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攝律儀戒, 改往修來, 放下集, 覺有情篇

放下了, 慚愧增上心, 攝心為戒

wx_camera_1500227272257

          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同學早上好!本來我們會繼續念佛的,大家可能太累了,所以就坐下來聽着! 這裡同學很有福報,舉行了兩次的八關齋戒,同修們不知道是否有得到什麼的利益? 不過我知道大家非常的精進努力,我今天就大家一起學習放下是功夫這個主題。

 

          我們通常學佛就知道要修行,修行學佛就是修心。修心的前提當然是在居士們都非常的重要,因為沒有一個一出生就是出家的,都是從在家居士開始去修,尤其在家居士事業家庭繁雜的事情比較多,在這樣的狀況下,修方面可能比不上出家專修清淨。居士在家庭與事業上,是應該有一定的提升,確實要注重於配合,才能引發出離心。

 

          首先我們要很妥善的處理自己的信仰。這個信仰很重要,尤其現代年輕人都幾乎沒有信仰的。以前美國的教堂每個星期天,他們都穿着非常的整齊,年老到小都一起到教堂去祈禱,可是,現在只有老年人還保持這個美德,年輕人都睡在床上,不肯起來了。信仰不是屬於宗教,因為我們的精神確實需要信仰,如果沒有信仰的話我們的目標不會確定,當我們生起煩惱的時候,就沒有寄託,精神空虛,那我們就胡亂思想,就會做錯事。至於家庭社會上事業上的関繫,我們有了信仰之外,一切的関繫可以靠山,我們就能妥善去處理其他的関繫,我們不能使自己的信仰與家庭社會事業有衝突。如果我們的信仰,無論你是有宗教的信仰還是信仰一切的學説,凡是有跟這個社會家庭上有衝突的,那這個是迷信,不是一種信仰。如此這種修行就是不如法的。如果我們能夠妥善去處理的話,信仰跟家庭、社會跟自己的事業沒有矛盾,家庭很快樂都會接受自己的信仰,那麼在這個社會事業上也沒有什麼衝突。這樣的修行才是正法的如果我們處理的不好,強調了我們的信仰,我今天要做什麼家庭的都不能夠阻礙我,我要去教堂要去佛堂,家庭都要隨順,對家庭疏忽,照顧不好,那麼這樣的話就是不顧別人了,這樣不是自由信仰。那麼講到這個自由信仰,也要顧到別人的感受,才能是真正的自由。如果不顧別人的信仰不顧別人的感受那麼這個不是佛弟子所要學習的,這反而引起大家對佛教有所誤會和反感。所以我們必須要注意自己的情感,無論在家還是出家,當你想要宣揚自己的信仰弘法的時候,必須要注意這一點,因為自己注重自己的信仰注重自己生活感受,就把自己的情感提升了,那麼這個發展會影響到不顧別人的感受,就會引起在我們的信仰跟生活間不調節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譬如説在家庭,自己的信仰沒有真正用在生活上,那麼家庭的成員,丈夫、妻子、孩子都覺得自己怪怪的,甚至覺得我們沒有去照顧好家庭而去迷信。

 

