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攝律儀戒, 改往修來, 放下集

《放下了,慈悲三昧,修懺悔法》(十)

經典裏面給我們指出口業有四個。口業之罪能令衆生墮於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鵂鶹鴝鴿鳥形。這些鳥就好像烏鴉,它的聲音使人不想聽。如果人犯了口業就墮入禽類,或者為人有口臭,所講的話人家不會相信,而且家庭眷屬不和,常常有鬥爭,皆有如此惡果。因惡口業的話,出言不分尊卑,稍不如意便懷嗔怒,這些都會引起鬼神嫌棄。接下來是妄語,妄語就是說謊,為了希求名譽利養而打妄語。【詐騙人家,指有言空,指空言有。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言不聞,不聞言聞。知言不知,不知言知。作言不作,不作言作。】這些就是妄語,欺騙別人令對方誤會。兩舌,對他說你,對你又說他,使兩個人互相猜忌,然後不和了,這都是由於妄語兩舌的口業造成的。形成妄語業的根本關鍵是心跟口兩相違,及言不稱實,為博取別人相信,便說謊了。這兩個條件從內心裏面的形成,心跟口兩個不相對,有存心欺騙人之意。 

  在佛陀的時期有一個例子,毗舍離國發生了旱災,沒有下雨,那時候不像現代,沒有下雨還是有很多水供應給我們用。古時都是靠雨水,外道的人就找他們的師父求救,佛弟子也找佛陀求助。甚至現在有些地方的人還會繼續求天降雨,求龍王開恩。這個時候目睷連剛好在毗舍離國,佛弟子知道目睷連是佛陀的弟子有神通,所以他們都相信神通第一的目睷連,問:「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下雨呢 ?要怎麼樣準備呢 ?」 

目睷連就入觀禪定,跟大家說:「七天後會下雨了。」 

七天 ! 大家疑惑一下,沒事沒事,七天很快過去的,我們再等等。那大家就等,等!一二三四五六七,過了七天還沒有下雨。那個時候大家都很奇怪了,目睷連怎麼會說謊打妄語?這時大家都對目睷連的神通質疑了。 

比丘去託鉢的時候就聽到衆人都在議論:「目睷連不是有神通嗎 ? 他竟然說七天有雨,可是到現在還沒下雨,他在打妄語,一個比丘打妄語了! 」 

比丘聽到後就把這事稟告佛陀,佛陀就把目睷連請來問道: 「你是不是跟他們說過了七天後有雨的事啊 ?」 

目睷連說: 「是的 !」 

佛陀又問目睷連: 「你那個時候怎樣說的 ?」 

目睷連答: 「我是用真誠的心來說的。」

佛問:「你沒有打妄語嗎 ?」

目睷連回答: 「沒有!沒有 !」 

  佛陀竟然問尊者有沒有打妄語,爲什麼?佛陀馬上就知道原因。當然知道目睷連沒有打妄語。佛陀跟眾人講,目睷連尊者入定的時候,他看到遠方有一片雲飄過來,根據雲飛飄速度,他有了合理的推論,這片雲七天之後就會飄到毗舍離國了,所以毗舍離國就會下雨了。爲什麼現在沒有下雨 ? 原來這片雲飄到中途的時候,阿修羅王看到這片雲,他把它破開,雲散了。所以這片雲沒有飄到毗舍離國,似乎是目睷連講錯了。佛陀跟阿羅漢的神通就是不同,佛陀可以看到更遠的事,只因目睷連是阿羅漢而已,尊者的果位還沒有達到像佛陀一樣。順便一提,盂蘭盆節都是因爲目睷連救母親的緣故,佛弟子應該很注重盂蘭盆法會。前幾年我才曉得,有些同學真誠念佛,但絕對不去參加供盂蘭盆法會,那是什麼原因 我跟他們說: 「你們都成外道了,怎樣聽經聞法聽到如此,求往生竟然忘記佛陀跟我們教導的事情了! 」 

