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德,诸位同学,早上好!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是《梵唄胜乐成就自他庄严》。大家听到「梵唄」这二个字就知道是有关於刚才我们所歌颂的清净庄严的梵唄。清净庄严是道场的本色,任何一个道场用讲经来幚助眾生对治降服烦恼的一种方法,让我们恢復清净。而梵唄在道场中扮演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也是一个演教的工具,因为它有庄严自他的效果。人们听到梵唄配上了一些法器,就凑成一个令人很欢喜的乐谱。我们刚才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声,让大家身心从一个很烦恼的,不清净的环境,回归到一个很清净的,用佛號来庄严我们自己。所以在道场里不可能没有它,因为它能够使我们振作精神,所以今天我们把梵唄的庄严来跟大家一起学习。
梵唄以歌咏的方式来讚叹三宝的功德,梵唄主要是用在这三方面。第一是讲经的时候的仪式。第二是我们平常在丛林,在道场里面早晚课的仪式。第三个是作法事,讲经,布萨,懺悔的时候都以梵唄给眾生演绎,佛教讲经受戒都要用到这个梵唄。而且梵唄是从古传承下来的,它以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乐章来演奏的,在每一个道场都少不了它。所以大家对梵唄必须要有一种很恭敬,很虔诚的心去学习。尤其参加梵唄班的人,打法器,所谓的法器组,他们有很特別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把法器配合梵唄演绎出来的时候,不但是对佛菩萨的一种供养,而且对龙天护法,天龙八部都產生功用,有大功德。那是什么功用能有这么大的功德呢?因为唱梵唄的人必须要有一种清净心,他以唱念来作供养,平常大家买水果,买鲜花,用香来供养佛菩萨,可是他们除了能够供养这些,很特別还可以把自己的声音来供养。人如果能够懂得梵唄的意义,他会用他的本能,他的声音来供养佛菩萨。而且他的声音会让自己庄严起来。因为他的心清凈了,他的声音也会令尽虚空遍法界都得到这种清净。
梵唄在道场里面有多方面的应用,法句,讚佛偈,甚至是一些歌颂。譬如大家在参加三时系念唱一些偈,读经,这些都是属於梵唄的一种。凡是参加梵唄的训练,或者学习的人必须要具备用声音来布施的条件。第一个就是布施。首先给大家知道梵唄的功德,我们必须要把它融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以为梵唄不重要,只以为隨便唱唱,或者打法器的人也不注重自己。如果有人能够参加梵唄练习,而且特有这种能力,即是自添这方面的供养,那就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你是比平常的信眾多了一份供养,不要白白浪费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这种能力要大大的去增长。
梵唄班的人,或者是能够以敲打法器来供养佛菩萨的人都必须要先了解什么是佛教?佛是一位多元文化的教导者,祂是一位老师,祂传承的都是真理。这种真理教育大家不过於沉迷五欲六尘的生活,佛教是一种教育,不是人们一般说的宗教,佛陀的教育是不会迷信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教形式,很多人认为它是迷信呢?在佛陀的时代是没有梵唄,也没有多种仪式的,纯粹是佛陀坐在那边讲经,大家都是听法,没有其他梵唄的。可是时代的演变,眾生的根基越来越弱了,或者是心不够清净了,所以祖师大德度眾生的演绎工具就多了。这些工具不是个人去创造的,梵唄是其中的功能,譬如说,祖师在参禪当中看到流水,听到流水的声音很柔和清脆,流水的声音帮助他在禪定中生起功德心,生起纯净心,那个时候流水的声音,便从他的口中自然的流露出音调了。就像五会念佛,不是凭著自己平时的谱编出来的,那是阿弥陀佛教导出来的,很多很多念佛的声、或者是唱讚,都是法师们在自己的修行当中,突然间,所谓的灵感,其实是感应道交,不全是灵感,感应道交的时候跟菩萨们,一层一层的感应,从他的自性流露出来了这样的音声。
