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答疑解惑, 自覺自度, 覺有情篇

心願有不可思議的動力

2023-11-19 共修於上海

上海的詹同學聽了韋陀菩薩護寺安僧的故事,表示敬佩道:「韋陀菩薩是實實在在的護持那些真正的修行人。」

師曰:「是的,菩薩很有智慧!」

詹同學感嘆説:「真想學祂,但又怕是否能幫到祂?」

師曰:「你有這個心願,菩薩已經知道了!今天你們能夠聚會上海參加學習分享,可以說是韋陀菩薩已經有了答案:’能’!那是對你們的一種鼓勵,鼓勵不衹是你一個人,是鼓勵大家。冥冥中讓萌同學的手指尋找到這個地方。菩薩知道我們到上海學習的目的,正需要什麼的道場來共修,所以就把你們指引到此地,你們想離開嗎?當然不可以了!留下來吧!休想走啊!」

師父繼續說:「你們對剛才的表現要生慚愧心,以後不能在餐廳裏面對老闆或員工前,嫌定的價格過貴,如果覺得不合理的話,應該婉轉說我們下次過來嘗試就好了。」

師接著說:「這真是一個好好的學習機緣,沒有菩薩的指引,我們不認識自己究竟錯在哪裡?懺悔三部曲,第一個是認識自己的錯在哪裡,第二個是去承認才行。若你知錯了但不去承認,就是還沒有生慚愧心。慚愧心跟求懺悔是兩件事,慚愧心生了,才能夠懺悔。很多人把懺悔當作一種很消極沒有面子的事,不是的!人懺悔後,會覺得自己又重見光明,因為你很勇敢!

今早在真如寺長廊上的一付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經偈:

勇猛精進,志願無雜,深心堅固,恒不退轉,具勝希望,如救頭燃。

第一句就是勇猛精進,鼓勵我們對所有事情要勇猛精進,才能夠衝破自己是敵人的這一關,先要打勝過自己,因為自以為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先來控制了我們,所以正知、正行、八正道是我們必定要學的項目。懺悔也要勇猛精進,而且必須要利用在平常生活中。

這個念是正念,這是正思維嗎?要問自己內心,不去看別人,看別人沒用的;看別人只能增加了我慢,就不能接受了,逐漸變得越來越貢高我慢。其實很簡單,凡是遇到任何事情,好的向自己探究,不好的也向自己探究,先從自己身上找出原因,然後才向別人看看是否有什麼改變,換了一個角度去體會,換句話說,從包容、體諒的愛心為出發點。

我們再下來說「發願」。潘同學說觀音菩薩有十二大願,普賢菩薩十大願,藥師佛十二大願,每一尊菩薩都有願。

對!每一個眾生都有願,不只是菩薩有願,有的願大、願小、願輕、願重。連一隻動物其實也有願,很可惜,它不能向我們講出來。我們過去生、或者過去劫的也發過願,就是不知道自己曾經發過怎樣的願。韋陀菩薩是怎樣發願的?「你們修行成道,弘揚佛法,我給你們做護法,待你們全部成佛了,我最後一個成佛!」這個心願很廣大!後來千子都成佛了,成為賢劫千佛,就是現在千佛。韋陀菩薩成了最後一尊佛,名字叫樓至佛。這個大願就使韋陀菩薩成為佛教護法神的代表。所以聽聞拜三千佛懺,人家做水陸或者放諂口、放蒙山,千萬不要毀謗,確實是要慎犯口業!說了不宜的話,就種下了因果! 

修行人或多或少都有障難。是的,你想修行,馬上那個障就出來了。未入聖流之前,不能應付魔事,我們還沒有智慧、沒有能力;又因為過去業力緣故,遭遇貧窮、疾病,諸多不順。我們一切的不順,都是因為我們過去造的業。這時韋陀菩薩便會出現,護持四眾弟子修行。若能禮拜、供養韋陀菩薩,一瞻一禮,都將得菩薩的加持。今天我們拜訪寺廟,禮拜了多少尊韋陀菩薩?

首先靠一位同學的提問’三洲感應’,就把韋陀菩薩護法的心願成我們學習的主題。居士本來就是要當護法,至今還沒有效力,為什麼?就欠了這顆心願,不能堅持或者有障礙。今天主題內容便給你們解決了疑惑,後面我們提到的’八難’,如何減少生活上的障礙和苦惱,讓修行人有一個安定的環境,正是護法菩薩要做的事,現在你們知道韋陀菩薩有什麼任務?護寺安僧。

什麼是八難?第一個難,地獄。在地獄內沒有機會、辦法接受佛法。第二是餓鬼。第三是畜生。第四是北俱蘆洲。人生在北俱蘆洲有福報,壽命很長,有千歲的,沒有生病的,也不會短命;物質豐富,每天都過得很滋潤,沒有出離心,不能聞佛說法修行,由於太會享福了,故不能接受佛法,如同生在邊地。什麼叫邊地?邊地是沒有佛法的地方稱邊地,就是北俱蘆洲那種。第五是四空天,修四空天是四禪天,怎麼會還是八難呢?他因為在長壽天心思不動,不可能聞法修行,這就是長壽天的難。它屬於四禪的無想天,壽命很長,五百劫,不能聞佛說法。由於長壽且安穩享樂,沒有佛菩薩弘法,即使佛在人間說法的時候,他曾下來聽法,也很快就忘記,因為過於太多享樂而忘記。升到四禪天那邊都不是容易的。很多宗教最終的路,就是升到天堂,即最高的四禪天。可是四禪天最後也被一把火消滅,全部沒有了,這是最後的結果。佛不勸說眾人上天,那屬於外道,是八難之一。​

