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念佛開示, 放下集

放下了,誠則靈,念佛則成佛

IMG_5939

諸位大德, 諸位同學, 早上好!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共同來學習《放下是功夫》這個主題。

我們都知道,佛門有四大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四位菩薩都在娑婆世界,正在爲我們衆生弘法,利益衆生、教導衆生。

中國有四大名山:這四大名山是四大道場,就是供奉著這四位菩薩。有人在參訪四大名山時,都希望見到這四位菩薩。有的人看得到,有的人看不到。看得到的是有緣,沒有看到的是沒有緣。我們相信這個有緣與沒有緣看到菩薩都不是謠傳的,不是欺騙人的。因爲佛家是遵守五戒沒有妄語。所以,我們確實知道,有佛菩薩。甚至于有佛、有阿羅漢來到這個世界來幫助我們。

他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現身說法。現什麽身?就像觀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菩薩現什麽身來度什麽人,現什麽身不是他自己的意思。這位菩薩是沒有他自己的意思的。不像我們凡夫,我們都有自己的意思:我以爲、我認爲、我感覺。但是菩薩是完全沒有他自己的意思。完全是隨順衆生的心,就是說:衆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了。我們的心裏面想什麽,佛菩薩統統知道。如果我們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感應現前。我們一心專念觀世音菩薩!那觀世音菩薩就感應現前。 所以,只要我們心裏面常常想著無論是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阿彌陀佛,那佛菩薩就現前了!

一切法從心想生!諸佛菩薩是自心裏頭本來的德能!是不是我們去造一個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呢?不是!是我們本性具有的德能。 大家注意!這個是德能,不是相!若我們說:我從來沒有見過觀世音菩薩,我這個心裏怎麽可能有觀世音菩薩的相呢?不是這樣的。我們要知道,學佛要真正知道佛菩薩現身的意義。觀世音菩薩的表法是大慈大悲。所以我們自性的德能,就是大慈大悲的德能。那麽,地藏菩薩的表法是大願大力,所以我們自性裏面有大願大力。文殊師利菩薩的表法是大智慧,我們就知道我們本性裏面就有大智慧的德能。普賢菩薩的表法是大行,所以我們本性裏面就有大行的力量。

四位菩薩所具備的四項德能,在我們自性裏面統統具備。只是現在爲什麽不見呢?爲什麽要尋求呢?爲什麽要顯發出來呀!靠我們的加行來顯發出來。曾經告訴過大家,什麽是加行?就是加持自己能夠顯發自己的自性本能。怎麽樣去學奉行佛法的教誨。四位菩薩的德行,我們奉行菩薩的德行,這樣我們的自性裏頭本性的德能就會顯現出來。一切諸佛如來是一切自性裏頭圓滿所現的。不是在外頭去尋找,在外頭去感應的。所以,這個圓滿地現佛身、局部身、或者聲聞身、六道凡夫身,統統都是我們自性裏面的那種感應。

不是說:我們現在去求觀音菩薩,那我們現在就在外面去找,在菩陀山南海觀音,梵音洞去找觀音菩薩。當時爲什麽有人看到觀音菩薩而妳看不到呢?就因爲妳心裏面的自性沒有觀音菩薩的這個大慈大悲。妳的大慈大悲不具足呀!所以觀世音菩薩沒有顯現出來,這是真的。可是,妳沒有顯現出來那也不代表妳沒有大慈大悲。因爲大慈大悲是本性有的,妳自性裏面本有的,只是現在沒有緣。因爲妳的心當時就沒有顯示大慈大悲,妳只顯現去尋找觀世音菩薩。其實妳在尋找觀世音菩薩的時候,自問有沒有貪心呀?妳的貪心是怎樣的?我是在貪佛法,那把我們大慈大悲就忘記了。所以這個現身就不要執著、太過去分別。像虛雲老和尚在47歲時,從菩陀山發心三步一拜,一直朝拜到五台山。從菩陀山到五台山有很長的路拜文殊師利菩薩。爲什麽呢?因爲他要把這個功德回向給他自己的母親。他的母親過世了,所以他要回向母親,讓她能夠超脫輪回。三步一拜,從南菩陀一直朝拜到五台山, 足足拜了三年。我們拜了一陣子就滿頭大汗,就非常辛苦了。可是虛雲老和尚在47歲那年,拜了三年。那路上有兩次生病,嚴重的生病。都在荒野的路上,附近沒有人家,這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就現身來照顧他了。文殊師利菩薩那時現什麽身呀?現一個乞丐身,用乞丐的身份來照顧他半個月,照顧他病好了,這個乞丐就走了。第二次生病,他又遇到另外一個乞丐,一看,這不是上一次那個乞丐嗎?這麽巧呀!這個乞丐就說:“妳又生病了,這麽巧呢!又來照顧妳啦!”

