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自覺自度, 覺有情篇

聞思修:我是否有善根?

人,匆匆忙忙來,匆匆忙忙去的。今天已進入二零二五年的三月份了!人類若有兩百歲的壽命,像飛箭似轉眼之間而已。我們來人間一趟,有誰知道自己付出多少時間在努力,累積善業、善根、福報?這一生白來了,還要繼續輪迴,那真的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一般人都在意珍惜眼前而享受樂趣,少數人去在乎種善根,不知善根是何物的人居多。雖然我們的善根也不是非常深厚,總比無所事事,浪渡人生的好。

有人以為心境輕鬆,無欲無求,無得無失的忘我是享受人生;

有人把時間放在冬去春來換季服的收拾中;

有人爲了迎接潮流的時尚風氣,忙碌過著無法喘氣的日子;

有人摸著令人醉生夢死的酒樽不斷感嘆;

有人每天重複拖拉人身,渡過朝八晚五平淡的幸福假象;

有人不惜任何代價爭取官祿權貴,以致貪腐敗家臭名昭著;

有專門唆使年輕氣盛的無知青少年離家棄親於不顧,或引誘他們作奸犯科的渣滓;

經過無數次的失败,卻能堅毅瞪着淚眼,撫平心裡的酸澀,鼓起勇氣不斷地再度嘗試的成功者;

視人生如舞台,像是冒險激情的旅程,從平淡無奇至競爭激烈的夢想追求者等等。。

人有數不勝數的精彩生活的畫面,眼前百花筒的色彩繽紛,這就是唏噓的世間百態!

眾生百態的優劣源自先天的資質和根器,及後天的培植條件。

學佛之人應該明白先天的資質和根器就是世人所謂的天賦,亦即是善根,而後天的培植條件便是因緣及薰陶的過程。

善根猶如大樹的根部,樹有茂密的葉和堅固樹幹皆因其根强壯,無害蟲侵蝕的現象,而人有善根即有好的基礎。人的善根不等,無量無邊,佛經指出有三善根、四善根、五善根。

無貪、無嗔、無痴便是三善根。

潔身自愛,遠離財色名食睡之貪婪;慈悲為懷,心不生怨恨,不起報仇之心,不作損人利己之想,破壞人家的專注,影响做事的效果,甚至讓人生煩惱的事都不應該有;知因識果,明正理,言正道,努力不懈尋求大智慧。

如此三善根能破身口意的一切惡,擋住因無明而起的一切障礙。

皈依佛法僧三寶,便應對三寶有堅定的信心,了解善法和正法,有聞法修行的信心,這便是「信善根」。

眾生有自我約束能力,維護止惡修善的認知,遵守法規與誠信的諾言,這便是「戒善根」。

攝心專意的心念,不被妄想分神,保持不動搖不退轉,具希求好學正法之心,不會因内容淺顯無趣、早已知曉而生輕慢,內心常處於安祥寂靜的狀態,這便是「定善根」。

運用信解行證法義妙理,覺空悟實,這便是「慧善根」。

五善根歸屬三七道品內容,即:「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關於信根、定根和慧根,前面已說,此不贅述。

至於「精進根」,也是善根種子成熟的緣故,宿世的善根被啓發,肯用功學法修行,善法現行,內外狀態很好,每天都會很精進,核心是堅持不懈。

「念根」是常念佛的教誨,讀經時不再含糊籠統,不會有念煩了、念厭了的意思,更不會陷入邪念,也不會雜念紛飛,愈念愈出法味,有嚮往行菩薩道,出離解脫成佛的正念。念根產生與佛感應道交的力量,煩惱少了,妄念少了,心清淨了,智慧增長了,這就是漸與佛相應的境界。

每個人的善根程度不一样。過去他用功自然能培养出今天的深厚扎实的善根,善根深厚則生長力强,成就機會愈大。

荒廢學業不用功,善根也就會停滯無法成長,薄弱的善根很容易被八風暴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環境影響,可能會令他生煩惱而退失菩提道心。

種善根得靠自己用心努力,通過信仰正法、止惡行善、提高自己的資質天賦,善根越種越深厚,不僅今生能受益,在未來也將會減少障礙,順利修行直至走向圓滿解脫之道。所以別錯過種善根的機會。

戒定慧(三學)會完善深厚的大善根,衹要通過三學來行菩薩道,可以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

發心受戒是種善根的第一步,而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事,受戒靠殊勝的因緣和願力的使命,促成戒善根的是福報,所以我們無限感恩培育受戒、護持受戒的道場和出家人,他們確是大慈大悲,大恩大德的菩薩。

同時感恩父母師長不厭其煩去教育子女,敦促學生奉公守法,為了防止他們誤入歧途而招惹禍事。

人對生活中的貪慾不止、心存瞋恚無明、

行爲愚昧無知,有增無減,

即善根亦隨之退縮。

正知正見,具觀照力,知錯能改者,

修福修慧,善根深厚;

邪惡劣行者,不懼因果者,

不聽勸導者,愚昧無知,善根薄弱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