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都在通過學習【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法門品】來討論這個主題。在這之前,我們一共學了八個心,今天我們開始學第九個心:喜心。
大家看經文:
『若佛子,見他人得樂,常生喜悅,及一切物。假空照寂,而不入有為,不無寂然大樂。無合有受,而化有法,而見雲假。法性平等一觀,心心行多聞,一切佛行功德,無相喜智,心心生念而靜照樂心,緣一切法。』
這裡佛子就是佛弟子,一切物指一切有情物。作為佛弟子,不但自己要修功德來利益眾生,而且見到別人修行獲得世間或出世間的快樂,我們也要時時生隨喜心,並且將這些隨喜的功德普緣一切眾生。作為一個菩薩,他的歡喜心是必定隨喜的。也可以說,有隨喜心的人修菩薩行就一定有成就。如果能夠隨喜,他的歡喜一定是普遍大眾的。普賢十大願王裡也包含隨喜功德。在我們這個世間,隨喜這兩個字不是這麼容易。因為一般人的通病就是嫉妒,嫉妒成性就不能隨喜。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比自己有才能,比自己富裕,就會嫉妒,因嫉妒心而生嗔恚心。在現在的家庭,社會,學校,甚至僧團,都常見到這種心態。所以我們要時時薰習,時時提醒自己要生隨喜心。大家都想歡喜,天天都想歡喜,歡喜才能健康。怎麼才能有歡喜呢,一定要學習隨喜。隨喜從哪裡學習?一定要自己先修功德,利益世間。修功德是為世間人去修的,不是為自己而修的。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只是為自己而修,是不會得到真正的歡喜的。因為世間人不會處處都如自己願。也就是說我們想要什麼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遷就自己的。所以菩薩行就是先要成就別人,有了功德才可以修這個利益眾生的心。講起來容易,實行起來不容易。我們的佛陀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他的忍辱心就是歡喜心,他的持戒心就是歡喜心,他的精進、布施、禪定,種種的心都是出自歡喜心。他的歡喜是無條件的,所以無論對方怎麼對待自己都是這麼歡喜。這樣才能真真正正修成隨喜心。
比方說街上的乞丐看到別人有錢,就說他有什麼了不起的。他卻沒想到別人有錢是從前有布施供養的心,他自己做乞丐就是因為過去沒有布施供養的心。如今做了乞丐還要嫉妒別人有錢,以後可能連個銅錢都要不到,因為他不明白因果。我們學佛必須要明白因果。從因果緣起去學習。為什麼這麼重要?如果你不明白因果緣起,你會問為什麼世間會有這麼多不公平的事。世間有沒有不公平的事?沒有。一切都很公平,只不過我們現在看不清楚,看到的都不是真相,聽到的也不是真相。所以佛經上說,因果緣起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個標準。我們看到的東西,聽到的東西不要當真,因為我們周圍的事物都不是真的,都是一種假象,是來成就我們的,目的是讓我們知道,我們過去種下的種子會受到什麼果報。我們不會無端的受果報,別人不會隨便罵你,你也不會隨便中彩票。你看別人中彩票好像很容易,電視上天天都有人中。其實原本就屬於你的遲早都會來,不屬於你的永遠不會來。其實這種財是橫財。橫財是不會持續很久的,當你中了這種橫財,最好就去布施。不然的話這些錢不是好事,這些錢不是用來生病就是耗費在別的橫事上。所以中了這些橫財就要全部拿去布施,做善事。不要留,一塊錢都不要留,連請別人吃飯也不應該。如果你明白因果事理的話,你會相信的。修行就是基於因果的。知道一切都是幻想,一切都只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所以我們不要在這方面執著太多,太認真。當然,這些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的。
