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昨天是講觀音菩薩普門品的一段經文,我們今天繼續來講這段經文。大家來讀一下:「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我們講到這個水是七難之中之一,七難是:火難、水難、刀難、風難、鬼難、血難、賊難。這裡說到水了,這個水是表示我們的貪心,因為不知足起貪心,那就造業;所以貪心越大這個水就越大。你看我們世間上,這個海水量分很高了,如果依我們佛的說法,是世間上的人心起貪念越來越多了,所以這個「貪」在我們的煩惱之中是首當第一。「使人愚迷者,愛與欲也。」就是說,愛欲到底從哪裡起的?從我們喜愛的心,我們是沉溺在愛欲的人,都是為了我愛而來的,這一點我們要清楚。如果要轉變,就要把強烈的愛,我愛、我執,這個情執要轉薄下來,就要從執著那邊著手。
佛陀住世的時候,一個村裡有一位長者,他是非常樂善好施的長者。這位有福德的長者沒有兒子,常常很憂慮,所謂「世世不見子,終生磨到死。」所以他很憂慮。但是有一天,這個福德長者有兒子了,他的夫人產下一個男嬰;不但是這樣,他養的馬也生下了一隻神駒;因為他是做生意的,常常到海邊采寶,采寶的船回來都是滿載而歸;因為國王聽到長者樂善好施,所以派一個官差給他送上一個御印。這位福德長者一下子得到四喜,不是雙喜啊,是四喜,非常高興,大排宴席來酬神謝願,並且恭迎佛陀及諸比丘來受供。佛陀當時就說了一個偈:「長者今日,福運充斥;絕代喜慶,一時俱至;色所食因,具報有四;千載難逢,人間無二;諸賢聖眾,咸為敬佩;善哉長者,受此多福;如春播種,至秋成熟;先作後受。」偈有幾種,這個偈是以四個字為一句的,也有五個字為一句的,也有七個字為一句的,這個一偈是四個字為一偈。長者聽到這一偈滿心歡喜,覺得他應受這個福報,就是因為他樂善好施,他就準備一些大的供物供養佛陀及諸比丘。當時有一個外道叫不蘭迦葉,不蘭迦葉看到佛受供養了,他心中就生了貪心與妒忌。他跟著佛陀回到精舍的時候,他就跟佛陀說:“佛,您有平等慈悲喜捨的心,那現在您就把在長者家中說的這首偈教給我吧,讓我也去得大供養。”佛用慧眼一看,就知道這一個人愚癡深重,貪欲滿面,知道他學了這個偈,不但不得供養,反而招來苦受,有災禍。佛就很慈和告訴他:“你想得供養,我就教你另外幾首偈,不要再學我說過的那首吧。”這個外道還以為佛太吝嗇,不肯把偈語教給他。就罵佛陀:“你只管教來,得不得供養是我的事。”起瞋心了。佛知道他的宿業難逃,沒有辦法,就把這首偈詳細告訴他。豈知這個外道也確實愚癡極了,一首偈學了幾個月沒有辦法背熟。等背熟了之後,就想到長者家去受供。但是在半途狂風大作,橋斷了,只好暫時停了下來。隔了半個月繼續向前走,但是長者家在這幾個月當中,一場大火把長者的家燒得寸草不留,而且他那個神馬也葬死火堆了;而且出去財寶的船也被狂風侵撃,人、物都沒有了,還要賠償這些遇難者的家屬;連他最寶貝的兒子也生病死了。這個福德長者受了這種種的打擊,不免就口出怨言。傳到國王的耳朵中,當時就把御印拿回宮廷了,國王給他御印是因為他是樂善好施的好人,現在竟然口出怨言,這個話聽起來不舒服,不順耳,國王就把御印收回宮廷了。長者正在痛心疾首很悲哀的時候,這位不蘭迦葉來見長者了,也開始念起這個偈來,因為這個偈他的發音不準,就好像這個‘福’字都變成‘禍’字,就比如說:長者今日福運充斥,他就說成:長者今日禍運充斥。再說:諸賢聖眾,咸為敬佩。他就把這個敬,變成驚。所以長者聽了這個偈,反而不高興了,好像有幸災樂禍,有冷嘲熱 諷的意思,長者就很生氣,就喚下人來,把這個外道狠狠地打了一頓,趕他去村外,不讓他進來。