          所以我們昨天受的八關齋戒不是必須在道場里受,但在家裡受的時候要符合條件不能令家人感到煩惱,有不好的反應。受八關齋戒的條件,第一個就是在三百里內有寺廟有地方有人給予機會給予場所給予時間,我們就要可以到那邊受,這比較如法。在梵經裡面講這個範圍擴大到一千里,如果在這個條件之下不允許我們去做的,那我們就可以去考慮在家裡受。其次在家裡受戒的條件就是要家庭的人同意,不能夠不跟他們講。今天就受戒了,表現怪異的,家問你什麼你都不答,然後又不給家看電視,又不可以在家裡吃葷,那麼家庭成員就生煩惱了。所以你必須跟他們説,我今天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什麼的戒法,然後好好的靜下來,自己去懺悔,觀察自己過去做了什麼過失,那麼家庭成員聽了就滿心歡喜,你要改就給你機會去改。面前要低頭,這樣才受家庭歡迎。你如果在家庭裡面很剛強,我是主,我是家庭主婦,我是一家之主,很多老人們過去喜歡命令,要求,總是要求,現代的人真的不喜歡不能夠接受老一輩的要求,我們必須注意跟家庭講清楚,我是要受八關齋戒,那麼今天我學習清凈,我要用這個功德迴向給家庭;我今天就請你們去吃飯,不要在家裡吃了,我出錢讓你們在外面吃,他們都會髙興;你們都出去玩吧!髙興一下,那麼就好了,大家明白了,就會遷就你。今天媽媽受八關齋戒,總之讓她清凈一下吧!這個房間就要讓出來給你受戒用對方住在孩子房間一個晚上,這樣的事必須要溝通好,家庭要有交流溝通,不能自出自入,我行我素,這樣會影響感情,慢慢就生了煩惱心。現在家庭離婚的效率很髙,這是因為不懂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関系。師父推薦大家重新把認識佛教去讀,因為認識佛教理論,才懂得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関繫,人與自然的関繫,人與天神的関繫,人與鬼神的関繫讓我們去注意,去修學,自然修行才會見效。

 

          那麼我們受八關齋戒,一天一夜自己清,不要講話 ,而師父的八關齋戒是讓戒子分三個階段來受持第一階段就好像你們這樣,很普通,給你功課,照着你們的程度,我們這個是最的,你們有沒有完成呢?三千佛號,一百拜都完成了嗎? 那是最容易的,波士頓的同學是三萬佛號,然後起碼要拜三百拜,加上還要自己做功課,譬如説他們要念無量壽經,還有地藏經,所以整天在精進的修行當中,沒有夾雜,沒有談天說地,沒有打電話,看電視,聽音樂,也不覺得肚子餓,也不覺得辛苦,很法喜充滿。所以他們都很自然,只要有時間就過來申請受八關齋戒。我們那邊八關齋戒是隨時隨地,不需要選時間的,只要自己那天有空,不上班,沒有什麼特別事,就可以去受八關齋戒了。

 

          我們的信仰要跟著生活上的條件,注意我們的修心的功夫。我們平常在信仰當中要讀戒要學戒,不能只顧着這個戒法跟戒相,比如我受五戒菩薩戒,講講而已,就把這個衣一搭,就是受菩薩戒,那有什麼用呢?我們要知道持戒的根本就是修心,我們今天修八關齋戒,持八關齋戒就是修心,大家等一下要報告啊!我們的心現在到那裡去了?昨天跟今天我們的心走到那裡去了,想的是什麼?我們曾經起過什麼念頭?是善呢還是惡這一方面也很重要。如果不想造業,我們就必須要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照顧自己的念頭,因為從這個念頭影響我們的身口兩業我們慢慢去提升,從善業提升到凈業,如果沒有善業怎麼提升凈業呢?你都不想念佛,那你就沒有善念了;你不願意去幫助別人,那你也沒有善業啊! 所以你根本提不起念佛的真正意念。所以我們在戒法當中,不能疏忽恭敬三寶,要自問能夠做了多少?修心跟修行都一樣的,就是把這個行動,從我們心裏面去改變,去做出來。

 

          多人不喜歡批評被人批評,可是我們要知道被人批評是有福啊!被人批評時,是很難過,可是這是一時的難過而已,因為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習氣,被人指出來了,很難過,所以佛就教我們去覺悟,不要給人家指出來,那你要覺悟的話必須要受戒守戒,因為戒才能夠真正去把我們自己心念從行動上去改過,去顯露出來,才真知道修行與修心之間,做出來時,它是善! 是惡! 還是凈 這個念頭包涵了什麼?念頭是為了自己呢? 還是為了別人,所以大家經過昨天受戒的一天,我們一定要照顧自己的念頭,自私自利念頭是為了自己就是惡,為了別人就是善,如果我們都是自私自利那麼我們這個就是造惡了。起心動念的時候就要觀照我們善的念頭在何方?因為造善與惡都是在造業,而念佛的人會注重去造凈業,什麼是凈呢?沒有善也沒有惡、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的覺知能力必須讓每一分秒都注意到,學佛是靠我們的覺知,沒有覺知的人,幾十年都沒用!