第六難,盲聾暗啞。盲人難閲經,聾人難聽經,有疑問也不能問,這些都是修學佛法的障礙,我們現在是不是有處於這個狀態?我們好像是能夠看見的,我們的耳朵也聽見,可是,是不是真的是實在聽得見?看得見?自己反問自己一下,我們是不是瞎了眼睛?沒有瞎,但是看不見,有時候看見的不是我們真正看見的東西。因為心眼太窄了,太過短了,心眼太過不夠寬了,東西都看不清了。我們是否耳聾了?你點頭,請告訴我,我們聾在哪裡?哪一個方面聾了?」

同學們不約而同說:「忠言逆耳!」

師曰:「是的,這時候就聾了,聽不到、聽不進去。 那什麼時候我們又變成啞了?」

潘同學說:「不懂還不肯問;不懂,講不出來。」

師曰:「因為接受力不夠,消化能力不夠強;不能夠消化了成自己的東西,就講不出來。 很多人認為怕不敢講!說不來!這樣下一步的行動就沒有了。」

董同學表示沒消化過,或見聞的東西就不能儲存下來。不是自己的東西,講不出來。不專心,不集中精力經常去修心練習、缺少了聞思修。

師曰:「聽了很熟耳,但總是講不出來。比如說閱讀方面,我們缺乏歷事練心的體驗,顯然我們尚要加強聞思修這方面的能力。在生活中不能忽視一些小的事情,多加留意、提升注意力。」

董同學說:「對!言語繃直,未消化整句話的含義,便下定論;衹靠書本上的知識,而不是自己悟出來的東西,經常說出毫無建設性的閒話。」

 師曰:「修行都有一個過程。我們要學這邊的志工,他一邊學讀出來,一邊將感情投入工作裏面,讓客人感受到慈善的力量,正如他的初心是始終如一。他經過每天跟客人介紹菜譜,菜單呈現的內涵。如何製作豆腐的技巧,每一天重複着介紹法語,總有一天,他真的會做到這裏面寫的事。他敢於嘗試,我們很讚歎他!他能夠踏出一步去嘗試,勇猛精進需要勇氣。有勇氣就不怕出錯,出錯才能夠以後避免不出錯。

第七難,世智辯聰。太多了!尤其學佛之後更加嚴重。六根具足,智商似乎很高,反應很敏捷,邏輯思維也很發達,能言善辯,這都是屬於世間的知識技能的範疇。邏輯思維過強,分別心態重,所以他對出世間的佛法往往沒有感覺,懷疑心很重。

我們在六煩惱之中,六煩惱有什麼?貪、瞋、痴、慢、疑、惡見。疑也是一種煩惱,而且障礙很大,比如有些人要了解皈依才去皈依,為什麼要皈依?」

潘同學:「他不相信佛法,要了解什麼是皈依之後,他才會生起信心。」

師曰:「他沒有去接受,疑就是他的一個難,一個障礙,就是他有這種障礙,所以他常問’爲什麽’?從你們的表情,我知道會有人這樣想,又起了另一個疑問,就是:然而不問清楚皈依是什麼回事,盲從去做,這算是很不明智嗎?現在有受過教育的大多數人都會這樣想。那是一種障礙,根源在哪裡?因為他的疑難,正願發不出來。知識份子受科學教育影響,越難具備對宗教有信仰,越不會修行,自以為聰明智慧,自以為佛菩薩不如他,不能接受佛法,這是世智辯聰難。當今有宗教信仰是人們非常重要的精神伴侶。」

歐同學說:「現在的教育,大多數人都會這麼想。沒有善根,善根薄弱。他覺得為什麼要相信佛?現在的教育都沒有涉及到佛法,信佛有什麼好?他不知道佛法是寶。」

師曰:「這就是一種障礙,善根沒有了。所以根源在哪裡?在’疑’。因為他疑!所以他沒把正念發出來!沒辦法!好,我們繼續看,那知識份子受科學教育影響,越難具備對宗教有信仰,越不會修行,自以為聰明智慧,自以為佛菩薩不如他,不能接受佛法,這是’世智聰明難’。」

歐同學對此感觸特別深,因家里有高材的博士生。信仰確實是當今社會人士應該注重的教育元素。

師繼續説:「第八難,佛前佛後。出生在佛已入涅槃,與後一尊佛未出世之前。即是出生在前一尊佛已入涅槃,與後一尊佛未出世之前,就像我們現在是屬於佛後,釋迦年尼佛滅度之後,幸虧還有末法,換句話說,佛的遺教還存在,因為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千多,藏曆的是三千,那麼還有七千年,如果這一萬年過去了,就沒有佛經了,沒有佛法了,那就更苦了。我們之所以介紹八難,是因為提及關於北俱廬洲是八難之一。這是學習弘揚佛法,鞏固根基不容忽視的。

今次我們來到上海,這兩天相聚是一個真正修心與修行的活動,師父不會花時間陪你們出去遊玩。這也是菩薩為我們作了一個很好的安排。接著下來,我們將學習如何學習脫離 ‘八難’,它是上海共修的最後一個題目。

與上海同學們共修 ~邊吃自助餐,九宮格式火鍋

文:上傳下妙法師鑑定

2023-11-19日於上海,弟子黃萌,唐應新恭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