  目睷連尊者爲了救自己在餓鬼道的母親,想救母親,把一鉢飯送到餓鬼道給母親。因爲他的母親貪心太重,有飯吃時,她的貪心又起來了,不想給人家知道她有飯吃,左手託鉢,右手遮住鉢不讓別人看到,可是馬上這鉢飯變成火炭不能吃了。尊者看到母親不能吃,痛苦悲哀。然後回到佛陀身邊,告訴佛陀: 「我有神通都救不了母親,一鉢飯她都不能吃,怎麼辦 ?」 

  佛就很慈悲說: 「非你一個人的力量能救母親,要靠佛歡喜日這一天,僧自恣日就是七月十五,僧團結夏安居之後,就是你們要供養僧人的那天。然後由這些僧人給她加持念咒,因爲你的四事供養出家人,他們都會念咒迴向給施主,你就可以救母親了。」 

  所以盂蘭盆要供養出家人,佛歡喜日是這樣來的,是孝順母親,修孝道來的。可是,佛弟子竟然不依教奉行,單以為修念佛便好了,誰知這樣還會障礙自己的道心的。而且有的人還不去寺廟,以為他自己在家裏念報父母恩咒: 南無密慄多哆婆曳娑訶,就夠了。你念念這個咒就可以救母親了嗎?那你是目睷連還是目睷連的師父啊?這個咒語是要跟出家人一起念的 ! 所以居士都要做盂蘭盆供,都要去寺院修供養心。求超度不是給一點錢就可以,要有虔誠的心,尊敬的態度。墮餓鬼道因爲慳貪之故。 

  求雨的故事說明了佛陀的神通跟阿羅漢神通都有差別。尊者不是講妄語而只是箇中出了問題。如果話說出來不符合事實的,就要看其中的過程,有甚深禪定的人才知道這是非妄語。判斷妄語除了觀察心口相違之外,在講的時候是用怎麼樣的心思,故意去欺騙他人,還是事情起了變化而致的。 

  妄語之中有小妄語跟大妄語。那小妄語是什麼? 出家人每半月半月懺悔,都要把小妄語懺悔。大妄語就不通懺了,小妄語還可以懺。言語出來,沒有製造嚴重的禍害,傷及很多人和事,只是存在一點問題,比如開玩笑愚弄別人,那是小妄語。其實這些小妄語我們都不能夠有的。 

  另外有一個關於小妄語故事講給大家聽。佛在世的時候,村莊有一條毒龍,這條龍經常出來傷害民衆,村裏面的人就避到山上去,因爲他們知道有五百個阿羅漢住在山上,相信這麼多的阿羅漢應該可以調伏這條毒龍,他們請阿羅漢的出家眾用神通制服它。龍是一個有很大福報的動物,這條是巨龍,它連阿羅漢都不怕,它也知道阿羅漢不會傷害它。這些有福報的阿羅漢都不會輕易去傷害龍了,怎麼辦呢?民眾知道五百個阿羅漢都沒有辦法降服毒龍,民衆更加害怕毒龍。有一個比丘弟子跟在佛陀身邊,他不是阿羅漢,因爲還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佛陀很簡單跟他說: 「你去征服這條毒龍吧!」哇!這比丘嚇了一跳,五百個阿羅漢都伏不住毒龍,那我去怎麼行呢?但是,佛陀的話無人敢拒絕,師父的話你們會拒絕,因爲師父沒有功夫,還沒有這個德行。佛陀的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弟子們老老實實不會說”不”。這比丘弟子就老老實實去面對毒龍說 : 「你出去,不要住在這裏!」奇怪了! 這條毒龍什麼都不說,馬上跟這些阿羅漢頂禮,便離開了村莊。這時候村民就覺得奇怪了,爲什麼五百個阿羅漢都降服不了毒龍,而這個比丘一句話就降服了它呢?因為這位比丘在因地的時候,他對小妄語戒持得很嚴謹,他憑着自己這個善根業,他就可以降服毒龍了。他沒有證阿羅漢果,但他就憑着自己持戒,沒有講過一點點妄語的善根降服毒龍。大家的舌頭有多長啊?大家都知道,佛有廣長舌,如果人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舐上到自己的鼻尖,甚至更長,那他也應該過去生中沒有打過妄語。我見過我的一個小徒弟,她的舌頭很長,有此瑞相。因爲比丘對小妄語戒持得非常的嚴謹,所以他就有這種力量,那條毒龍怕了他就離開了。所以我們要修內心的善根圓滿,善業的圓滿,纔有這個萬德莊嚴之瑞相,這是小妄語戒的功德。還有很多的故事,因時間關係不多說了,我只是舉一個例子跟大家說,妄語不能夠不慎重,要堅定持戒。 