佛教不是迷信的!佛教內容是指导我们在生活中以「四摄法」来处理自身的关係,什么是自身的关係呢?就是身和心的关係。第二是自他的关係,现前的社会里面,大家都有喜爱的,討厌的,可是我们在这个生命当中,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种族国家之间,都有不同的关係。第三就是人与自然的关係。美国是一个合眾国,不同的移民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家,所以叫做合眾国。我们同时在一个国家生活,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惯,有不同的文化,彼此都要依靠,互相依靠,便形成了彼此的关係。佛教就是给我们指导,怎么样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係,人与自然的关係,人与鬼神,种种的关係,它说明了我们在虚空间维次的问题。
为什么师父刚才说佛教不是迷信?那是因为现在的科学家,天文学家,都证明了佛陀所讲的道理很不可思议。这么多年前都已经把一切的结论都预知出来了,那个时候没有科学,可是怎样会讲得出来呢? 就好像维次眾生一样,佛说宇宙不止现在科学家所发现的有十三个维次眾生,现在已经证明了不止十三个。我们现在属於一个维次眾生,我们看到的狗、猫所有的动物,它们也是一个维次眾生,我们看不到的眾生是另一处的维次眾生,鬼神也是属於另一个维次眾生,现代科学家已经证明了,心理学家亦已经发现有这样的一回事,人类所知道的事情非常的不可思议。这些关係就是佛教告诉我们的內容。不同维次的眾生生活於同一个世界里面,关係必定要处理得好,若处理得不好了,便会经常生烦恼了,將会有不同的矛盾发生,说明维护关係的重要性。
梵唄是道场中的工具,而梵唄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你们知道哪一个寺庙没有梵唄啊?没有的,统统有!专参禪的也有,他们有早晚课。所以只要是道场的地方,他们都会有梵唄,用不同演绎方法而已。梵唄能够发挥摄心的作用,为什么?因为它能把人与人的关係,尤其在团体里面全面运作。第一个就是布施。梵唄为何与布施扯上关係呢?师父刚才已经布施给你们了,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种音声能令大家回归和谐,制心一处。我不知道每一个人在唱“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有何种感想和情绪?可是我自己知道,我是用我的清净心,恭敬心来恭请佛给大家平安的加持。这就是当时我们唱梵唄时候的那个心念,而且这个心念维持了眾生与你的关係。如果我把这个佛號唱得平平常常的,当时你们之间不会生起一种恭敬心。你听到这一声“本师释迦牟尼佛”了,你自然会合掌。虽然你可能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谁?可是你听到这一声佛號,声音告诉我们要肃然起敬了。所以梵唄就发挥了此种作用,有布施的作用,有爱语的作用,有利行的作用,有同事的作用。
大家是听过佛法的人,都知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即「四摄法」。换句话说,一个道场能够行「六和敬」,能够运作的非常兴旺,用「四摄法」是最有功效,作为领导的人必须要好好的把「四摄法」学习起来。布施是专门处理人际关係。如果你作为一个领导,或者你是梵唄班的成员,或者是香积组的成员,你不懂得去布施的话,这个人际关係就有问题了。其次就是我们要常常学习「六度万行」,「六度万行」第一个是什么?也就是布施啊!这个布施跟刚才的「四摄法」的布施有什么不同呢?「四摄法」的布施是小的,就是像我现在这样的布施。我给你一个小的布施,我送给你一个礼物,我把这个礼物给你,这个是「四摄法」的布施。我拿个椅子请你坐,这也是「四摄法」的布施。可是「六度万行」的布施就没有这个障碍。什么障碍呢?没有“你”跟“我”。我取椅子,没有是给你坐,还是给我自己坐的意思,总之我认为“取椅子坐”,坐好了,就没有事了。那是「六度万行」的布施,也就是所谓菩萨的布施,最高尚的布施,三轮体空。没有你跟我,也没有这个对象和物质,我给了你什么?没有为谁来做!也不是有“我”来做,所以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布施,「三轮体空」的布施。