女人嫉妒心特別重。因為女人生來小氣,度量不夠大。女人有很多陋習,要想成佛必須要轉化這些習氣,才能真正修成正果。要爽快,要正直,要有寬容的心,萬事都要體諒包容,不要執著太多。剛開始可能比較難,因為自己有習氣。慢慢聽經多了,說的少了,多用耳聽,多用眼看事情的本質。這樣就會慢慢將習氣改了。
佛法教我們修戒定慧。戒就是一種規矩,這個從小孩就要開始,不是說信佛了才去持戒,不信佛就不用持戒。戒是一個規矩,這個規矩是給自己的。所以受戒學戒都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用這些戒律去評論別人。戒律對每個人都是一樣,不分民族,男女老少。當你真正明白戒之後,你就會讚歎我們的佛陀,能教給我們這些戒條。否則我們自己是不可能用戒律來克服自己的。這些戒律也不是無緣無故制定的,是當時佛看見我們做了不正確的事情才制定相應的戒律,以防我們做一些損人害己的事情。所以說戒律不是本來就有的,是因為我們做錯了事情,佛提出來讓我們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傷害別人。這些戒從古到今,不會因為時代變遷,科技進步而改變。只是在表象上略微轉變一些,比如以前騎馬,現在不講騎馬,講坐車。而實質是不會變的。我以前有一個小徒弟學弟子規,他問我,弟子規上要求見到師長要下車,可是在當今社會不現實。你隨意在路邊把車停下會阻礙交通的。其實弟子規不是真的教你這麼死板得去做,而是讓你發自內心的見到師長不要避開。我也做過學生,學生的心理就是最怕見到老師,見到老師立刻掉頭就走。弟子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我們見到老師要大大方方上前鞠躬,握手,問好。這麼解釋之後,他才知道弟子規是符合當今社會需要的,而不是過時的。所以佛法是圓融的,無論什麼時代,科學如何進步都行得通。
我們學經一定要融通,真正理解了精髓,學一本經就夠了。當你貫徹這本經的真正意義之後,每本經都能用上。從字面上看,有時候一本經的意思和另一本經是不一樣的,但是當你理解深入之後就會發現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每本經都在講戒定慧。只是每本經的側重點不一樣,這本經側重戒,那本經講定的多些,另外一本經又是講智慧的,比如心經。心經看起來很容易,每個人都能背,但其實非常深。我們看似懂了,其實只是從字面解釋而已。如果真的理解內涵的話,你就已經打開智慧了。但是也不是說你完全無法理解,需要慢慢學,慢慢把自己的習氣像鏡子一樣擦亮。到時候智慧自然就有了。當然不是一下就可以的。現在的人心浮氣躁,總要一步登天,其實沒有這麼容易的事。什麼事都要從頭學起,什麼都要打好基礎,一步步提高,不可能一下什麼都得到了。沒有這樣東西。比如你看這個同學他怎麼這麼厲害呢。他怎麼有這麼好的善根,這麼好的因緣?為什麼這位出家人能夠出家呢?這些都是過去累積而來的善根福德因緣,一步一步做到的,不是一下子就成的。我們現在很幸運,可以聽經聞法,能夠將自己的本性像火柴一樣從微火一點一點變亮,像一盞燈一樣照亮自己的自性。
