佛的信心!願力!若想往生極樂世界的話,願力要加深!行持方面也是無時無刻不間斷,沒有懷疑,增強信心至緊!那就不會打妄想,或者太夾雜了!

昨天有同學過來請示「上」求佛法,「下」化眾生,這個上與下,是什麼回事?不要想得太過復雜了!上與下,很簡單!佛、佛法是最高的,就是上!接著是宇宙眾生,我們上求佛法來對治自己,「下化眾生」來幫助眾生!這麼簡單,不用去加意多想。正如修禪定用直接的方法,直指!不用轉彎抹角,不鑽牛角尖。

佛教我們真正能接受,接受包括有信、有解、有行;天天把所信的、所解的完全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這稱為受教了;永遠保持聞思修,不能夠須臾離開。有因緣就為人演說,在在處處表演給別人看,做個好樣子,這是學佛的樣子。真幹、真做,與經教相應,與自性相應,長時間的相應,不知不覺就契入了。自自然然沒有一樣不相應,念佛亦如是,念念相應,行行相應,字字句句相應。菩薩的成就是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南無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