  接下來是大妄語戒,大妄語就是妄談自己的果證。佛陀禁止所有的弘法弟子,不能妄說自己證了什麼果位,不能說我是從什麼地方過來的,我是再來人的,都不能說。或者借別人口說,我跟你說,你跟大家說,那也是屬於大妄語。未證四果,但又說己證得初果了、或二果、三果、四果 ; 沒有得到四禪,又說得到四禪了,這些都不能妄說。譬如說人在打佛七,念佛時很虔誠,突然間看到佛了,突然間覺得自己輕飄飄的,到了極樂世界了,以爲自己修行有功夫,便到處跟人家講,這個也屬於大妄語。所以佛陀吩咐修行人,這種境界講出來沒有好處。一看到蓮花,講出來,以後就看不到了。時好時壞,什麼都不要講。佛法怎樣講,我們就怎樣講,如果人家問及境界,就要有智慧、婉轉地告訴他真正的佛法。如果沒有的話,就坦誠說: 「我沒辦法告訴你 ,我也不知道。」不要妄談自己有證果。不懂裝懂是不行的。現代很多人都想求感應神通,所以就要自己吹捧自己,然後才讓人家相信,以為沒有感應神通,信衆都不來了,要信衆來就必須顯得似有神通。甚至利用往生瑞相,站着走的、坐著走的,目的是讓大家都要護持這個地方,是真的還是假的?他自己知道。在《楞嚴經》裏面說大妄語,就犯了兩條罪,第一個是大妄語戒,第二個犯了偷戒,偷三寶功德的罪。因此不能講大妄語,大妄語也是犯重。 

  大家要明白經裏面所講的,都要注意。從口四惡業懺悔,懺悔的功德,能得到非常好聽的音聲,音聲洪亮,辯才無礙,這都是因爲沒有口業。我們的口用來做什麼的?用來吃飯的,不是! 口用來弘法,講好的話,不只是用來吃飯的。經上教導我們懺悔身三口四,接下來就懺悔六根。六根有眼、耳、鼻、舌、身、意,身口兩業我們已經懺過了,現在就要懺六根之眼耳鼻。眼能看到玄黃紅綠朱紫,看見許多的寶石,就生了愛心、偷盜心、或者污染心,看到男女黑白,姿態妖豔就起非法之想。耳朵貪好聲音,鼻子喜歡聞的香味。在這裏跟大家講講香積組應該注意的事,香積組就是負責廚房的人,一定要戴上口罩,避免煮飯的時候接觸到香氣,供菜還沒有供佛,供僧之前,自己先觸了香味,這是屬於犯偷盜。我們都要戴口罩,聞到香味,我們不要有非法之想。不要貪色,不要貪聲,不要貪味,這都是我們的眼耳鼻懺悔的事情。還有懺悔意想,自己的五根,眼耳鼻口舌,引起了有這個意想,所以我們都要懺悔。願以懺悔這個功德能夠入法流水,念念增明,顯發如來大無生忍。卷中的最後懺文要我們起一個恐怖的心,把這些統統懺悔掉,懺悔之後就不要再造了,如果再造的話,便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今天就講到這裏,五戒已經講了四個了,下一堂課我們講酒戒。阿彌陀佛!

上傳下妙法師講演《慈悲三昧水懺中卷》d

弟子林寬慈恭錄

時間:2020年8月22日

地點: 美國行願多元文化教育協會  

迴向 :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歡喜廣傳分享,隨喜關注 同霑法益 !行願多元文化教育協會感恩有您!

行願多元文化教育協會網站:

    http://www.amtb-ma.org/index.html

    電郵: 1517338220@qq.com 

              Amtb.ma@gmail.com

  歡迎點播如下影音網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