我們講到歡喜心,就是我們處處為人著想,利益眾生,自然就會生起歡喜心。我們聽經聞法多,知道怎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有智慧了,你就知道了,隨喜功德是非常重要的。看到別人得到好的東西,我們讚歎。因為我們知道因果。他有這麼大的道場,他以前種過福,你沒有就是因為自己過去沒有種過福。不要因為自己沒有就不精進不努力,只會埋怨。真正學佛的人看見別人好,我們讚歎。看看他有哪方面我們可以學,不好的我們不學,好的拿回來。以前我帶你們去參學,不是帶你們去旅行。我花那麼多錢不是真正帶你去旅行,是希望你們在參學的旅途中,好好的感受看到的美景,吃到的餐食,學習好的東西。看到壞的,我們不學,但是不去批評。這是參學的目的。我們對別人的道場必須要有這種心態,不要妒忌,妒忌就會生嗔恚心。隨時要有法喜,比如我們參加別人的法會,看到別人這麼殊勝,這麼莊嚴,我們很歡喜,跟他們一樣歡喜。聽經我們會聽的很有法喜。為什麼呢?不管聽到的是批評我們的還是讚揚我們的,我們都很歡喜。終於聽到批評自己的東西了,自己看不到自己,別人可以幫我們了。終於找到那塊鏡子。這塊鏡子不是這麼容易找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塊鏡子的存在。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塊鏡子,這塊鏡子非常明亮。照妖見妖,照魔見魔,照佛見佛。什麼都能照出來。但是我們如果沒發現這塊鏡什麼也照不到。妖來了我看不到妖,魔來了也不知道魔,佛在身邊也不知道。一點也不珍惜,今天得到這個機會,終於找到自己那塊鏡子了,這個時候就是你福德因緣成熟的時候了。你成熟了才能找到這塊鏡。否則就像其他人連鏡子都找不到。但是這塊鏡子還是很朦朧,不干淨,灰塵積累得很厚。我們要找方法慢慢擦這塊鏡子。讓它恢復它原來的光澤,這個時候你才真正用這塊鏡子照妖照魔照佛。有這樣的機會不容易,所以我們要慶幸能拿到這塊鏡子。但是擦不擦,擦得快慢就靠自己了,沒人能幫助你們了,因為你要自己去擦,自己去恢復鏡子的光芒。所以每個人的法喜是不容易生的。
下面講一個故事。有一位很善良的國王,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要得到一個鼓,這個鼓一敲就能響遍幾千里。所以他貼出了一個公告,誰找到這樣一個鼓就能得到很多賞錢。有一個人答應了為國王做這麼一個鼓,但是需要很多錢,不然做不了。國王非常慷慨,打開國庫,讓這個人要多少拿多少,只要能製造這個鼓就好。這個人就向全民宣布了國王打開國庫的事,讓大家都來國庫取錢,願拿多少拿多少。於是大家蜂擁而來。可是因為這位國王平日視民如子,大家很感恩,於是很自覺地替國王著想,收斂了貪欲,只是各取所需。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人排着隊到國庫拿錢。大家都拿夠了之後,國庫還有剩,因為人民都有知足心。過了一段時間,國王等不及了。找到答應做鼓的人詢問工程進展。這個人告訴國王鼓已經做完了,想聽的話現在就可以。國王很開心,走上旗樓,看到下面很多人,於是要求開始擊鼓。下面的人民見到國王站在旗樓上,歡呼雀躍,為國王的慷慨歡呼鼓掌,聲音傳出千里之外。國王很開心,問為什麼人人都讚歎我。那人把事情告訴了國王,並對他說:『你要一個能響遍千里的鼓。有哪個鼓能比得上這個的?』這種歡呼讚歎不是普通的物質可以代替的。這個就是布施的法鼓,供養的法鼓,得人心的法鼓。所以,所謂法喜從這個故事就能看出來。當我們明白了因緣果報之後,眼看耳聽的一切透徹明白了,不會去憂慮了,一切都通了。一切都從歡喜心開始,所作的一切就有法喜。所以你們聽經聞法就有法喜。你們開完法會雖然身體很累,但是心裡有法喜。比如打佛七,從頭忙到尾。法會還沒開始就要準備通告,召集大眾。法會期間要照顧信眾的飲食住宿,身體狀況,念佛得力與否。從第一日之前一直到第七日圓滿,馬不停蹄。圓滿之後還要收拾東西,還要至少兩天。身體一定很辛苦,每個人都很辛苦。但是因為是用歡喜心去做,不厭不倦,所以有法喜,這種法喜是千金難買的。什麼是法喜,法喜是長久的不是暫時的。我出家前每個月都受八關齋戒。我們受八關齋戒真的是要捱的。有時候睡得少,不能說話,孤單,吃的不多。我記得第一次受,我師父很大方,很慈悲,把他的侍者給我,這個侍者怕我吃不飽,給我吃很多,還給我喝檸檬水。我覺得很有意思,東西太多我吃得太飽,借助這個檸檬水幫助消化。這實在是一種慈悲,所以我們受戒是很感恩,有這樣的因緣,才可以受八關齋戒。
