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修行,要往生極樂世界,必須要有願心,這個願是一個非常大的願,而且這個願就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果地覺悟,行因地行」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發這個大願之前,就好像菩薩「以果行因」,所以會發一個大願,而這個大願是數數無盡,是大求的願,什麼叫大求呢?求菩提,求佛的最高智慧,就是大求,並不是我們一般凡夫求平安,求聰明,求富貴,不是的。所以我們求能夠有覺悟的心,求有佛的最高智慧,這個就是大求。大求大願,相連不絕。能夠經過歲歲月月這樣的修行,這樣的念佛,永無退悔的意思。這樣最後才可以見到佛,與佛相應,往生極樂一定有望。我們在這個「菩薩心地法門品」裏面的第七個就是願心,大家請揭開經本四十七頁,「若佛子。願,願大求。一切求,以果行因,故願心連,願心連,相續百劫,得佛滅罪。」這一段就是我剛才跟大家一起交流的經文,佛弟子啊!應該發大願,心,有大求的心,而這個心是心心相連,如此的修行不會退轉,能夠得到佛的加持,而把我們的罪障消滅。什麼叫做「以果行因」呢?「以果行因」就是以果位之覺,來修因地之心。我們凡夫都造業,才怕果報。而菩薩呢?知道這個果是怕,所以不敢造因。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在第二段:「求求至心,無生空一願,觀觀入定照,無量見縛,以求心故解脫。無量妙行,以求心成菩提,無量功德,以求為本,初發求心,中間修道,行滿願故,佛果便成」。這裏是一段。 「求求之心」,這裏有二個求,這個意思就是說很注重,很抓緊,很強調,強調什麼了?二個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要有求佛道,成佛道的心,也要有教化眾生的心,這是二個求的意思。那麼至心呢?就是懇切至誠的心。「無生空一願」,什麼叫「一願」呢?就是上求下化這就是「一願」。沒有什麼其他的願,菩薩只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觀觀入定照」,「定照」就是指定慧,有慧照,才能夠定。也就是說菩薩修這個願的時候,當定慧圓融,常照常靜,常靜常照,是以無量的邪見束縛,皆以此大願心,依這個觀照的定慧力來解脫,菩薩修這個大願的時候,他都依靠這個定慧來觀照,也依這個願求心來成菩提。「無量妙行,以求心成菩提」,就是說以這個願求心,來成菩提。「無量功德,以求為本」,就是說無量的功德,都以這個願心為根本。「初發求心」,所以啊!「初發願心,中間修道,行滿願故,佛果便成」。也就是說能夠初發這個願心,其中一直在修道,把這個願「行」,「行願」,這個願不是用口說的,這個願是要走出來,實現這個願,叫做「行願」,圓滿了,佛果就有成了。
我們再來看第三段:「觀一諦中道,非陰,非界,非沒生,見見非,解慧是願體性,一切行本源」。什麼叫做「非陰」,「陰」,就是「五蘊」,「非陰」就是「非五蘊」,「非界」就是「十八界,非十八界」。那麼「見見非」呢?就是「諸見,非諸見」。也就是說菩薩以中道一諦起觀,瞭解到知道本無佛道可成的,也沒有眾生可度,本來是沒有束縛,也沒有解脫。那個覺悟,也就是說覺性,我們本來具足,這個功德本來圓滿,就像「華嚴經」裏面說:眾生具有如來德性,我們都本具的,所以根本沒有什麼要有束縛,或者解脫,或者佛——眾生都根本是沒有,為什麼現在我們說有呢?其實我們在外面看到的境界,被這個境界迷了,打妄想了,有這個妄想,我們起這個分別與執著,所以這個菩提、慈悲、功德本來我們統統都有,所以菩薩都了知一切,所以是觀五蘊,非五蘊,十八界,非十八界,生滅非生滅,諸見非諸見,解慧也非二乘解慧。一切「了」啊!當你明白了之後,這個「了」字在心中忽然就生起來了,原來五蘊非五蘊,我們看見的,聽見的,感受到的,嗅味到的,這一切都是一種執著、分別、妄想而引起,並非有的。十八界,也就是說我們的六根、六塵與六識,也非六根、六塵與六識。既然這樣,這個十二因緣的生滅,也非生滅。我們起了一些見解,以為這樣,以為那樣,這主見也非主見。這個解慧也非二乘的解慧。所以在最後就說了,解慧是願體性,願就是中道的體性,有句話說:「當知是願,即是中道體性,乃是一切行之本源」。最後的「一切行本源」,是告訴我們,菩薩當知,願就是中道體性,一切萬行之本源。