我们在道场里面常常听到要燃灯、或者是供养香油,很多人都会生起我慢的心,以为我现在出钱又出力,我有如此的布施,就应该尝试甜头了。比如写上的名字要求大一点的,或者拜佛时要站在中间,特別要上香多一点的,其实这都不算是种福报,因为我们做布施,我们不能以这个求的心態来做。今天我们来到这个道场,我们有这个能力为大家服务,才是我们的福报,那是道场给我们的机会修福,你能够这样想,付出就没有掛碍了,並没有要求別人来讚叹自己,那就是修福德。因为你有德行!所以叫做修福德。你做善事,签个名给二十元,一百元,那个只是修福报。或者是救济的功德我们去参加,那个是福报。或者到寺庙打扫,烧饭,做义工,那是修福报。譬如说你在做的时候,人家埋怨你做得慢,你的钱捐得少,那你的心生烦恼了,这样你並没有修福德,你只能够説修福报。我们见了就做,做了就放下,只是一心一意去做,不求回报,隨做隨了,做好事不要记著,也不需要人家讚美,这是修福德。所以作为道场的主管必需要把这个理念来给大家学习。来道场就是学习,不是来道场让人家学习自己。金刚经很注重布施,「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不著色布施,不著声香味触法布施。」没有要布施的人,也没有布施的我,没有所布施的物质,这个念头就没有求了。没有求把我的名字写大一点,或要求上头柱香,如果你不给我上香的话,我就觉得不舒服,觉得你们对我不起了,因为你收了我的钱,我买了东西供佛菩萨的,就觉得很了不起。道场常常都有这种人。
在道场里面,我们怎么样做才不令人家生烦恼呢?相对之下,我们就用下面这几种方法来对治。用爱语,这个爱语不是温柔的语,不是綺语,綺语有欺骗的成份,爱语是柔软的话,他的话是给对方听了,会令到对方都很开心,但不是骗他的。我们刚才比喻有人来烧香,这里都有很多牌位,或者人们来参加共修,刚巧大家都在念佛读经的时候,正在进行仪式,如果他来迟了,他要上香,道场执事的人就应该告诉他等一下,再安排他顺著队来上香。或者他拿了一些供品要摆上供枱,你应该向他爱语解释一下,因为每一个来这里的人不一定懂规矩,也不一定了解当时的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就用爱语来跟对方沟通。告诉他等一下、或者说我会带你去上香,不过你稍等一下,先用爱语来安慰他。当我们大家换位思考时,便知道他心急要供养他的祖先。人人都有自我的念头,”我”要上香,不给”我”,“我”就生烦恼了!所以佛陀教我们如何把人之间关係要处理好。这个不只是在道场,在公司和团体里面也要实行,上至我们的上司,下至我们的员工,都要稿好关係,这是非常重要。爱语佔了一个给我们大家互相沟通的重要角色。无论对方是谁,可是我们懂得用爱语的话,我们都可以互相了解合作。
梵唄能够起爱语的作用。“南无”二个字唱的时候,引起他的共鸣,这二个字说明了什么?皈依!我们皈依了,我们回头了,我们有恭敬心了,对吗?稽首的意思,当我们拜下去,这是爱语的表现。无论当时的他是瞋怒的、烦恼的、生气了,“南无”一声,他就马上止住怒气,情绪慢慢沉静下来。为什么很多人说生烦恼就去寺庙。因为寺庙庄严,佛菩萨的相貌庄严,看到祂便舒服。尤其观世音菩萨,大家看到观世音菩萨,无论是哪一个民族,自然会合掌,大慈大悲啊!有慈悲的相貌,微微笑的,很舒服,这是庄严!第二就是道场梵音嘹亮,庄严寺,大乘寺,一些大的寺庙,早晚课时,大家一起念楞严咒,初一十五,大家一起唱宝鼎讚,撞钟擂鼓的时候,钟声偈,“妙湛不动尊”(师父起腔唱),哇!听了把人的所有习气,所有的烦恼沉淀下来,这个就是自我的庄严,当你庄严的时候,你就看到別人都庄严。所以很多人去寺庙有这两个原因,把自己的烦恼消除。所以梵唄就起了爱语,这种声音的作用。
第三个利行,就是你做的一切事情都要考虑对別人有没有益处,你是不是可以帮助別人。很简单,今天我来此所讲的,有没有对你们有益处呢?多多少少吧?我不敢说百分之一百,我也希望你们听了之后能够得益。我讲了这么多句,有一句对你心里有受用的,这个就是利行了。