這個外道不蘭迦葉,他就覺得長者怎麼會這樣呢?佛陀講這個偈,他就得大供養,而我講這個偈你就打我一頓,真的不公平,無可奈何啊!只好一拐一拐走了。這個時候佛陀正在鹿野苑講經,諸弟子聽到這個消息,就問了:佛陀啊!這是什麼因緣?您得大供養,他竟然沒得大供養 ?當時佛陀就告訴諸比丘的因果,是這樣的:因為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他年輕登基,很愛國民,有一天國王五歲的時候,有一隻鸚鵡就停在窗前唱歌,非常的好聽,非常的悅耳,這個國王在睡眠中蒙朧聽到這個好聲音,身心舒坦,醒來之後就命令士兵,跑了五里路把這隻鸚鵡抓回來,把它關在精舍的鳥籠裏面,給予美味,給它愛護。當時有一隻毒梟看到了,這個毒梟就是一隻烏鴉,烏鴉身體是非常黑的,它生了一種貪癡的心,以為這樣叫必會得到主人的寵愛,喂它食養它了,趁這個國王睡的時候,它就仰頭而歌,但是烏鴉的聲音不雅啊!驚醒睡夢中的國王,就下命令追它,它以為它會像鸚鵡受同等的待遇,所以它就不飛了,就給國王真的找回來了,找回來之後,這個國王看到它,哎喲,這個妖鳥! 這麼難看的東西,聲音又不好聽,哎,把它燒死。你看就是這個因緣。
這個國王到了中年,國王就娶了一個妃子,但是這個妃子信外道,皇帝就寵愛這個妃子,也跟著這個妃子走入外道,捨正路走邪了,貪迷酒色了,不理國政了,自然就會抱怨人民了,不久這個王位不保,倫為難民了。這個國王是誰啊?這個國王就是這位長者,因為他的前生也是一個愛民好施的人,所以他能夠有四喜降臨。但是中年之後他欺壓百姓,欺負三寶,所以他今世要受這種的福報。那麼這個鸚鵡是誰呢?是佛陀的前身,那隻烏鴉就是不蘭迦葉了。所以凡事都有前因後果的,業因果報,是跑不掉。啟示這個貪得無厭有非分之想,強求供養,都會像不蘭迦葉得到這樣的收場。人最重要是注意自己的品德,有好的修行自然受到人家好的供養,這個事情強求不得,一切都要隨緣,生於在這個五濁世界裏面,我們都是漂流在愛欲當中的,哪有一個人沒有一點貪心哪,你現在不貪世法,你貪佛法啊個, 也是貪啊!但是我們不要執著,如果你仍然執迷不悟,不知不覺的,不知回頭的,你就很可悲了,這個貪欲的大海會淹沒了你。
觀世音菩薩對這些沉迷在貪欲大海之中的人,如果他們醒過來了, 他們自覺了, 他們想回頭了,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會會用種種的方法來幫助他。所以總括來講,這個水就是表示貪心,我們先從這個貪心著手,不再貪了,要知足,你有這個才能,你有這個福分,自然有,你不要強求。強求也沒用,你強求了,你得到了,但是可能這個禍害就在你旁邊,你也不知道。所以這個水是告訴我們,我們要知足,貪欲的大海才不淹沒我們。
下來是一段:「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這裏是一段。經文是講到風難,這個風難也可以說是羅剎之難,我們美國佛羅里達州 常常有這個颶風,我們麻省比較幸運,很多次的風災,對我們來講都是擦肩而過,只有一兩次,而且也沒有影響太大,反而紐約和紐澤西都會被影響。這個風很厲害,我有一次在佛羅里達旅行正要離開時,竟然颶風颱風吹到,飛機不能起飛,所以再多留兩天,那個時候真的看到風災,這個災情真的是非常厲害,這是一種天災。但是以佛法來講,風災是怎麼樣起風的呢?風是代表瞋心、愚癡,貪、瞋、癡的三毒,因為無明的煩惱,所以感得這個災害。這裏說:「百千萬億人,為求金銀琉璃種種的七寶,乘船到大海之中,半途遇到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那個羅剎鬼什麼?這種人是非人鬼,住在海上島嶼,羅剎鬼國給人家一種不安,飄到哪邊是沒命了,求寶的人遇到這個黑風,到達羅剎鬼國,其中有人帶頭念觀世音菩薩,都能夠脫離這個羅剎鬼難,這個是不可思義的。
其實你怎麼會飄墮到羅剎鬼國去呢?就是你沒堅定的信心,你在迷惑當中,你有懷疑,也不能精進,對戒律你違反了,才使你智慧又愚癡了,沒有羞恥的心,不慚不愧,所以這個形容你有這樣的心,這是比喻你愛錢財,你貪心,你愚癡,所以就給錢財的風一吹,現在很多人做官都受賂,後來被查到了,不但要坐牢還要罰錢,這個都是被錢財的風扇動自己,引起的災禍。