所以菩薩行六道萬行的時候,他並沒有執著他在布施對象或者用什麼來布施,沒有,我們還在分別,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真正的菩薩行,沒有這個了,沒有對象,也沒有自己,也沒有一個物體。對於持戒來講,這個本來我們都應該尊行的,不需要人家來束縛我們,所以既無束縛,也不需要解脫,所以這個「戒」,無來無去,很自由自在。當你明白真的透徹,什麼叫「戒」,你很歡喜,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沒有束縛。我不是說你們可以任意誤會哦,自由自在哦,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哦,並沒有這個意思,而是我們懂得,我們心裏解放了,所以在行動上我們不會影響到別人,不會令人家難受,那個才是「戒」。而且這個持戒是永遠的,不會因為有人在,我們持戒,沒人在,我們不持戒,也不會因為時代的改變,啊呀,現在不需要這樣了吧!古印度才是這樣,也不因為這樣時代的變化,我們把這個「戒」變成一個束縛。變成有無非有這樣,所以當你明白這個「戒」根本是一種沒束縛,沒解脫的大開放的時候,你會很喜歡它,因為它不會傷害別人,不會傷害別人,我們就不會傷害自己。
繼續講到「忍辱」,我常常跟大家說:有「辱」就有相,菩薩是沒有這個相,所以他必須要在「安忍」之中,行這個「忍」字。還有一個對立,還有一個你我,那這個「辱」成立了。這個都是菩薩的境界,如果你要真正做菩薩,成就菩薩的道業,這個最上上層就是這個。連這個「相」都沒有了,才叫做「安忍」。他很快樂的,他不是說,我們現在「忍」很痛,就好像一把刀插進自己的心裏。他會「忍」到自在的,很快樂的笑出來,很滿足的「忍」,所以這個「忍」,是叫做「安忍」。很安心,很快樂,很安樂的「忍」。不會像很痛苦,沒有這個。
所謂精進,就是不退轉,很勇猛,很積極的,菩薩所發的一切心,都是在這個精進上面用功,以精進的角度來發這些「十發趣心」的。普通一般人,像我們這些凡夫,我們都很發心了,但是遇到外境過來,逆境過來,我們還繼續發心嗎?遇到一點小事情,就No,no,no這樣說了,馬上就轉變了,見到人家或者道場有點不如法,我們的心就很淡,哎呀,我不過來修行了,我不過來拜佛了,我不過來念佛了,我在家裏修好了,或者我另外找地方去修了,把人家的境界都當作自己的理由了,處處是道場啊!那處都是道場啊,我幹嘛一定要過來呢?其實這個都是藉口,為什麼?因為心裏不舒服,心裏不妥當,所以把自己曾經要發願的,曾經要做的事情,都不再做了,這個就是凡夫,精進這一方面,不夠勇猛而致,而菩薩就不會。
說到我們要把「戒」來成就,所以不離開「定」,不離定就能夠自由自在,裏面就包括這個「定慧」在裏面,你不能說我有智慧,我就有「定」,可是我就亂來,這是不成道理。你不會亂來,你會顧到大眾,沒有損人利己的心態,那你應該是按步就班的人,起碼他就是有「定」,今後慢慢他會生起智慧,把一切事都能夠解決得圓滿。所以這個「戒定慧」是三個綱領,這三個綱領,三學是一起來的,不是說我先修「戒」,然後有「定」,有「慧」,其實「戒定慧」是一起的。我們很多人誤會了,禪定就是打坐,叫做「禪定」,「禪定」是一種境界,身心能夠清淨,如如不動,進入「禪定」的狀況,菩薩不會任意的給外界來影響。所以菩薩的智慧是非常高。他就會發願,這個願是中道的體性,也就是說菩薩要行這個六度,他的本源都是在這個願心裏面,他沒有這個願心,沒有這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他怎麼可以去行菩薩道呢?怎麼可以做菩薩呢?所以這一段經文就是告訴大家,菩薩的願是如此的大,我們要學習菩薩,必須要學他的願心。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裏。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