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答疑解惑, 覺有情篇

何爲四事供養?

資養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之四事,即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四事。

衣服包括:袈裟,抵禦寒暑的僧服、鞋襪等。僧服具有嚴肅僧衆威儀的作用,所以供養僧服的果報就是得莊嚴相貌。

飲食包括:指米麪、菜蔬、乾果、水果、食用油、糕點等食物。供養飲食可以讓僧衆安心修行,證悟菩提。供養僧衆飲食的果報就是未來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會缺乏資糧。

臥具包括:牀褥、枕蓆、坐墊之類。這些物品可以幫助僧衆調攝身心、將養勞苦、以進道行。供養僧衆臥具的果報就是未來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會疲厭勞頓,可以精進修行。

醫藥包括:冷熱、甘苦、辛酸、草木諸劑,及寒暑常用藥品之類。這些藥物可以幫助僧衆治療溫寒、溼燥等疾病,可讓僧衆長久住世。供養僧衆醫藥的果報就是未來自己修行的時候,不會體弱多病夭亡,可以福壽延綿,專心修行。

除了四時供養外,以下佛陀教育有七種施:

一名眼施、二名和顏悅色施、三名言辭施、四名身施、五名心施、六名牀座施、七名房舍施。

是名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七種佈施之法,雖然不用花錢、不用佈施他物,但是卻一樣具有大果報。

第一、眼施,何謂“眼施”?

《雜寶藏經》雲:“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爲眼施。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 不翻白眼,乃是充滿溫暖、柔和的眼神。

第二、和顏悅色施,即和藹喜悅的神色、可親的容貌,態度溫和、親切。人開心、心情愉悅的時候,總能露出和顏悅色的面容。隨時隨地地以和顏悅色來待人,就能讓人心生歡喜。

第三、言辭施,用柔軟的話語、友善的話語、和順的評語,來佈施他人。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第四、身施,對父母、師長及出家人要恭敬有禮,身體力行,這樣才能得到莊端高大的身報。印光大師說:“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 不僅佛法自恭敬中求,很多事情的圓滿也離不開一分恭敬心。縱然不能時常在父母、師長身邊侍奉,也要有慰問的心,以電話書信略道孝敬之意不能缺少,人只有常懷恭敬之心,才能在人世中獲得無盡的益處。

第五、心施,所謂心不和善,不名爲施。雖然表面上能做到種種供養,內心不能和順善良,亦是不能算數的。和善的心、慈悲的心、清淨的心、歡喜的心、真誠的心、無染的心,亦是一種佈施。這種“心施”會傳遞給身邊的人,讓他們滋生慈悲和善的心。內心和善的修行人,未來可以得到真如智慧,不會有愚癡、癲狂的心念。

第六、牀座施,見到出家人、老師以及跟父母一樣的長輩,或是老弱病殘孕等,要起身爲其安置座位,或者讓出自己的座位,謂之“牀座施”。現代城市或農村的公交車上,或在一些座位緊缺的交通工具上,當我們以這種佈施來施予他人時,將來可以得到尊貴七寶牀座的果報。

第七、房舍施,願意爲無家可歸的人,或是行腳化緣的出家人,提供房舍讓他們休息、行止、坐臥,這是一種善良的佈施,將來能得到宮殿、宅舍的福報。不管是爲別人提供休息、安頓的地方、或者一張小椅子,還是讓疲倦、勞累的人到家裏坐一會兒,歇息、緩解一下勞頓,皆是一種“房舍施”,都能讓受施者心生歡喜。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