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般若融通, 覺有情篇

大智慧是學佛人生最高的價值

今天繼續討論《人生的價值觀》的主題,上次談論到一個有自閉症孩子的父母的心情,他們如何照顧自己的孩子,及他們對自己的孩子不惜一切付出的價值觀。每個人對人生意義是有不同的價值觀,而學了佛法的人,人生價值觀與平常人大有不同。世界上的人追求着幸福,快樂,和健康,而學了佛的人都應該知道人身得來不易,所以佛法中最幸福,快樂和最健康的是有智慧的人。佛的智慧不是世俗所說的聰明,也不是一般科學家、哲學家擁有的智慧,事實上他們並不是像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至高無上,佛智慧是大徹大悟的。佛是誰?原來就是自己!覺悟了便是佛,不是別人。我們有此認同才能夠繼學習下去,這個道理是不容大家去辯駁的。佛法所說的智慧是自性本具的,不是求來,也不是學得來的。證悟的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不要學太多,過量的知識會膨脹我們的腦袋,學太多會漲腦,越學越愚昧,所以我們不能學太多。換句話說,我們學習自己能瞭解之處,不要貪多。就學習經典而論,學完一本再學第二本,如果自己根本不明白其內容,或者不知道經義的精華,不要總是追隨別人讀什麼經,就去讀什麼經。或是自己還沒有讀過的經典,千方百計都要去讀,爲了表示”我讀過了!”。這種情況很普遍,那都是以求知的心態去學佛。又例如健操的動作過激、過急,或用錯了一個不適當的方法,身體上可能會出現反効果。真正學佛是注重在攝受的效益,因為我們可以應用效益來增長自己的智慧,因爲只有智慧,才能解決人生的煩惱。

    在《華嚴經》當佛成道的時候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佛性”。佛告訴我們是本具佛性的,爲什麼現在沒有啊?不是沒有,是被掩蓋了。佛性出現在我們有清淨心的時候,比如當你們能夠發慈悲心去戒殺吃素,此刻就是佛性現前啊!你已經把自己一部分的佛性呈現出來了。還有這一句:「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無論是有情的,還是無情的衆生,究竟圓滿就是求得大智慧。所以人來到世上最有價值是尋獲佛性的智慧。智慧本有,可是發掘不了,有時候很迷茫,做了事之後才發覺自己沒有智慧,這是怎樣一回事?那是人有無明的煩惱,其實智慧的反面就是煩惱,因煩惱太多了,智慧被障礙了,不能呈現出來,智慧不能現前。

    大家看到自己做事很能幹,遇事懂得對應,這是不是智慧?我們只是做事能幹一點,辦事活潑一點而已,那不是智慧,那只是世俗上所謂的聰明。他聰明能調和生活,但不是智慧,因爲智慧是建立於清淨心內。有煩惱的,就不是智慧。佛的智慧能夠解決一切問題,佛解決的問題從來不會產生煩惱。研發疫苗的人是不是很有智慧啊?這是一個好的例子,他研發的疫苗救了很多人,但注射疫苗使人身體產生副作用,甚至促使人死亡,研發疫苗的人不是有真正的智慧。一切有爲法,都不是智慧,那是一個有變數的法。挖掘真智慧必須走過一個流程,那是以清淨心去證悟出來的智慧,因此明心見性後,才是智慧。图片

    煩惱能障礙智慧增長,所以我們要學習把煩惱放下,智慧才能現前。放下所有的煩惱需要經過一個流程,本具的清淨心纔會現前,清淨心出現了,才會把光明的智慧呈現。所以每一天要進行觀照,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是要來觀照自己的。若人往外面觀照,眼睛一直看外面,煩惱就很多。所以我們應該看自己!把自己種種煩惱放下,什麼引起我的煩惱,我就放下它!所以觀照是很重要的能力。我們要培養自己每時每刻去觀照,強迫自己去覺悟,就好像戒律,爲什麼要受戒?就是強迫自己守規矩。“覺”是什麼?我們發起覺的作用去做好自己,如果是別人要求,我們可能會拒絕,可能不順從,不服也不甘心。所以需要自己,這個“覺”就是自己覺,不要想”覺”人家。觀照自己,覺就是先鋒,能夠觀照才能覺悟到自己有煩惱,才懂得把煩惱去放下。怎麼樣去放下就要找方法了,當聽經聞法的時候,會打瞌睡,就要找辦法防止打瞌睡。師父讀書時,很懶,考試把試卷答及格就不再寫了,雖然我懂得答試題,但我不去考一百分,換了你們一定要考一百分,我偏偏不想考一百分,我考及格就好了,其實這個就是懶,多做幾題都不想寫。懶!我用什麼去勸勉自己精進呢?現在用習講的方法,講給自己聽,自己去增長”用功”的力量。觀照到自己的煩惱在哪裡出現,就用佛指導的方法來調整對治自己的缺陷不足。

    我們用這種方法可能要堅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今天我做,明天不做;今天我改,明天我又忘記了,舊習依然,這會全功盡費!自己要給自己動力,沒有人能幫你,只有自己才能幫自己。障礙也是出於自己,不能怪別人,還怨天尤人實在太蠢了。所以智慧從哪裏來呢?不是一時一刻得來的,用功尋找,把智慧從本性顯現出來。智慧是自性本有的,自性裏頭沒有煩惱,煩惱都是外頭惹來的。煩惱代替了我們的智慧,智慧不起作用了,煩惱就生起了。當人生氣的時候,他會想到他要平靜嗎?如果他真的想到,就不會生氣了吧!對不對?平日的考驗中,爲了一件小事而生氣,就知道原來沒有智慧跟煩惱有關係的,煩惱越多,越沒有智慧。

    我們一定要把放下的道理弄清楚,把道理弄清楚之前要多聽經聞法,爲什麼?推理而看破,明白便看破,不明白就不看破,不看破就是不能放下,不能放下煩惱便多。我們從幼在每個方面學了很多東西,都藏在心中跟腦袋內,其實心腦比電腦更有用,電腦也是人的創作。我們喫飯懂得去挾菜喝湯,吃飽了懂得放下碗來,我們在放下碗筷前有提起吃飯、挾菜喝湯;擦地懂得去取水,這就是提起,地拖好,把水倒掉,就不再擦地了,因爲它乾淨了,這就是放下的時候。當我們知道煩惱了,應該要把煩惱放下,放下之前要明白這些道理和原因,我們就放下。放下要經過一段日子和時間,然後清淨心漸漸就出來了,清淨心有了,智慧自然就有。這是有次序的規律,很自然反應的事!

    佛法講有三種根本煩惱。第一個見思煩惱,第二個塵沙煩惱,第三個無明煩惱。我們以前講唯識課的時候,已經解釋講過,今天主要是讓大家除了記住這三個名相,不記得我們就記下面這三個:執着,分別,妄想。就記住執着,分別,妄想,即是根本煩惱。《華嚴經》:”一切衆生,皆有如來佛性,只因執着,分別,妄想而不能證得。” 我們要有智慧,首先把這三個煩惱除掉,覺悟把三種煩惱放下,恢復自性慈悲,一切都恢復了,圓滿成佛。佛弟子一生所求的就要走向得大智慧的目標,把煩惱轉成菩提,有智慧了,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就是這個意思了。阿彌陀佛!图片
上傳下妙法師講演《大智慧是學佛人生最高的價值》

弟子林寬慈,唐應新恭錄

時間:2022年4日17日        地點:行願多元文化教育協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