所以我們一切修行都在於我們的心,萬法為心嘛。一個惡人他如果能夠一起善念,他就會轉變。如果一起貪心,他就變成餓鬼;一起愚癡,他就變成畜生;一起瞋心,也變成下地獄了。貪、瞋、癡都有了,你就可能遇到羅剎鬼了,所以羅剎鬼都是你自性的顯現,貪、瞋、癡都有了。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來防範這種很容易起貪、瞋恚、愚癡的心,要善用其心,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把三毒去除。
念佛的人,要記得遠離這些魔難,怎麼樣可以遠離呢?最殊勝還是念佛,因為念佛能夠精進的話,你這些災難魔障都不會幹擾你。因為自己的信心不足,懷疑了,願心又不足,沒力了,這個世界你都貪戀了,貪戀這個五濁惡世,你不懂得這是惡的,不好的,但是你還是貪戀它,那這個魔障、災難就來找你,都是自己的心裏引發出來。所以佛菩薩就教導我們,觀世音菩薩教導我們,要諸佛來護念你,你心裏要有信心,要認真念佛,要有這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思想,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出了問題,要認真的反省,把毛病改正過來。千萬不要怨天尤人。因為在經上有說: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發願求生淨土,阿彌陀佛就派遣二十五位菩薩來擁護這個人,而且我們要知道,《佛說阿彌陀經》是怎麼樣的一個名字呢?它本來是怎麼了,本來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的經,也就是說念阿彌陀佛,有一切諸佛護念,我們要真正的相信。只要我們能夠真正念佛求生淨土,大勢至菩薩必定來攝取我們,幫助我們,念得成功,觀世音菩薩也在旁邊幫助我們,最後阿彌陀佛就親自過來接了。
如果真正的一個念佛人,能夠發心念佛的話,他自己都有光,旁邊的人都蒙他的福,而且這個地區上沒有魔難,沒有這個水災啊, 風災啊, 這些魔難。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可以使我們的災難化險為夷,遠離魔難,安穩受持。所以修學念佛法門,只要我們真心,沒有懷疑,沒有雜念,一心一意,一向志念,就必定可以往生淨土,必定可以有大的成就。
故此無論你讀什麼經,還是最重要,要放下對人、對事、對物的執著,也就說沒有控制,分配這個念頭,起心動念都是為別人,沒有想到自己要有什麼利益。利人就是利己,人家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就好像一個老師,他不能夠有嫉妒的心,嫉妒學生的心,學生讀了大學了,他還是一個小學的老師;他已經是大學的教授,我還是小學老師,來嫉妒這個學生,沒有這個理由。他教出來的學生都是大學教授了,他很安慰,「青出於藍勝於藍。」他的志願就是把學生教得到頂峰,能夠利益全世界的人。你來當菩薩也想這樣啊!把大家度到佛國去。「以是因緣,名觀世音。」這一句話,就告訴我們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怎麼來的,觀世音菩薩名號是因為我們眾生都有障礙,信的不切,懷疑心中,又夾雜了,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給大家加持了,轉變過來,你一稱他名號,祂馬上就來了,救苦救難,所以這個因緣名觀世音,能夠救七難,尋聲救苦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