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放下集, 般若融通, 覺有情篇

放下了,六結盡解(二)

前幾天,有一位同學問了我一個念佛人念佛的時候也常常打妄想的問題。打妄想念佛是因為心沒有集中,這樣念佛是徒勞無功的,就好比我們專一的去做一件事,那事情一定能夠辦成功。反之,我們在做事的時候,三心二意,想東想西,那我們就不能把事情做好。

他又提出另一個很好的問題:「如果念佛的時候打的妄想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麼莊嚴!把老和尚、老師、父母,對我們有恩的人,也都想起來了,這樣算不算妄想念佛?」縱然是想的是一件好事,但對我們的八識田中是有影響的。可能這一切也會影響你的正念。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把崇拜的、敬仰的、欣賞的人事物,甚至我們的心頭所愛的人事物去執著。而且不斷地打妄想,以為無所謂啦!偶然一次吧!偶然一次我們都不應該的。我們要學萬緣放下!萬緣是什麼?就是包括所有這一切。萬緣放下,有一個緣起都不行!所以要從這個地方去練習。我們可能今天不行,我們再學習。下個月我們放多一點,再下個月再放多一點。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什麼叫無所謂?我們經常把「無所謂」使自己放逸。同學解釋說 :「我不去這個道場,就是怕受到有不良習氣人的影響。」抽煙喝酒的朋友,打麻將的朋友,我們都還可以忍受和接受他。可是,他去偷盜,我們能夠接受他嗎?我們可以跟著偷盜的人做偷盜的事嗎?當然不能!除非你是菩薩再來,否則你也跟他一敗塗地。公安警察抓他了,也把你抓去。縱然你沒有跟他一起去偷,去搶,可是警察說,你們不是好朋友嗎?我來調查一下,也把你調查一下。這時不能夠說無所謂了,我們必須嚴格審核自己的一言一行。守在師父身邊學習的人,可能會感覺難過,因為師父審核的標準嚴格,像是雞蛋里挑骨頭,你能夠接受嗎?如果你能夠接受,就可以繼續學習,不然的話,我跟你是沒緣了。所以師父在廣州告訴大家,如果有人想留在我旁邊學習,就必須要接受批評,接受指導,如果沒有這種認知,沒有這種心態,那你最好是另尋明師了。這是我要求學生的條件。我不想浪費大家的時間,我也不想結惡緣。若令你生煩惱,我也很難過。所以還是不要浪費,珍惜自己和大家的時間罷。這也算是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的要求。

道場迎接十方的眾生,不可能都適應每一個眾生。有的人到道場裡面,他選擇這一個法門;另外一個人,他選擇另外一個法門;有的人可能選擇兩三個法門同時學習。有的人學習之後,統統把選擇的法門放下,回到自己開始選的法門。這是有可能性的,所以學習的人來到道場,是來尋寶的,他不可能要求道場去適應他。他尋到了,學到了,就自己高興地拿回家。如果學不到,就慢慢學,慢慢再尋。如果感覺不適應,就只能夠離開道場,可不能干擾,去批評道場的不好。這些都是我們學佛弟子要注意的事。

我們的妄心產生了妄想,當我們執著對某一個人的敬愛,變成了偶像而崇拜。對事情,法會,花果怎麼樣去擺設,怎樣去設計一件美麗的衣服,這些人事物都是我們喜愛的。這個喜愛從哪裡來啊?從每個人的六根生出來的。因為我們的六根執著了這些人事物,我喜愛的人、事,我想得到的物品,這個音樂我聽到了,我很想再聽下去,我把它錄下收藏,以後打開藍牙,我們就可以聽了。這些都是六根的作用,念頭向外攀緣了,每一個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根都向外攀緣了。向外攀緣就形成六個結。這是一個道理,它成了一個結了,這是理跟事的關係。眾生從迷惑開始,迷惑了,他在自己眼識裡面結了一個結,他執著了,他認為此人是他的老師,他是我心愛的人,那就成了一個結了。凡是我們執著的就打了一個結,我們現在執著多少事情呢?就打了多少個結了。一般總結有六個,因為我們的眼識看到的事情,看到這個人,這件事,看見一件物品,我們執著了,每一個執著就形成了一個結。我們打開總結,眼看到的每一人事物,就是一個結。一個大結裡面有好多好多小結。耳朵聽到的聲音,人家講什麼事情,耳朵喜歡聽什麼方面的,這些都打結了。我喜歡這種念佛音調,那種音調我不喜愛,這樣又再結了一個結了。所以六根總結有六個,因為我們迷惑了才有的,從迷惑才生這個結。我們到這個道場裡面,看到不如法的事,使我們的無明生出來了,那我們就執著了,執著就打結了。