譬如交朋友,总想占人家的便宜,交朋友要付出,交朋友不是利用朋友的。利行就要想到对方有没有利益,不要总是想在他的身上拿到什么的好处。我们在对方的角度去想,要真正切实的体验到对方是不容易啊!道场里面有很多不同的事情要发生,尤其作当执事的领导人,他真的当得不容易。所以大家不要常常去批评这些领导,这个会长太懒了,既然批评会长,那你来做会长吧!你来做时,你就知道,太不容易了!他要面面俱圆!我们要知道成就道场不是会长一个人的事情,是要大家来互相去协调,互相帮助。大家要懂得换位思考,换一个角度,如果你是我会怎么样呢?所以考虑到自他的相互利益,这个就是利行。
利行在现前社会也担当一个很重大的角色。因为它能够倡导和谐的社会。如果我们常常想到是自己,不想別人的话,那就不会和谐,社会不会和谐。在和谐里面我们还要知道建立信念,我们要互信,如果一个团体如僧团,大家要相信我们的师父,要相信这个领导人。你们的团体要相信你们的会长,相信领导的执事人员,他所做的事情一定有理由的,这个理由我们要互相去体谅,要了解,让他能够继续发心,继续做下去。常开会议,有什么事情要公开来讲,不要在背后。如果在背后讲,就变成是非了,是非永远都是是非,不知道到什么时候能够彻底去把事情去解决的,所以这个利行是非常的重要!每一个来道场的付出的人,来供养的人,尤其是梵唄班的人,都要知道怎么样去利行,应用这个利行。我今天敲鐺子,永远都敲鐺子,別人来敲,我就不高兴了,那就没有利行了,就不能做到「四摄法」。我敲得很好,可是有时候我要请假的,也要让別人敲,別人敲不能不高兴。而且这个组是要分工合作的。我在臺湾华藏,就是悟道法师的道场,我掛单时,他们把这些居士分了很多班,做三时繫念,讲经,早晚课,他们都分了很多班,每一天都不同人的。法师上座讲法,也分了很多班,把「四摄法」做得很好。我建议大家去那边参学,悟道法师那边很好的。我们要彻底把佛法实现在生活当中,不只是说说,我们必须运用闻思修来给大家去分享佛法的高尚,佛法的微妙功德。
接下来讲最后一个“同事”。「四摄法」里面,第一个布施也很容易,有钱也可以布施,没钱也可以布施,对师父笑一笑,我也知道你在布施我了。第二个,是什么?刚才你们听了这么多也应该答了。“爱语”,你们懂得说爱语了吗?多点说讚叹的话,不要欺骗他人,师父说要多点说爱语,我就隨便讲,不是!我们要以真诚心给他说。利行大家也知道了。最后的同事是最难的。为什么?同事的意思是,你喜欢做什么,我就跟你做什么,你偷,我跟你偷;你饮酒,我就跟你饮酒。我看到你们的表情了,师父!您有没有讲错啊?他偷,我跟他去偷啊?所以说同事是最难的。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去偷?你偷了,警察会不会捉你啊?你会躲过警察,但你躲过了你的良心了没有?如果你躲过了,你能够做这个,你就可以跟他去偷。还有一个同事的条件,你跟他去偷,你必须把他从偷盗的行为拉回来,他不再去偷了,这个才叫真正的同事。听懂了没有?所以同事难不难啊?难啊!你要有不违犯法律道德,我才陪你去做。这个就是条件。
现在大家都看到佛教很多方便法,都以为这个是好的,方便嘛,开缘嘛,不是的!真正的方便法是要帮助你走菩萨的路,如果你没有菩萨的精神,方便就变成外道,变成魔了。让你方便做的话,你就会造业,而且你会慢慢墮落,墮落了,你只知道维护自己了,你就把佛法变成迷信的一个说法,不是真正的佛法。师父也是很担心,因为佛法有很多,大家根本不知道是真的佛法还是假的佛法。它很玄妙,第一段第二段他讲得很好。第三段就变了,思想混杂了,所以大家根本不知道他是讲什么,他讲对应你的心的,那你就很喜欢了,以为这个是好,是正能量。其实不是的。他把一二字改了,本来祖师大德说这个,可是他利用成为自己的东西之后,把它改了。前面二段是对的,后面自己改了的就不对了。可是那个不对的,才让你欢喜呢!为什么?因为他讲中你的心,你就欢喜这样!可是真正的佛法不是这样。