 

          譬如一句話,我們應不應該講,一個動作我們應不應該做,尤其高我慢這種心行,從小都有,很難發覺,每個人都有,當我們的思想行為錯誤了,這個言語跟着錯誤,我們覺知就要馬上去糾正,去調整,也是要自己下一番功夫的沒有下決心,那就不可能有改正的功夫。你先要下決心,把自己身段放下,尤其在一團體,每一個人的背景文化都不同,那我們要做一個執事人,做一個領眾必須先要謙卑,接受,不能夠以為是領眾就可以下命令,我們互相都要很客氣,口裡要說請你”! 不能直指着人家說,你到那邊去,那不行的。師父剛才也請你們果你們早就有覺知能力,師父根本就不需要請你了,你已經作不請友了。希望下一次看到你們有進步。

 

          大乘的持戒的精神在於增上懺悔,只有懺悔不夠,要增上懺悔,就是説不再看你的行為本身,而是你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的心態是不是有這個增上的心,當你犯了過失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對這個無上菩提的追求沒有退轉,沒有放棄? 很多人就是在這個時候便放棄了,算了吧!這個不如法,其實都是借口 ,為什麼?因為自己沒有增上的心,菩薩為什麼成菩薩,我們還是凡夫?因為菩薩能夠知道這些一切都是給自己考驗的,都是給自己增上緣的,心裏面除了感恩還是感恩!加上慚愧心,如果沒有人來障礙自己的話,那我們已經成佛了。佛還沒有成佛之前,還有被障礙對吧!所以這一輩我們是什麼東西呢?是臭皮囊個,沒有什麼值得驕傲。雖然自己有時候做的不夠好,但是要不斷的去發願,自己想現在暫時還沒有辦法像其它同學受五戒,我們可以受一戒,二戒,三戒四戒,分開受,現時不可能停止吃肉,但起碼可以就這個盜戒,受了它我就不會偷盜了! 邪淫妄語亦如是。常常講妄語,受了就不會講妄語了,這個就是增上緣。不是説我受不了我就不受,就是受不了才受。受了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來加持自己,這五位護法就把自己的戒體增上,就越來越少犯錯,不會造惡了那麼你造惡的機會減輕了,善業就提升了,福報就增加了。就好像一個,那兩邊善與惡,就看你自己怎麼去決定那邊輕和重就是不能受五戒也可以受一二戒,希望自己總有一天能夠解脫污染的因緣,不能受戒就是因為污染,有很壞的業報。若你的增上心沒有失掉,戒體就會隨之增上了,沒有放棄,自然就生起增上的菩提心,退轉,就很難把菩提心增上了。

 

          那麼第二個就要用慚愧心。如果沒有慚愧心,身口就常常造出很多的業,對自己的業都視而不見,沒有辦法去承認,心中當然就沒有慚愧心。可是很多居士對這個慚愧心懺悔也非常注重,不過他們用錯了心。懺就是我們知道錯了,悔就是改過,我們能夠改過了,我們就不要用自卑心來修行,自卑會使我們慢慢就變成消極了,比如常說:「什麼都算了吧!」「哎!這都是我的業障!」「 都是過去生中的,由它去吧!。。」那麼,凡對人造惡業,我們就覺得不需要提醒他哎!好了!我是欠她,當她來報吧!不是的,不能夠有這樣的想法。雖然人與人之間也有因緣,宿世的関係,可是也不能用這種想法,消極的意念來接受助長造業的人,其實這是躲避事實。如果這人真的常常打人,罵人,如果你想,我是欠他的,應該讓他打、讓他罵,如果此人成了習慣之後,將來發生更嚴重的傷害他人,被捕了,其實是你害

