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應學無執著心。
念佛常以智慧觀察於一切法,
不生執著,是名無執著心。
執著裡面是有一種固執堅持,放不下的心,他執著就有計較的心。念佛人要有智慧觀察一切法,比如受戒了的戒條,我們是否要執著它?我們以智慧去學戒,不執著戒相,只要明白戒相的意義,很活潑地、融通地克服自己,不讓自己犯錯。戒有防非止惡的功效,那個不是執著,以智慧觀察發生的事情,怎樣應用物質,這樣一來就可以發揮戒的精神了。
所以念佛人常以智慧觀察一切法,世間上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生就是打妄想。過去沒有手提電話,其中有人想到了方便,就發明手提電話,手提電話是有為法,是人想出來的有為法,它是有成住壞空。因為我們心想這個東西,就努力去把這個東西造成,配合了很多的條件因緣,最後造成了。可是它終有一天會滅,或者不能用的一天。現在很多科技的東西,電腦軟件,初期都覺得很好用,過了幾年又發明新的了,這些舊的又發覺有很多缺點而不能用了,我們就不再用它了,這個軟件就作廢了。一切連科技的東西都會變成無用,因為都是一種假像。人類在生活上遇到的種種,也會是這樣,所以我們不要執著,不要計較。
人與人的關係,一種很微妙的聯係,就是因緣。緣是很奇妙,很不可思議。我們知道緣是會緣聚、緣散的,我們不能夠去執著這個緣,只要去珍惜這個緣,不要把這種緣變成惡緣。因緣來了,我們都看很清楚,所以說無執著心,它是一種讓我們學佛提升的一個方法。
智慧跟聰明是不同的,世人的世智辯聰,只能夠在世俗上行得通,用世智辯聰來學習佛法的話,他一定是行不通的。比如說他很聰明,聽到老師講這一句話,然後用世俗的事情去想這句佛的話,最多他能瞞住老師一兩天,可是,日子久了,老師總會發覺他的心地,他的心行,是不善或者有僥倖的心理,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一個人,因為他沒有辦法把真正的佛法去顯示出來。
智慧是由一種清淨心去產生的,它能夠有辨別一切事的能力,不是學來的,它是修來的,我們累積功德,能增長智慧。所以念佛的人要把一切法看得透,一切的幻象,如夢幻泡影。不要去執著,心量要寬大,當他不執著的時候,一切都看得平常了,有人來罵或者來批評,譭謗,他會一笑置之。這個都是看透,明白的緣故。而且我們之間都有因緣業果。所以不要著意了,人家的批評是有的,我們去改過 ;沒有的,我們不要生氣,生氣也沒有用的,去辯別也沒有用。
叢林規則云: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就是說不要去辯論有或沒有,這也是世智,從尊師重道的態度,是不需要解釋的。有,我們心存感謝,他能夠提出來給我們知道。沒有,我們也知道,將來不能夠有這種事情發生,這是非常好的學佛態度。
念佛人注重起淨意心。
念佛能離世間雜染之法,
復於利養等事,常生知足之心。
我們學佛不能夠間斷,不能夠夾雜,更不能懷疑。學佛最難避免的一事是世間上的雜染,它是什麼呢?我們雖然學佛,可是混進一些世間上的雜染的事情,如迷信、看相、占卜 ; 還放不下我們學佛之前的種種嗜好,這個就是雜染。
雜染裏面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既然念一句佛,讀一本經,依止一位法師,可是,我們的起心動念還是朝三暮四,想著很多世俗的事情,如怎麼樣去慶祝我們的生辰啊!怎樣去跟人家攀緣交朋友啊!這都是夾雜,更不用說我們起了一些惡念,這是我們更加要注意和察覺的。我們的起心動念都不可有不善的念頭,我們不能夠去推測人家的意思,來做為自己批評的一種依據。
世俗上常說:「防人之心不可無」,其實這句話大有問題 !雖然世界上實在是有很多人,做了有很多不好的事情,我們都需要預防他人壞心腸,比如說現在發覺有很多人做拐騙人身的事,使他變成殘廢了,騙他的器官去賣,確實有這種事情,或者是朋友騙錢,連最好的朋友都不能相信。可是「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對一般世俗上的人還可以行得通,但是我們要做一個純淨純善的人,這一句話確要思量一下。我們不能夠常常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的心裏面不要有防人之心。因為你有防人之心,便會起懷疑人家的誠意,懷疑人家的信心,它會把我們很純淨的思想,很純真的心地污染。
我們如果是真念佛的人,除了不夾雜,且對名聞利養的事要放下,要知足,不要得寸進尺,不要貪得無厭。淨意心就是我們以清淨、善意的心地,不能起懷疑,絕對沒有一絲絲惡意或不良的念頭來念佛。
歡喜廣傳分享,隨喜關注~行願
行願多元文化教育協會感恩有您!行願多元文化教育協會網站:
http://www.amtb-ma.org/index.html
電郵: 1517338220@qq.com
Amtb.ma@gmail.com
宏宗演教久住世 傳承聖教續慧命
素食護生,弘揚戒法不遺餘力,
淨心念佛,安住洪名彌陀願海。
迴向
宿現親朋,一切有緣,
災障消除,福慧增長;
七眾同願,同行同證,
極樂真源,早圓佛道。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