我常常跟大家说,师父要大家有出离心,对不对?主要是大家生出离心。出离心怎样生呢?要努力去熏习!熏习受戒,受八关斋戒,才能生出离心; 恭敬三宝才能有出离心; 厌离娑婆世界的五欲六尘,才能有出离心。对於这个出离心,很多人有另外一种讲法,非师父所说的,大家要受八关斋戒,他没有这样讲法。他说今天我们能够来到这个地方听经闻法了,昨天我没有去,今天我人来了,已经是很殊胜的事了,我现在便出离了。我今天听经,我就出离了。他把当前得到的事情当做出离。这样是否真的解脱了?没有!他没有解脱。他照样回家,还是去做他平常的事情。这个就不是出离。他能说到让你的当下像极乐世界的想法,我们面前就是极乐世界了,这个是出离心,这是错的。这完全离开真正的佛法了。
我们要知道世间是没有永恆的事情,我们当下一切是无常的,试问可否因为常常吃保养品,去做健身运动,那我们就永远可以保持身体吗?不可能啊!总有一天我们要把身体交出来的,无论在它身上下多少功夫,都要交出来。现在必须要培养自己要生一个出离心,便要告诉自己这个身体不是我的,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件是我的,这就对了。三法印里面「诸行无常」才是佛所讲的。现在这里很多莲友认为我高兴,我很欢喜,我每天都念佛,那我现在就觉得就在极乐世界,不用再生出离心往生,那是错的!这个说法是骗人的。或许它是一种方便説,但我们要清楚知道,我们不能永远停留这一刻当中,不能有“我还是永远留在这个地方” 的念头。师父担心的是佛法的网页太多了,分不出来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所以兴起道场共修的功能是必须的。现在很多人都不来寺庙和道场修行,他们惧怕花钱,惧怕浪费时间,惧怕招惹是非,以为到寺庙有很多不同的眾生,有不同的交流,种种的是非人我的原因,所以他不敢来了。他不明白,我们能够修成功,就在於我们有团结的力量,一起来互动的,互相帮助,互相批评,而这个批评是爱语的批评。批评不是隨隨便便,並非要针对他,绝对没有专门针对他的意思。
继续下来讲的 “同事”就是帮助我们,隨顺著所度的人的脾气,来跟他做他喜欢的事,他喜欢唱歌,我们跟他唱歌。如果你唱的比他好,他佩服你,哇!你唱的很好!那个时候你就引导他,来!参加我们的梵唄班。你也喜欢唱歌,我也喜欢唱歌,我这样唱是从梵唄班学出来的。这个就是同事,明白吗?所以它的难度比较高,有一种摄受眾生的力量,而且要自己也有这种定力。如果我们的定力不足,那就不能去度人,就不能用“同事”这最后的方法。但可以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就暂时不要用了。我提醒大家「菩萨畏因,眾生畏果」。真的很厉害!为什么菩萨畏因啊?菩萨就怕他自己种下的因不好,但他不怕接受这个果报,因为他知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的道理。可是眾生凡夫就怕有果报。人们来寺庙干什么呢?大多数人是来求財的,求健康,求富贵。就好像现在要考试了,大家都在求,求自己的儿女考上高中、考上大学,是吧?中国最多。在美国我没有听到他们去求这个。学位是不是这样求来的?不能啊!平常都不努力,然后告诉佛菩萨,今天我要考试,请赐给我一百分。这怎么可以呢?那是无理由的,那是迷信!所以我们以后应该勤劳学习,不能到考试的时候才去求。高中生考试了,去寺庙求的特別多!今天是文殊师利菩萨成道日,今天大家求吧,求有文殊师利菩萨的智慧。可以吗?没有清净心,没有修戒定,怎样有慧呢?三学必定要有层次啊。戒定慧,最后才是慧啊!所以“同事” 有摄受眾生的力量,自己没有这能力,就不能够一起做了。
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还有后面四个字「救苦救难」。那就是同事了。大家有没有读过《普门品》?观音菩萨化三十二个应身来度眾生。你是小孩子,我就跟你是小孩子,一起玩。你不能跟小孩子一起趴在地下,是吧?但是观音菩萨化成小孩子就行了。你是恶贼,他也是恶贼,但是他与恶贼一起的时候,他説:放下屠刀吧!不要做恶了。观世音菩萨就做到了。观世音菩萨在普门品当中就示现隨类化身,跟大眾同修同学,自然就志同道合了,那么他就可以成就眾生走向菩提大道。