 

          大乘的持戒在於每一個持戒過程當中,一定要用這個增上心與慚愧心。慚愧心是一種調伏,調伏我們的習性,削減我們的造惡勢力。我們做善事很多時候有很多理由,說:「慢慢來!或者「做一點點好了! 反之,對於造惡就不是了,很大的動力去造惡,大家有沒有有看罵人的時候,慢吞吞的一句一個字一個字去罵,沒有的吧?很大聲的,往昔至今,從大至少的事情都可以翻出,這個是造惡的勢力。如果我們能夠用慚愧心,增上心的話,就可以惡勢削減了。增上心是一種生命的引導,永遠有這種目標來引導。譬如説今天有人受五戒,又知道自己過去五戒守持不清凈,真巧今天有受五戒這個因緣,便向師父申請再受五戒,那麼這個就是增益戒,增益就是增上心,就是不斷的求進步,因為不斷地求進步那你就會進步。如果沒有這種慚愧增上心呢?那就會退轉和了。

 

          的人問,我可不可以像三皈依一,常常戒?這要分開來說,不用常常去受三皈,除非每次新受戒,就從新受三皈,可不是故意去受三皈依。有人認為自己喜歡這位師父,名師名聲,做他的徒弟比較好;有的人選擇師父,或選擇道場去皈依。那是錯誤的觀念。為你皈依出家僧是你的師父,每一位師父都是你的師父,因為你是皈依三寶!不是這一個人,可是,他是代表佛來為你説法,接引你恩師,所以你必須恭敬,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有一次,一位出家人對我表示懷疑因為不認識的出家人,我都稱呼他們為師父,因為律宗的道場是這樣的,都師父。他問:「傳妙你怎麼拜這麼多師父?」我説:「不是我的心裏面你們都是我的師父,而且每一個人都有優點,我在人家身上學優點,他就是我的師父。」我們不會輕視每一個人,也會愛每一人,這種愛跟家庭的愛不同,這種愛是慈悲,這是學佛的慈悲,每一個眾生都是自己的子弟,都像自己一樣,自己想,也想眾生

 

          我們只要有這種兩種心,增上心和慚愧心來成就自己,這個叫做攝心為戒即是常常要用增上心,慚愧心,來攝心為戒。因為戒法是從你的戒體發出來的,這一個觀念很重要,觀念清晰,就有辦法去實行能幫助我們調伏生死業力。人們常常説我要念佛往生,為甚麼?往生去極樂世界享受! 那是世間法,真正念佛往生就要把生死了斷,才往生到那邊,然後成佛不是説到了極樂世界,像經來講,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對不對?好了,我太懶了,我在那邊就不用煮飯了,不是這樣的,這是隨順凡夫心!有時候講經也要用凡夫的心念給你的,你們才懂呢!果説到極樂世界不用吃東西,那你就不肯去了,就會想肚子餓會餓死。這樣才能夠令凡夫眾生接受。好了!我要去極樂世界了,因為那邊不用都有吃,其實到極樂世界就是一邊聽經聞法,一邊修行,促進成佛的時間周圍都沒有不善的緣,連不善的人都沒有,都是上上知識,他們都是諸大菩薩像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圍着自己。大勢至菩薩教你讀經,你讀就懂了,不現在一點點不來。為什麼稱這個世界叫極樂,就是這個意思。沒有一點想不起來,在娑婆世界的苦也想不起來了,因為大家已經極樂了,法喜充滿,每一天都讀經典,大家試試看吧! 年輕人要去上班,要去管孩子家庭,你們這幾個陪師父坐坐,一個月的時間試試,什麼都不管。孩子也不管,只是每天讀經典,看看一個月有什麼進步 ,你試試就知道了,非常非常的自在! 很自在,這是非常有樂趣的清閑,清凈的享受。這個就是心裡上進步,不會去攀緣夾雜了。所以我們要把這種觀念聽清楚,要調伏自己,在我們心中要有一種目標,這個目標是增上目標,然後就生一個慚愧心,才有這種調伏生死業力可能。

