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大德,諸位同學,早上好!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放下是功夫》這個主題。
佛經講得很清楚,一切法從心想生。從心想生是沒有空間,就是沒有遠跟近的空間,沒有時間,沒有先與後的時間。這個時候,我們的念力就超越時空了,無論多遠,我們統統都可以達到。法有色法與心法,如果能夠在這個時空裡面超越,從色法來講,就不會再執著和分別。以心法來講,就絕對超越時空,沒有妄想了,就是超越時空,不可思議。
如果我們念佛的人,把我們的心想生能夠控制下來,我們常常懷念的,意念的都是佛性。換句話說,把慈悲、平等種種的自性,在我們身上都能夠顯發出來。所以,當我們做事的時候,落實了清凈平等的證悟,自然是智慧的顯發。我們知道修福是很重要,有福德才能夠有很殊勝的環境和凈緣。其中,你能夠得到長壽健康。長壽是一種福,有福的壽命就長了。有這個福就能幫助我們修六波羅蜜,包括了智慧。所以,你能夠把六波羅蜜修成了,那是對治愚痴了。因為,智慧是對著愚痴的,智慧不開,那就是愚痴了。有福德且有智慧了,才是真正去享受壽命。不然,有福也有命,可是躺在醫院裡,這樣不算是真有壽命。你有壽命,在這個世界上糊糊塗塗的在造業,那你也不算是有福報。你有壽命了,那你不懂得去增加智慧,只能夠像一頭豬,像一條狗在享自己過去生的福,因為他有個好主人、好生活,可是沒有智慧,便淪落做畜生了。這些我們都知道的,可是知道了又怎麼樣呢?知道了,很多人都明白,可是又做不來,福德不能修,智慧不能長,這個就是我們要學習要自我反省的地方。
在世界上要稱心如意的話,就要知道要滿足。滿足當下所擁有,就是稱心如意,若不滿足,就覺得事事都不如意,人人都來針對我們了,事情的不順利,都是我們的心想生感應出來的。所以,我們如果能夠知足,一切都是美好。所謂美好即莊嚴,我們能夠修清凈平等覺,能夠修無量壽的莊嚴,這個時候,我們就在西方極樂世界了。現在,還沒有去,這是我們還沒有達到,沒有修清凈平等覺,沒有得到無量壽莊嚴。這些都是要從我們嚴重的貪嗔痴三業來下手。從慾望裡面,我們最嚴重的就是情執,我們很固執地對這個人、對這種事、對這種物質都產生有情執的思想,認為這是我的,我所有的,執著這個我,加上嚴重的情執,變成你的、你所有的,他的、他所有的,統統把他放在自己一個人身上。那就很苦惱,也是非常難斷的一個煩惱障。
第二,就是嗔恚。為什麼會有嗔恚心呢?大致上都從傲慢而起,嫉妒,心量小,不能體諒包容人家,沒有把角度對換一下,處處形成自私自利,這種就引起自己嗔恚。稍微一些對自已不利的,就起了無名的嗔恚了。一句話,不順自己意,我們就動肝火,我們把一切功德在刹那間都消光。最嚴重的還有一個就是愚痴。愚痴是從哪裡來呢?就是不相信別人,沒有老實去聽,去接受。這些人都有愚痴的成份。我們修行,就是看我們有沒有這種接受的本能,有沒有接受的智慧。有智慧的人會很快去接受。接受就包括是否能夠吸收、能夠受用,這個就是智慧的性能。當然,還沒有得到大徹大悟的智慧,還沒有像佛陀的那種圓滿智慧。可是,我們還能夠培養在自性裡面慢慢顯發的小智慧。這個小智慧,就是讓自己能夠吸收佛陀的教誨,能夠以古德聖賢的教誨受用了。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去修改自己。把以前的想錯、做錯、講錯的事情觀念統統都能夠改正,這樣是可以幫助自己,就不再懷疑別人的好意了,這個就是斷除我們的這個根本煩惱。這樣的話,我們從修行修清凈平等覺,去證悟般若智慧的。