刚才我所说的就是用「四摄法」来成就眾生。当我们是梵唄班的同学,当我们有这个梵唄的能力去供养佛菩萨,「四摄法」发挥非常好的效力,来帮助我们自我庄严。而且能够达到同事这个能力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自他庄严。菩萨自他庄严在佛经里面告诉我们,一者福德,二者智慧,就是要有福德与智慧,能够具足此二种法,就是自他庄严。当我们用梵唄来供养佛菩萨的时候,我们要用布施,持戒,精进,这三个加起来就是福庄严。我们要忍辱,要禪定,要有智慧,这个就是智庄严。我们要常念三宝,三宝是佛、法、僧,这个就是智庄严。还有念戒,念施,念天,这个是福庄严。总括来讲福德庄严跟智慧庄严具足了,我们就可以很隨意隨缘来修功德。
我们不要小看梵唄的功能,梵唄班的同学必须要看重自己。並非看重了,以为没有自己就不行,不要这样想,而是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心。当执事人员,会长,或主持,或维那,分配工作的时候,我们都要用欢喜心去接受。今天分配我来敲鐺子,我来当悦眾,我都很高兴的答应说,好的!有的人就不愿意了,我敲档子好好的,为何分配我去打鉿子?我敲鉿子很好的,为什么今天让別人去敲呢?或者这么长的时间还没轮到我了?有没有这种事情发生?这个全都是要我们去学习的態度。明白自己对本份和道场间的重要性。换句话说,要看得起自己!不要小看自己,无论自己被分派任何岗位,我都觉得自己是可以配合的。虽然今天没有派到我上埸敲法器,我站在下面唱念也是一样的。因为上面的五个人,梵唄班中第一个当维那(大磬,引磬),第二个悦眾(木鱼),第三个鐺子,第四个鉿子,最后一个是敲鼓的。五个人要配合,这个法事才做得圆满才如法。人家听了舒服才自在,生起清净心了,烦恼都消除了。五个人其中一人,突然间喉咙,声音出了状况,那怎么办?其他四个人要帮忙,如果四个人赶不及帮忙,其他是梵唄班的人,站在下面也要帮忙,所以是不是自己也很重要?每一个人都应该注意这一点。
我从小有参加梵唄唱念的缘分,那个时候没有老师直接教我们的,都是自己学。而且我们都是站在旁边一边听,一边看。当师父把法器递过来说,你来敲!我们不敢拒绝的,真的!我们很笨!不懂拒绝。这样就上去!上去就懂了,那是证明什么?证明我们的师父了不起!他知道你行,不行的人他从来不叫上去。所以我们学会了有信心。我们以前学法器的时候,都是像古代学戏曲班一样,没有像你们这样拿法器来敲,他们都站在旁边看著老师做,然后自己琢磨。到时候要自己出场,自己就出场,我们都是这样学来的。所以非常用功,因为怕丟脸,师父叫你上场,你都不懂,敲错了,怎么办?所以我们都很用功。现在人不行了,还要跟师父讲条件呢!什么叫做法器呢?这个人不畏艰难,愿意被锻炼成才的,这个人称为法器。
在结束之前,我跟大家讲一个短故事。有一间寺庙,这个寺庙特別很多人去拜,香客很旺,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来参拜,佛坐在中间,大家都向佛跪拜,和尚就站在旁边敲磬,人来拜,就敲一下,你来拜,我也敲一下,为什么?因为世俗的人都喜欢,敲一下代表佛菩萨听到了,陈丽莹过来了,就敲一下,佛菩萨就知道陈丽莹来拜佛,保佑她,加持她,现在人认为这样。和尚一直敲一直敲,佛就坐在那边不动,微微笑,待你们拜。等到殿门关了,信眾都走了,这个大磬开口就说了: “真的不公平!”, 佛就问他:”为什么不公平啊?”,“你每一天高高在上坐在这里,每天人们向你献花供果,烧香奉茶,还向你礼拜。而每当有人拜你时,我就要捱打,头都被敲晕了,这太不公平了吧!” 佛安慰大磬说:“大磬呀!你也不必艳羡我,你可知道吗?当初我被工匠铸造时,一棒一棒的锤打,一刀一刀的雕琢,我歷经刀山烈火的痛楚,日夜忍耐如雨点落下的刀锤……千锤百炼才铸成佛的眼耳鼻身,现在才变成有这样庄严的相貌。我的苦难,你不曾忍受,我走过难忍能忍的苦行,才能坐在大殿里,接受香花供养和人类的礼拜!反观你,只要別人在你身上轻轻敲打一下,你就痛得不停喊叫!你可不能埋怨!他就打你一下,噹!这种声音你就受不了?那你怎样成为法器?所以你是大磬,我是佛。” 一个小故事给大家知道我们的作用与角色,我们是什么的层次,做什么事情,不要去要求,不要去埋怨。我们欢欢喜喜地做,令我们的心庄严起来。梵唄班的同学有特別的功能,多了一个就是培养福德比人家多,直接供养佛菩萨,不需要买什么,用自己的声音,用自性庄严供养佛菩萨。而且大家供养佛菩萨同时,也与他人一起供养。现在师父念 本师释迦牟尼佛,供养大家,大家一起隨我念,也供养师父,好不好?
