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傳奇見證, 覺有情篇

文殊菩薩應供教化眾生的故事

【文殊菩薩應供教化眾生的故事】

北魏年間,五台山的靈鷲寺,每年開春都會舉辦無遮齋會,無論男女老少、貧貴富賤來者不拒,都能參加法會,且飽食一餐。

有一次突然來了一位衣衫襤褸的婦人,她手裡牽了個孩子,懷裡抱著個嬰兒,身後頭還跟著一條狗,跟隨眾人進入寺院。眾人施捨財物,唯有她身無分文,只好將自己的一縷頭髮,作為施捨之物。

婦人問法師說能否提前用齋,飯點雖未到,法師見婦人懷中嗷嗷待哺的孩子,慈悲為懷,提前給了她兩份素齋。婦人問:「三個人,為何只有兩人飯?」法師馬上又給她補了一份。讓人意外的是,婦人又指著身後的狗說:「這條狗呢,也得吃東西啊!」

法師猶豫片刻,很勉強地又給了她一份,可這婦人又指著自己的肚子說:「這裡還懷著一個孩子,也應該有一份食物。」法師忍無可忍,放下打飯的勺子,一時起了嗔恨心:「胎兒尚未出生,難道也能吃飯?再三索要,實在是貪得無厭!」

誰知那婦人說道:「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說完,她騰身虛空顯現出文殊菩薩真容,在雲光縹緲中又說道:「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百骸俱捨盡,其如憎愛何?」

當時參加齋會的有成千上萬人,親眼見到了大士的聖跡,膜拜頂禮,法師一下子醒悟過來,無遮齋會所體現的是平等佈施之心,自己怎能因外緣而忘了初心呢?

後來,法師將貧女(文殊菩薩)留下的頭髮起塔供養,這即是現在仍矗立於五台山的「文殊菩薩發塔」。而鄉鄰們為了紀念文殊菩薩化現貧女應供教化眾生的事跡,就在她的故居,五台山過去的正南門附近,建了一座寺廟,起名為「貧女庵」,後改稱為「文殊寺」。

古寺幾經興廢,據學者縝密考證,今天古文殊寺的所在地,即是貧女庵原址,古文殊寺附近的「文殊灣」「文殊溝」的地名也千年未變,見證了這段前緣。

摘要:文殊菩薩被稱為「三世覺母妙吉祥」是無上圓滿智慧的象徵,故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早已成佛名為龍種上如來,顯菩薩身是為度化眾生的方便示現。文殊菩薩顯現無遮齋會,化現貧女應供教化眾生的事跡。

图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