現在我們人不多,但都是相處了十多年的同修。我們這裡不容易,但是有一樣東西我很明白。能有今天靠得是因緣福德,不是靠自己,要靠對方。這裡的成就是來自每個人的心願。大家都有這個心願,我們才能成就。每一件事都是這樣,你的心願退轉了,這樣東西自然就沒了。所以就叫做緣聚緣散。我們有緣集中到一起,這件事就成功了,因為大家同時有這個願。比如說大家有一個願要去極樂世界,我們現在做佛七,大家同願在極樂世界見面。大家集中發願產生力量。這種力量到某一個時間就會聚集在一起,我們就會在極樂世界見面,一定會有,因為我們這些人曾經發過這個願。所以一個道場能夠成就就是因為當時大家都想做這件事。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大家就有退心了,我退你也退,經不起考驗,這個道場,一個個都說不需要了,這個道場就沒了,自然散掉了。散了就壞了,壞了就空了,空了就沒了。緣散就是這樣的。不是說緣聚緣散,我們隨緣吧,不是這樣的。因為我不需要這個道場了,這個道場就自然沒了。所以你需要這個道場,這個道場才有成就,才穩定,才能夠發揮。我以前做慈濟的時候,總是提醒師兄,你們要感恩,感恩法師,他帶頭做這個道場,感恩十方眾生捐獻,感恩師兄師姐借地方給我們做這些事。不要以為我們自己不可一世似的,大搖大擺到別人的道場,捐錢給他們,你的功勞就有多大。他們當初不發願建這個道場,我們有機會布施嗎?是他們在成就你布施供養造福。很多人在這方面想不通。常聽經聞法的人就知道,道場是我家,我幫忙是自然而然的。不會覺得自己是客人,要享受。因為十方的東西你不能享受,甚至連我作為出家人都不能享受。我講經是因為我知道我沒有福德去報答你們的供養。我只能以法供養,以法布施,不然我怎麼還,做牛做馬還嗎?我不願意啊。你們也一樣,來了要看,我的角色是什麼?大家是一家人,這都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要負責。沒有主與客,大家分工合作,各盡其責。有這種共識,你來道場就是培福。沒這種共識,來道場就是造罪。有很多人來到寺門有煩惱心,有計較心,有是非心,最後得到的是罪。為什麼呢,因為沒有這種共識。也就是說,沒有聽經聞法,不明白這些因緣果報。因為我從小入寺門,隨著師父到處走,對每個道場都感覺很親切,不會陌生。剛開始好好觀察,每個地方規矩不同。看到自己哪方面可以幫忙就埋頭幫忙。亦要知道學會怎麼抽身,不會抽身就會有煩惱,因為一個團體人多,人多意見多,意見多就是考驗我們的時候。如果你自己一個人在家一定頂呱呱。一遇到人就不行了,你煩惱就起來了。這就是一種考驗,考驗我們的成績,有沒有毅力和長遠心。這個歡喜必須要在這裡建立,你才是真正法喜充滿。去年,我們去另外一寺廟拜梁皇懺。大家都是念佛的,很少拜懺,如果你能拜就拜,你拜不了就念自己的佛,不要去評論別人拜懺,拜懺念佛讀經都是一樣,都是不同的修行方式。講到這裡,大家就知道什麼叫法喜充滿,就是用歡喜心修行。隨喜功德,普悅一切眾生。
下面這一段:
『假空照寂,而不入有為,不無寂然大樂。無合有受,而化有法,而見雲假。』
『不無寂然大樂』就是說並非沒有寂然大樂。因為菩薩的定慧兩樣圓滿,雖然不是入有為法之中,也並非沒有寂然大樂,他也有寂然大樂,什麼叫寂然大樂,就是很寂靜,很殊勝,很快樂,因為他是定慧雙修。