我们的时间可能到了,本来还有讲菩萨需要具备哪些自利利他的条件,大家要不要继续听下去呢?(眾答请师父继续讲!)好!这是梵网经优婆塞菩萨戒品里面的一段,给大家讲如何自利利他。菩萨戒就是自利利他,庄严必须要行菩萨道,纔能够自他庄严。
当前社会势风日下的原因,人们对於身边的人事物无端起烦恼,怎样发生也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无明。若人处处醒觉,身处悪而不作悪,此人便能成就菩萨行,其原因有四:第一、清楚知道烦恼的危害;第二、能够不受烦恼影响、不隨烦恼而转;第三、能够忍受各种艰难困苦;这类人很少,你叫他念佛、打坐,他就不想了。你开个电视给他,卡拉OK唱佛教歌曲,他就点点头,可以坐久一奌。可是你叫他庄庄严严站在那里,他就不欢喜,很艰难。第四、对著一些恶劣的环境不会生出一个恐怖畏惧的心。现在波士顿建了一个赌场,这个就是建立一个恶劣的环境。有些人贪得无厌,不想做工,他希望一天很快便赚一个月的薪水,赌一赌,二三天就回来了,就是一个月的薪水了。这个就是害处啊!有了这个贪婪的原因被烦恼影响,使自己陷入痛苦。菩萨如果具足明白如此四点,痛苦烦恼面前就不会动摇,就不会受到一切痛苦烦恼影响。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訶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方能自利利他?”
“善男子,菩萨需要具备以下八点条件,方能自利利他,哪八点呢?第一、寿命长远;第二、容貌非常端庄;第三、身体强健有力;第四、出身尊贵;第五、財宝丰富;第六、身为男子;第七、能言善辩;第八、大众面前,没有畏惧胆怯。”
第一就是要我们的寿命长远。好啊!大家都喜欢吧?寿命长远才能自利利他。
第二个,容貌非常端庄,有庄严的相貌,外形气质也有摄服的力量。
第三个,身体健康,色身保持耐用方便弘法。
第四个,出生尊贵。尊贵都要修来的!以上统统都是要修来的。
第五个,財宝丰富。
第六,身为男子。你们是男眾应该感到很庆幸了,女人有八难是有道理的。
第七个,能言善辩。
第八,大眾面前没有畏惧,没有胆怯。
我们具有这八个条件,就可以自利利他。前提是要修行啊!怎么样可以寿命长远?(在埸有受五戒的人告诉我) 无畏布施,这个无畏在哪里?今天是闻思修讲座,不只是我开示,你们也要发表的。无畏布施在哪个地方?譬如,眾生为什么怕?牠知道將要死亡了,牠要被杀了,那个时候的牠怕不怕?牠真的很怕。杀猪咁声(广东话),意思就是猪被杀的时候,大声地呱呱叫。我在广州曾去过一个乡村,我跟信眾结法缘,他们家的隔壁就是屠宰房。每早上四点钟那些猪呱呱叫,很恐怖!那天我去,我就告诉信眾三点起来,一起来念佛,迴向给牠们。我们是没有办法去阻止牠们被杀,可是我们可以念佛回向。让牠从念佛声中往生,去投胎。被杀的眾生,以被杀的因缘,牠会马上转生。我们去念佛迴向给牠们,希望牠们快点转生去投胎了,不要再做猪了。但是也要视其业力的轻重。不要杀生才能够长寿!这位老人家刚才跟我说,苏老先生今年九十五岁了。大家看他像九十五吗?他像八十多,我两年之前来这里,他跟以前的差不多,还比以前年轻呢!不杀生,不杀害眾生。第一个不吃肉,第二个是慈悲。所以长寿是这样修来的。老和尚曾讲过,他的叔伯父都是在四十五岁便走的,轮到了他,他想他四十五岁也要走了,当时他生了一场病,可是没走。为什么?因为老和尚讲经啊!不杀生了,吃素了,把自己的命运从懺悔中转过来了,所以不杀生,心怀慈悲就得长寿。
接下来,怎么样可以容貌端庄?我们要生生世世布施眾生的衣服,佛前燃灯。为什么人们去寺庙燃灯啊?寺庙贪钱吗?不是!其实寺庙都给你们制造因缘,让你们燃灯供佛,最重要的原因使你修行。
第三、出生尊贵。怎么样能出生尊贵呢?破除骄慢。不要骄傲,不要有我慢,贡高我慢,要学低调、谦虚、好学,將来就出生尊贵了。