所以又跟著他又照顧了他半個月,病好了才去朝拜五台山成功了。那時候才知道,這個乞丐不是凡夫呀!就是文珠師利菩薩來的。

很多這種事例典故。我們也聽說觀世音菩薩來感化很多不孝的兒子,下面來講一個富商的故事。

有一位很有錢的人,他帶著兒子去菩陀山去朝拜,朝拜時爲了顯示他有錢,他就買了一個大的蠟燭,就把這個大蠟燭帶到了菩陀山。他認爲自己很虔誠,這個大蠟燭從來沒有人買過。他就把大蠟燭交給廟祝,讓他在這個佛台上面點起來。這個廟祝跟他把蠟燭點起來之後,當然,菩陀山有很多信衆去的,他們也買了許多香、蠟燭來供奉觀世音菩薩。這個廟祝當然因爲妳點這個大蠟燭占了空間很多,其它的人來了就沒有辦法點了,所以,這個廟祝等把大蠟燭點燃之後,就把這個大蠟燭拿下來,把這個空間讓給人家了。這個富商就沒看到自己的蠟燭擺到哪裏了,就心裏不很愉快!就認爲我這個大蠟燭點了一點點時間妳就把它拿下來了,這種情況大家有沒有呀?!很通常呀!

我買的水果我擺上去一下子怎麽就跟我拿走了?拿去不知拿到什麽地方了?就懷疑起來了。我佛菩薩還沒有看到呢?佛菩薩前面水果太多了,一擺上去妳就拿走了,佛菩薩就來不及吃了。

這是你們的認爲呀!其實佛菩薩有沒有想吃這個水果呀?沒有!如果想吃你這個水果就是貪心了。所以,一切供奉佛菩薩的東西都是我們的虔誠心、恭敬心的表法。

這個富商就因爲這樣就氣起來了,就不再往上去拜觀音菩薩了,他沒有心情再去拜呀!走了。誰知道他的兒子突然就得病了,得一場大病,而且沒得救。就在回家的路上兒子死了。這讓他更加傷心。沒辦法,買了一個棺材把兒子放進去,准備把兒子帶回家。心想,早知道這樣就不來了。就好像你們這樣,早知道這麽辛苦,這麽難過就不干了。

富商快走到家時,遠遠就看見妻子在家門口等著了,他還來不及告訴妻子,而妻子就大聲說:“你怎麽搞的!把孩子丟在路上失掉了。”富商吃了一驚!“你看!你帶兒子出去卻不帶兒子回來。” 富商聽了這話心想:“是啊!我帶了兒子出去卻讓兒子死掉了。”這時,他們屋子裏跳出一個人,就是他的兒子。他很奇怪?“你怎麽會在這裏呀!”妻子又說了“不是嗎?你在路上不去照顧他,讓一個老婆婆把他帶回來了。”他就奇怪了,他馬上去把棺材打開一看,棺材裏放著一對蠟燭,就是他去菩陀山供奉觀音菩薩時買的那對蠟燭呀!這時,他仆通一下跪在地上,就向觀世音菩薩忏悔了!當然他知道自己當時是用什麽心把這對蠟燭去供養,而發的是什麽心?發了一個怨恨的心,發了一個貪心、嗔恨埋怨的心。所以,觀音菩薩就把這對蠟燭還給他,然後把他的兒子帶回來。這時他才知道,這就是觀世音菩薩顯靈了,來度他了。