『無合有受』,無合就是六根和外境不合,六根就是指我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外境不合,看到的不合眼緣,聽到的不想聽,這就是和外境不合。有受就是確實有感受。『而化有法,而見雲假。』這裡就是,雖然六根和外境不合,但是也有感受。眼睛不願意看,也會看到,徹見為假,看到也會有感受。比如說我們看到這個人偷東西,我的心有種感受,他怎麼這麼貪,這麼愚痴,偷東西是犯法的。眼看到了不合的,但我們知道我不可以偷盜。用這種根境無合而化有法,始知妄相。就是將我們看到的東西,得到的感受轉變成自己的一種警惕,我們警惕我們自己不能偷盜,但是不去著相。我們是看他偷東西這件事對我們有什麼作用。這個很重要,比如我看到你們打瞌睡,我跟著你們睡,行嗎?打哈欠會傳染。一個人打哈欠旁邊的人也會打,你看到能感染到自己的感受,菩薩要做的是雖然有這種感受,我可以打哈欠,因為這是生理問題,但是我不能睡覺,我睡覺就不能講經了。這就是現實的啟示,依有此受此大樂之故,而能彻見之為假。有這種,這麼高興的緣故,是因為我們能夠知道一切都是幻象。假的,不要執著,不要介意,這樣就萬事無憂了。
下面這一段:
『法性平等一觀,心心行多聞,一切佛行功德,無相喜智,心心生念而靜照樂心,緣一切法。』
『無相』就是不具有相對的形象,『緣一切法』就是遍緣於一切諸法,我們菩薩要以平等志來觀心,觀什麼呢?觀心、佛、眾生是平等的,相信大家在三時繫念時常聽到主法和尚講心、眾生、佛是平等的,因為你能觀到自性的心和佛、眾生是平等一體的。法性是本來平等無差別的,但是因為我們不懂,認為什麼都是真實的。我們現在做父子,做朋友,以為是真實,不知道只是因緣,所以會執著於我對你好,你對我壞。很多青年男女,尤其是女眾,總問自己男朋友,你愛我多少,我愛你更多。其實這種問題是很滑稽的,因為她不明白一切是無常,你和男朋友一起是因為有這樣的因緣,所以他才對你好,但有一天緣份沒了,他可能會變了。緣份沒了,他就要跟你說再見了,那時候就變了。縱然是夫妻也是一樣的。你放不下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會鑽牛角尖。你的家庭一定不會幸福的,你必須打開這個問題,大家一起討論才能知道怎麼樣在家庭得到幸福。當然這個幸福不是單方面,而是雙方的。你自己選擇對象就很重要。有時候沒辦法,因為業力牽涉。男性和女性不一樣,男性追你的時候,你要知道他和你的債務有多少。如果你看到他在戀愛之前把你當成寶,結婚就把你當成草,這樣你就執著了,執著前與後,執著於這個相有對立,那是因為你不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道理一切都沒有對立。很自然的,他的心理是種種因緣和合。你是不是過份的關懷被他認為你是管束他,認為你干涉他。現在的小孩很可怕,認為父母的關懷是管束,認為父母的關懷是惡意。所以遠遠避開父母,不像以前那麼親切。他避開你,不想和你一起,不想讓你知道太多,知道太多了你提醒了他,他會會錯意。其實,你只是想提醒他,因為他經驗少,怕他上當吃虧,但是提醒的時候用的語氣不好。尤其中國人喜歡打打罵罵,這樣很容易讓小孩會錯意。現在這個問題很嚴重。我希望別的道場在講經說法會貼切一點,都會講到這個問題,父母和青年人可以提出來講。其實是一件好事。父母和子女一起聽經是很好的事。當雙方聽到同一件事,當雙方意見不一致的時候,父母子女各自說出自己的見解,這時候,有法師以中道的思想去分解。這樣父母和子女的見解就融合了。哦,原來父母是這麼想的,原來子女是這麼想的,自己不知道致所以錯怪對方了,原來是自己疏忽了,其實沒什麼大事,只是思想不同。