接下来就是身体健康。布施眾生的饮食,便会身强力壮,供斋结万眾缘。
再下来就是財宝无数。常常喜欢听经闻法,那么他生生世世就会財宝无数。他听经闻法了,懂得布施,能够捨得。没有听经闻法的人,全都不懂。有人説: “我辛劳赚来的钱为什么要供养你啊?” 他听经闻法之后,他才明白越捨就越得到的道理。这是我自己本身的经歷。多年来我自己算一算我的財富超过了我自己做工赚的钱。非偷非抢,没有不义之財,要用时自然就有,当时寺庙的当家师説: “你总是毫无吝嗇的布施別人,供养常住,而对自己就不在意。”我想把道场庄严,別人有就行了,因为我是不在意物质的人,从小就不喜欢穿美丽的衣服,或者装扮,过新年妈妈对我就头痛了,她老人家一定要孩子新年做新衣服,烫头髮,但我最害怕这两件事,老是躲开。最后没办法,还是要依顺她,老人家说新年没有穿新衣是不行的。听经闻法就知道布施,捨便得的道理,能够做出来,就知道有道理。
得获男人身。生生世世不要太过贪恋女身,把男女的爱欲戒除。男女之间传宗接代而已,可不能迷恋情慾之事。那些还没有结婚的人可能听不懂,因为这是业障。人们对孩子还没有结婚对象,或者结了婚,还没有孩子,很担心,化了很多钱来求子嗣。而我说不要求了,求来也没用!他就很奇怪,其实真的有道理,有了那才是你的,如果没有的话,最好就不要求,那是要债的,有缘分自然会来。那个缘分不是你的,求来的都是债。还是隨喜隨缘,也不要拒绝去墮胎,因为他明明来投做你的儿子,你杀了他也不是好事。
生生世世,自性持戒,能言善辩,都能说服人家。供养三宝,生生世世,在大眾面前无所畏惧。
我们祈求长寿,不杀生並要讚叹不杀生的功德。容貌端庄,相貌庄严,便要对其他的眾生都心生欢喜。出生尊贵,因为你对眾生都很恭敬。恭敬他人,他人恭敬你。祈求身强力壮,是因为我们可以继续持戒、诵经、参禪、和修道。求財宝是用来布施的,来调伏无量的眾生。求男子之身,自己能够常修佛法,不要去想淫欲的事情。能言善辩是为了让眾生接受佛法。譬如大家懂得讲经,便多了一个机会度有缘的眾生。现在大家有这个能力去唱梵唄,用敲法器来供养佛菩萨,供养眾生,也是为了能够度化眾生。为了庄严道场,便庄严自己,所以自己的角色及能力,意义非凡,重要!不能看轻自己。领导自己,培养他人,就应该奉献和用心付出。所以菩萨戒经告诉大家以这些条件来帮助我们,成就自他利益。
除此之外,过去对梵唄打法器的人不甚了解,误会他们是为了名闻利养,有不恭敬的態度的人,应该释然了。我们也希望自己有这种能力,来增长自己的福报和福德,庄严自己,將来也能够帮助道场弘扬佛法远大。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
上传下妙师父讲演
《梵唄胜乐成就自他庄严》
弟子潘宽愿,詹晓东恭录
时间: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十六
地奌: 纽约美东越绵寮念佛会
最新免费电子书 – 諦
下载:http://amtb-ma.org/store/p19/ebook
网站:http://amtb-ma.org/38651-23376-26360—35558.html
宏宗演教久住世,承传圣教续慧命
素食护生,弘扬戒法不遗余力,
净心念佛,安住洪名弥陀愿海。
迴向 宿现亲朋,一切有缘,灾障消除,福慧增长;
七眾同愿,同行同证,极乐真源,早圆佛道。
欢迎转发,法布施功德无量,请注明原创出处
请关注 click ⇧蓝字“行愿” 或 scan ⇓“二维码”
行愿网址:
http://www.amtb-ma.org
行愿学佛微信 WeChat ID :Amtb-Boston
妙相具律学净修QQ 群:192409762
联繫方式 email:
amtb.ma@gmail.com
a20101019@qq.com
amtb_ma@yahoo.com
发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