所以說,佛法裏有一句老話:誠則靈!真誠到了極處,跟佛菩薩就有感應了。像我!我希望大家在這個周末,好好的學習,好好的受戒、念佛。我也沒有抱著一個真正能夠實現的願望。願望是有,但不是靠我一個人呀!要靠大家發心呀!像昨天大家就很發心受五戒,我很高興!

有人常常問我:“師父辛苦嗎?師父累嗎?“ 我可以告訴妳們:“師父不辛苦,也不累。“ 我累就不會來這個世間了。來這個世界就是准備要累的,准備要辛苦的。但是,這個辛苦累是值得的,有代價的。有代價就是能夠了脫我們的業障,能夠出離三界,解脫生死。這個就是值得了,只能夠有這樣我們就是值得。我們跟佛菩薩常常有感通就是靠真誠心!真誠到極處。我們現在跟佛菩薩爲什麽沒有感通呢?就是不誠。

大家來看看!這一個匾就是老和尚特別寫的墨寶,送給美國行願淨宗學會的學員。當時老和尚是83歲,他寫了:『竭誠念佛』四個字。當時我很感動,我知道,老和尚知道我們的同學很誠意、很真誠。可是,沒有到了極處。「誠」的標准是什麽?一念不生叫做誠呀!你還有一個念頭想到自己了,那你不誠。你念佛的時候帶著一種妄想:我求我自己怎麽好,我求我的家庭怎麽樣怎麽樣!那這個就是不誠。因爲你有念頭。所以,『竭誠念佛』這四個字,就是把我們凡夫的心轉成聖賢的心,聖賢有沒有自己呀?聖賢是沒有自己。我們統統有自己,我們身體病了,我們要吃藥,我們要睡覺,我們要休息。這個都是爲了自己。我們肚子餓了,我們想吃了,我們想買這個東西,想使我們的身體更好。買一些漂亮衣服都是爲了自己。我們想想櫃子裏有多少的衣服是穿不完,冰箱裏有多少的食物吃不完。社會上還有很多人沒有吃、沒有穿。那我們還是一件件在買,到處在浪費食物。這一種就是我們的凡夫心。

我們這樣的念佛,縱然念十萬句、二十萬句都沒有感應的。所以,我們念佛要用心念,而這個心有誠。由有心念念到無心念,無心就是沒有雜念,無妄想、無分別。那個時候就是真心。怎麽做到呢?就是我們利用加行的功夫,不間斷的,無論坐念還是散念,都是不離“阿彌陀佛”。不要談閑話這麽多。打妄想的人,就會閑話很多。因爲打妄想,所以想把自己的妄想當成自己的意願,自己的事統統想講給人家聽。你想講給人家聽的心,那個就是雜心。

我們雖然念佛,也是用妄心念佛。但是念到最後變成真心念佛,以真心虔誠心念佛,這個感應就現前。一定要把妄念放下,不要把妄念雜念都放在心上,心上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念、一直念,念到我們心清淨,念到我們心平等。處處覺悟自己,不是覺悟人家!我們看到人家,我們要覺悟自己。 這個清淨平等覺就是我們的真心。用這個方法來念佛,用這個方法來修清淨心,用這個方法達成念佛功夫成片,達到一心不亂,這就是菩薩的境界。到這個境界就到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才叫做覺!那個才是真佛!不是現在每個人都說:我是真佛,我是活佛!其實統統是假佛。哪有那麽多真佛,哪有那麽多活佛!我們的凡夫心還存在的一天,哪會有這麽多的活佛、這麽多真佛呀?我們大家要注意修行,注意自己的行爲和信念,真正地把這個執著妄想放下,不要再分別了,竭誠念佛才是我們今天要做的事。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