如果從覺悟的角度來看,覺悟了,我們就知道裡面有理跟事的關係。當我們的六個結統統解開了,我們這一念的攀緣心統統解開了,沒有執著,那麼這六個結就打開了。我們一念的妄心,打開了,沒有了,沒有執著了,我們的妄心就不可得了。所以六個結能夠解除,我們的妄心就沒有依止了。這個意思是怎麼解釋呢?大家聽清楚明白,我們喜愛這個人,我們喜歡這種事情,我們愛上這個物品,那我們的妄念,執著,一定在這一方面是比較重的,對嗎?只要我們這一個妄念沒有了,沒有依止了,這個結就打開了。

大家想清楚明白,這是我們敬愛和崇拜的人,他是偶像,我們向他合掌,因為我們的心裡面尊敬他。如果我們不執著,見到其他人,我們也會向他合掌,表示尊敬,沒有分別這位是比較愛的,那位比較討厭的。把執著與分別,扯成一條線,一條線一個結在中間,我們把它解了,解開了,這條線就扯平了。沒有結了,這條線就平了。妄心就沒有依止了,再沒有依止這個人,還是另外一個人。其他的五根也是一樣,耳朵聽的,鼻子聞的,跟眼根是一樣的。

「六個結」都因為我們的一念妄心而起,而偶像、崇拜的人、喜愛的念佛音,事理上是有次第的。當我們在不知不覺下遇到這些境緣,就打了妄想,起了妄念,無形中就打了一個結了。我們不能夠去嫌棄結的執著,因為打結是不知不覺的事。比如念佛的人,念佛的時候,妄想來了,應該怎麼樣去阻止它呢?不行的,不能夠阻止它升起,妄念就是無明地起來的,這些妄念是無始以來有的。我們的善根,因緣,都不是一天所累積的吧?人有善根知道對與錯,這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它是來自無始以來的一個經歷,有智慧的經歷。錯的!我們不能夠去做,這個就是智慧了。雖然不是大徹大悟的智慧,這是小徹小悟的智慧!我們懂得處理對與錯,這就是智慧。若能懂得處理,煩惱馬上成了菩提了。

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我們面前放著一束很好看的玫瑰花,挿在一個玻璃的花瓶,水很清潔,新換了水,可是花能擺多少天呢?雖然天天換水,總有一天,花還是會掉落,都會枯掉,連枝都會枯掉的,可是把玫瑰花放在盤子泥土裡面種的,每天澆水,曬太陽,玫瑰花的花朵也會掉下來了,可是它的根枝會繼續生長,過兩個月,又新出一朵玫瑰花了。這個比喻大家清楚了嗎?我們的菩提是種在煩惱的泥土上面的。沒有了煩惱,就不能夠經歷事情的開端。沒有經歷事情的過程,又怎會生菩提呢?怎會有果出來呢?想有錢,就必須努力去賺錢是因,有錢是果。若是等著人家送給你,那是有限度的,要有這個福報,這個錢就是自己的。若把福報消光了,人家就不再送錢給你了。這個道理大家應該要懂。

我們要處理這六個結,就是將它們解開。這六個結怎樣解呢?首先不要去執著它,一個一個有次第去解開,不能混亂。先解哪一個?結是有次第分明的。此結非彼,彼結非此。第一個結決非是第二個結,第五個結也不是第二個結,它有次第分明。不能夠混亂把六個結解開,結是有前後差別的。