這裡說菩薩平等一致,對佛對心,對眾生都是一樣平等的。所以菩薩當心心行於多聞,使觀智更加明了。菩薩要多聞,他的心行多於聽,他不只是在那聽,要行出來。怎樣行?布施,做到供養布施才叫菩薩道。受菩薩戒的人和你們受五戒是不一樣的。受五戒只要心想,但沒做出來還沒犯戒。受菩薩戒的只要想了就犯戒。我想我好想吃那塊肉,只是想想,還沒吃,但你已經犯戒了,菩薩就是這樣了,但是如果你只是受五戒就沒有犯戒。所以菩薩的心行很重要。因為你的心想什麼就要行出來。所以他的觀智是很清晰很明了的。於是三世諸佛的功德皆能了達,所以一切佛行功德都可了達,了達就是了徹通達,所以會生隨喜心。我們成佛必須要經過菩薩道。如果你覺得菩薩太難我做不到,就不可能成佛。你別以為我往生極樂世界就行了,你能去的了再說。如果你真的去了,說明你已經行菩薩行了,在上面你也一樣是在做菩薩行。為什麼念佛往生的願很重要,有這個願就可以直接去極樂世界。如果這個願不夠深切,小小病痛,小小因緣讓你不捨得,比如房子舒服,周圍的朋友不捨得。稍微有點不捨得也不能去極樂世界。我父親最喜歡的是相簿,但他臨終時沒有看過相簿,所有照片都忘了,也不會想起錢在哪裡,有什麼沒交待清楚。沒有,他完全放下了。甚至連我都放下了,他抓著我的手,很用力的一甩,甩開了,在最後關頭。我當時就知道,他走了,連我都放下了。你看看,就是這種放下,他最疼的是我,最牽掛這個道場,但是一甩甩掉了。我們現在平生最愛最不捨得的是什麼?尤其是老人家,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找出來。要開始放了,臨終再放就不容易了。我經常為人助念就看到很多人到最後佛號念不出來。
在新加坡有一位很優秀的維那,最後關頭,他哭著對老法師說,我念不出佛。他自己知道念不了佛,就哭了。沒辦法,老法師也幫不了他,因為他自己業力很深,念不出佛號。所以平時要薰習,能放下,趁著自己還健康,呼吸還順暢,聲音還很大,就要把這些東西都找出來放下。不然到最後誰幫你,誰替你受罪。即使最疼你的人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你。所以這方面大家要注意,放下是功夫,講起來容易,這個功夫是平時練習才有的,不是到最後關頭有功夫。平時練習了,最後才有。平時不練習,這個功夫就用不上了。所以我們要有隨喜心。喜心本來是寂靜,本具智慧的,恆以此靜照的快樂的心來遍緣一切已得法樂的,未得法樂的一切眾生。菩薩心一味掛著別人,處處以別人為主,自己放在一邊。故此,常以這種寂靜有智慧的歡喜心去緣遍一切,這些已經得到法樂的和未得法樂的眾生,菩薩都以智慧寂靜的歡樂心,同他一切平等。這個喜心就是菩薩發的喜心。這一段就是講到菩薩的歡喜快樂,以一切事物的歡樂為自己的歡樂。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自己不想的而別人也不想,自己快樂的而別人也會快樂。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這樣修行,你才能趣入普薩的喜心,成就菩薩行一定要經過這種心。
前一陣子我從台灣開始講菩薩十發趣心,已經講了九個了,下一次講第十個。其實經中總共有三十個心,由於時間原因,我在放下是功夫里面只能給大家講前面『堅信忍』中的十發趣心。第一個是捨心,第二個是戒心,第三個忍心,第四是進心,第五個是定心,第六個是慧心,第七個願心,第八個護心,第九喜心,最後一個是頂心。這十發趣心會成就佛果。這十個心在堅信忍中修,另外的二十個我在這裡就先不講了,以後有機會再講。下一次我們課程將介紹最後一個頂心。這十個心是做菩薩必須具備的。今天就學習到這裡。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