我們知道佛是能夠加持我們,但是,我們必定要相信佛。我們必要相信,我們這一生壽命短,我們如果造業的話,就會有下一生、下一世。在這個無量劫來,不知輪迴了多少次。這一生知道這個法門了,知道極樂世界了。我們有智慧的人,就知道極樂世界不能不去,不能不修這個法門,不能不跟著這個方向來走。這個方法是最普通、最方面、最容易、最安穩的一個,因為我們不是上上根的人。我們依照這個方法是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我們發心迴向,修清凈平等覺,我們行六波羅蜜,我們要堅信地顯發出佛性。我們要修到極樂世界去,因為在娑婆世界是非常的夾雜、污濁,我們很怕我們不能堅持下去,就會又再起執著、分別的妄念、起心動念,就令我們的凡夫心又墮落了,很不自在。
我們首先就要有依靠,依靠誰呀?依靠三寶。依靠三寶來回頭,依靠三寶來覺悟,依靠三寶來把迷惑顛倒成為自性覺,不再沉迷了;不再邪見邪知了;也不再污染了,這些都是要我們來依靠的。這種依靠就是佛弟子的第一步修行,所謂三皈依。因為皈是回頭,依就是依靠。從迷惑顛倒回頭,依靠佛陀的大智大慧。我們以三寶來做為依靠,三寶另外的有理體三寶,常住三寶,一體三寶,其實都是統一的。換句話說,我們依靠我們的自信心,具足了這個福德智慧,不再迷了,那就是自性覺。不再邪見了,就是自性正。不再染污了,就是自性凈。覺、正、凈是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才能夠去做到這一奌。肯定自己是一個好人,肯定自己可以改過,肯定自己不是一個迷惑的人,肯定自己要走好路,要有一個好的將來,那我們就皈依三寶。因為皈依佛,就是自性覺,從而就能夠得到智慧,得到清凈無染。那麼我們靠這些經典來修行、依靠。佛陀的教法和古德聖賢的教理都展開在經典裡面。佛怎麼樣教我們,我們就怎麼樣去做,我們一定把佛陀的教誨,古德聖賢的法句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個就是自性法,也就是自性僧。我們看到出家人要恭敬,對長輩要恭敬,對自己的朋友要恭敬。他們不修行,他們所有的形象只是給我們一個觀照,他們的一切與我們沒相干。我們要照顧我們的心,我們的心要修清凈平等,那這樣就是六根清凈,一塵不染。我們要學就是遠離一切染污,要做一個身心清凈的佛弟子。這個就是自性僧,也就是自心凈。
我們不要忘記三寶經常來提醒我們,使我們覺悟。普賢十大願裡面,第一個就是禮敬諸佛。每天早晨早課都要念十大願王,為什麼?就是來提醒我們,我們有沒有輕慢、傲慢對別人。這個包括了十方三世一切的諸佛菩薩,一切眾生。我們要禮敬一切的眾生,禮敬諸佛。我們到佛堂來,在大殿表示恭敬,離開大殿了,一切的態度都變了,那就是沒有禮敬諸佛的這個行為了。我們要知道一切眾生將來都會成佛。既然我們在心中能禮敬佛菩薩,那我們也要把眾生當成佛菩薩來禮敬。我們不能因為他是用凡夫的心來做事,我們就輕慢他。個人造的業,個人有因有果,不需要我們擔心。只是我們必須要照顧自己,常用清凈心來觀照自已。我們很自然去接受正能量的事,我們也很自然去警覺負能量的事。所以,我們在這方面要做到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這些都是幫助我們提升!