 

          我們能夠保守護清淨是不容易的,有時候也不一定很到位的,因為學了六年戒是不夠,學了六年還須要繼續學,因為它有非常細膩的戒相,這些繫到我們的心念,心念會轉,行動跟着心念轉,當時怎麼樣適當恰好的使用戒律,那是我們每一天要熏習不停的學習的地方。比丘尼六年,比丘學五年,還有很多要繼續增長學習。我們要生活上取得經驗,一邊一邊增上自己,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的心態。除了戒法戒相,戒還擁有很多不同層次。對於開遮持犯,我們必須要懂,什麼時候開,什麼時候是犯呢?應該開而不開,那就犯! 所以學戒要注意自己的心態。

 

          我們從實際的現實生活來看自己,學佛十年二十年其實沒有進步,因為沒有真正的信任三寶,只是注重個人的喜惡的慣性並沒有觀照自己的身口意所作的業。增上對我們非常有用,須要不停的增上自己,不停的用慚愧心,對處事待人接物會有更好的関係。不能總是看別人的過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過失。雖然師父也會提大家,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這句話是怎樣去理解?我們不能拿這句話説人家,六祖跟我們説這句話對我們自己說的,不是對別人說的,不是用這一句話來檢討人家,如果你是真修人,那就不要見世間過啊!檢討的是自己,我們要常常檢討自己,不要看人家,這個就是內修。縱然人家的缺點,我們取之為鑑。比如以他人偷盜的行為作借鏡,知道這就是偷的行為,過去也曾經做過,今後再不能有此念頭和舉止了。他人的優點我們要好好地去學習。

 

          內心的善根就越積累越多,有善根的人就可以突破自己內心的障礙,就可以過自己的関口。有一句話説,最大的敵人是誰?是自己啊!如果過不了自己這一関,那又怎麼樣可以真正去做到放下呢?放下! 放下! 一直叫你放下,你還是不放,因為你過不了自己這個関,尤其放不下名聞利養! 論那一個團體,如果沒有修六和敬就不成團體。六和敬是對治我們這種不誠敬、我見、我愛、我慢、我痴、懈怠的習氣我們要突破我們內心障礙建立這種善根。持戒是根本的,懂得持戒,所有的人都能夠從過失中解脫出來,就永遠清凈。如果解脫不了你就永遠跟著過失糾纏不清,每一天都犯過,包括了做出來,心裏面想也是一種過失。懷疑也是非常大的過失,而且它能障道,障礙自己的道業,那怎麼樣的對治懷疑呢?就要用信心,我們要相信,如果這人真的不可以信賴那個時候我們才去決定,我們不需要懷疑因為事實擺在眼前,我們就相信真的不好,不是懷疑他做不好。関鍵就在於四個字,上個星期師父贈給你們四個字記得嗎?在無量壽經裡面的四個字,精進求索是嗎?以後我們那邊同學把這一語音文字,就與你們分享。

 

          今天又贈給你們也是四個字:攝心為戒,就是我剛才講的自己調伏自己的心態,增長自己的善根。這個增上的心常常求進步,又有慚愧心,就是學習內修,以自己的過失去改,內心中要有正確的調伏力跟領導力,這個就是攝心為戒。戒不是在形式上搭一件幔衣或者説受五戒,菩薩戒就行,那是沒用的! 你要在行動上面或心態上面有變化、有進步。師父今天給你們四個字是什麼字啊?大家記住: 攝心為戒。好!我們就學習到這里,阿彌陀佛!

上傳下妙師父 講演

《放下了 慚愧增上心 攝心爲戒》

              — 弟子陳常慧恭錄

時間:二零壹七年七月二日              

地點:美國中佛州凈宗學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