原來我執著了這個人,才會放不下一切有關他的事。因為我執著我要跟他一起做,換了別人我就不做了。有一次師父請他來幫另一位法師做事。他表示除了師父,不幫其他法師,表示他只幫我一個!有如此執著的見解,聽經聞法豈不是浪費了嗎?我們要知道這個道場不是我一個人所有的,我與眾生同在。若他心目中的道場只有我一個人,那他學佛也是失敗了。別的法師他就不幫忙,他沒有真正護持的心,也沒有三皈依正確的觀念。皈依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一個法師。你們是來護持三寶,佛、法、僧。不只是護持佛,不是只護持法,也不只是護持僧,是護持三寶。不能占有法師,這個法師是我的 ; 我供養的是這位法師 ; 我的東西只有法師才可以吃,其他人統統都不能吃,而且只有這一位法師能吃。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這個結從哪裡來?他不想把這些東西分享,他的執著從哪裡來?就從他喜愛這位法師開始。所以他的第二個結就是因為第一個,那他要解第二個結要從哪個方向開始?從第一個方向開始。他要除去對這位法師的執念。

我們的一念妄心就產生了六個結。這六個結相互的作用又支持我們這一念的妄心。所以都有一定的相互關係。在我們的八識裡面種下了種子,前面有七識,七識上面有六識,就是七識不斷的作用,去熏習第八識,那八識就存在了。如果沒有六根的執著,把第六識破壞了,第八識就不可得,不存在了。所以我們明白了一念妄心就成六個結。只有將這六個結依層次來打開,解開,那這個妄心就不可得了。所謂六結已亡的道理。六個結破了,解開了,一個都沒有了,我們的真心就現前了。眾生無始以來本來是清淨的,因迷起妄,生了一個攀緣的妄心,產生狂亂而迷惑。由於狂妄的攀緣心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煩惱,影響到我們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第八識。這是六個結中最微細的,它的生起就是從狂亂開始。因為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是狂亂的。外面的東西我們看得很清楚,可是,看自己就看不清了。隨之便產生很多的知見。知見就是「我的認為!我的感覺!」就相信我們的認為,相信我們的感覺。其實,在我們沒有證悟之前,我們都不能相信自己。因為我們都是無常的人,常常變的人,我們的心都是在變的,無常的心!今天講了,可能明天自己就推翻了。不能這樣!我改變主意了。所以這些包括了我們能見跟所見,有能見的就有六根,有所見的就產生六塵。這個能、所二個相互作用,就產生很細微的法執。大家小心法執的生起。我執還容易消除,法執生起來不簡單,不容易消除了。人認為這個是空的,其實是不是空啊?什麼叫空?所以不斷的一次一次的相續,我們就產生分別的法執。分別的法執產生了,覺結就產生了。為什麼法執對我們來講非常嚴重?很重要!因為它障礙我們不能夠覺悟。

(待續…)

上傳下妙師父講演

《放下了,六結盡解》之二

行願編輯組恭錄

地點: 行願多元文化教育協會

時間: 2019年03月04日

最新免費電子書 

下載:http://amtb-ma.org/store/p19/ebook

網站:http://amtb-ma.org/38651-23376-26360—35558.html

宏宗演教久住世,承傳聖教續慧命

素食護生,弘揚戒法不遺餘力,

淨心念佛,安住洪名彌陀願海。    

迴向  宿現親朋,一切有緣,災障消除,福慧增長;

        七眾同願,同行同證,極樂真源,早圓佛道。

歡迎轉發,法布施功德無量,請注明原創出處

請關注 click ⇧藍字“行願” 或 scan ⇓“二維碼”

行願網址:

http://www.amtb-ma.org

行願學佛微信 WeChat ID :Amtb-Boston

妙相具律學淨修QQ 群:192409762

聯繫方式 email:

amtb.ma@gmail.com 

a20101019@qq.com

amtb_ma@yahoo.com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