廣修供養就是布施,沒有輕慢的心,沒有計較的心,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要做到的。對佛、菩薩、經典、出家人,我們都要做到廣修供養。而且對自己常常要起慚愧心來懺悔。尤其受了戒,以戒為師,要應用戒律來克服自己的無名煩惱。 這些都是皈依三寶的好處,因為皈依了,我們就有護法菩薩,有依靠了,跟以前就不同了,身心都會慢慢健康起來了。這個是不可思議的事,相不相信由你。那我自己是一個例子。因為我從小就是病,我十一歲皈依後,病就慢慢好起來了。可是,出家之後,病又來了,這不重要。我們為眾生服務時,在講經的時候,這個心在眾生上面,就由他們來跟你分擔了。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念都為了眾生了,病就遠離你了,心還有自私自利,病就隨著你了。
當我們依靠三寶之後,皈依覺、正、淨,三寶就具足了。皈依了之後,就要做早晚課來提醒自己。三皈依不只是在佛前做的儀式,拿了皈依證,以為這是三皈依了。三皈依是三條戒。我們要克服自己不再迷惑,我們克服自己不再顛倒,我們克服自己不再污染,這是三條戒。我們念三皈依,就是常常念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到覺、正、凈,念念不離佛陀,最高的指導,把最好的教誨記在心裏面,這些都是皈依三寶的利益,我們能夠依靠三寶是一件好事,這個是修行、修心的開始。
業力是非常的可怕的事,當我們發心要修行的時候,往往我們的業力就現前。很多朋友、同學告訴我,他剛要發菩提心,要修行了,或者是弘法,這些逆緣業力就現前,來障礙他,這些確實都是真的。老和尚講經時候,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屬於朱鏡宙老居士的。在民國的初年,有個財主,他是住在上海的租界里,這個財主也是個一個官,他有四個姨太太,加上自己的原配夫人有五個太太。當清朝完了,他就在上海的租界裡面做慈善事業,大家都稱他是善人,做善事的善人。可是過幾年他就往生了。他的四姨太太很想念他,就看有沒有辦法請他回來,因為她知道,有些人可以通靈的人附身。正好有位法國人他是通靈的,能把過去往生的人找回來,與家親眷屬談話,也是我們現在講附在人身去說話,那個通靈的人收費很高,四姨太太很有錢就請了這個法國人,通靈找她的丈夫,說:「你是不是真的會通靈呀!可是,我付了錢給你,三天了,都沒有消息,你是不是在騙我?」這個法國人說:「我不是在騙你,我到處找你的老公,但找不到呀!」 如果你有其他的親戚朋友往生了,我可以跟你找,我不騙你。」正好她們家的大兒子也是往生不久,所以她的大兒媳就說:「好了,那你就幫我去找我的先生吧!」不到幾個小時就找到他了,一點不錯,這個聲音就是大兒子,也講出他生前生後的事,這確實就是他的大兒子了。他們就問:「你有沒有見到你的父親在下面呀?」大兒子就說:「父親墮地獄了。」家人很吃驚?這個財主一生是修善,行善積德呀!又天天拜佛念經,怎麼會墮地獄呢? 這個大兒子說:「因為父親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北方災難,朝庭命父親去賑災,可是父親把賑災的錢挪用了一大部分,所以,這個賑災的錢不夠分給災民,災民得不到這個賑災款就死了很多,因此,他就犯了這個錯誤,所以就墮地獄。」 這個四姨太就去找這個財主的朋友,查問有沒有這種事情,是不是他做欽差大臣的時候,就吞了這批賑災的款。後來知道他真的吞了這批款。可是,他吞了這批款之後,他心裏有愧,覺得不好受,就把自己吞沒的錢拿去做好事,修橋、鋪路、天天拜佛、誦經。可是,還是抵不過自己所造的罪過,死的人太多了,還是要墮地獄。
這個法國人能夠找到餓鬼道的,地獄道他沒有辦法進去。我們也知道,地藏經講,兩種人可以到地獄,一是菩薩,能夠到地獄去度眾生。另一種,就是有罪業的人可以到地獄。所以,這個業因果報是真實的,沒有虛妄的。也就是說,我們心想生,我們心做了就是一定有因果。不是說我們不想地獄就是沒有地獄。你不想地獄,但是你造的是地獄罪,你造的是地獄業。我們懂得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就要好好地照顧我們的起心動念。照顧我們的一舉一動,要約束我們的起心動念與行為。不要以為自己沒有惡念就沒有罪,雖然沒有惡念,可是我們還是在造惡事,有惡的行為。
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讀經念佛了,以為自己是一個好人,可是在另一個方面,在家庭,在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大大地在造惡。對父母師長不恭,對出家人不敬,對朋友欺騙,夫妻之間不忠不義等等。這些都令我們結罪犯戒。戒裡面有性戒,也有遮戒。有性罪,也有戒罪。縱然能夠懺悔,只是把這個戒罪懺了,可是這個性罪還是有的。這一方面,我們大家都要曉得,業力是實在是很可怕,令我們不能夠去接受善知識的指導,這些都是很不透徹,令到我們心裏面的這個煩惱就生起來了,那就造罪了。今天就學習到此,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