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般若融通, 覺有情篇

法身慧命(續):定共戒的能量進展無漏慧之道共戒

【定共戒是三乘的聖者發色界定,自得防非止惡;道共戒是三乘的聖者發無漏慧之道,自契廢惡修善之律儀。】

皈依了的佛弟子,有了正確的因果觀念,碰上了種種的惡緣、惡境,自然就會產生強大的因果觀念知道這能做、這不能做!有了因果的觀念,自然能夠戒惡修善。定共戒更進一層,就是發色界的定,自然去防非止惡,因為有這個因果觀念,知道自己受了戒,不能傷害別人。持戒是讓我們減少惡緣、增加善緣、幫助修定,所以,受了戒就要來修定了。我們便能發揮在持戒裡的定,修定有定力成就的話,有相當的定力的話,這樣會產生定共戒。

定共戒就是當你有相當定力的時候,心有相當的清醒,明覺了!因為有定力,它就會產生一個能夠剎車的能力。不像以前,隨著自己衝動的習性,被習性牽引。要做什麼就做什麼,現在,他已經逐漸脫離那種習性,很自然的,因為有定力,就有更多的時間讓他去思考,人比較能夠冷靜下來去思維了。當他有定的時候,自然就產生一種定力,從這個戒,定會產生戒,而這種戒從定拉出來去產生的時空,讓他冷靜去思考、去分辨,慢慢地,接近了他的良心,在這個時候,就產生 「定共戒」。

我們從這個「定共戒」更深一層就是「道共戒」。「道共戒」就是三乘的聖者發無漏慧,什麼叫做發無漏慧?就是共依「無漏道」,一起來議評這個戒、定、慧﹐無漏,這個道。道共戒是深一層,開啟智慧了。當開啟智慧後,他所作所為是從他本性良心流露,從他的清淨本性出發來做,所以,這個時候不必再去規範他,告訴他應該去做什麽,不應該去做什麽﹖什麽是犯法?什麽是犯戒?這些通通都不需要規範了!因為他的良心本心自然會告訴自已,這樣做是不行的,傷害了眾生,他會意識到,這樣做會自悲勞苦,這樣做會導致衝突對立,他會清楚知道,不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東西,也不能發生在別人的身上。正所謂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個人是真正已經開啟了高等智慧,我們不必再去規範他,擔心他的所做所為,因為,他以他的清淨本心跟他的慈悲一起的呈獻出來。這個時候產生的就是真正的「道共戒」。這是含有很高等的智慧,含有很高尚的慈悲,不是從外來的規範,外來的戒律,不像我們要有每個戒法,戒相來規範自己。就好像從前我們上小學之前,幼稚園要排隊洗手,排隊進教室,這些都統統規定下來,要告訴他們守這些種種的威儀。也像佛弟子平日要提醒自己去守三皈依戒,五戒,八関齋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薩戒等戒相,但現在對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已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必去規範他,任何時候他都能自動去受戒、學戒,自如守持戒行了。所以,在持戒方面我們從一般的持戒,然後慢慢地深入到定共戒,然後逐漸深入到道共戒,這是定共戒與道共戒的學習。

(待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