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了讓我們啟發自己生起往生的願的信心,及增加對往生的願的信受和行持的程度。傳妙特別選了蓮池大師的念佛發願回向文的一段,來跟大家一起學習。過去往生的願只能夠有百份之二十到百份之六十,或者有的人可以達到百份之八十,可是這還不夠,我們要把往生的願提高到百份之百,這樣我們就有把握一定往生了。大家先讀一段:【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舍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嘆,發菩提心。】
隨文入觀,每個人到臨命終的時候,念佛的人就會預知時至了。預知時至即是提早知道捨報的時間。例如我們在很早就買了上海直達香港的火車票,到時便可以準時上火車,我們很歡喜地上火車了。這是預早買的火車票,念佛人也是一樣,我們預早提前把自己的位置定好,已經知道自己決定什麽時候要走的。我們決定什麽時候走,就等候佛來接引。當我們有這個預知時至的機會,我們一定都會很歡喜、很自在、很開心。在接引的日期中,有的人是三天、五天不定,甚至一二個月,越早就是越好。他能提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走,也作了準備。
念佛的人必定要發願往生,這是一個大願。這個大願把我們的生生世世的輪回業結束了,不再沉淪這個娑婆世界,沉淪這個苦海,脫離這個愛海,離開這個五濁惡世。我們在這個世界裏,所有的愛緣、情緣、都在這個時候了了,因為我們遇到殊勝的凈土法門,遇到慈父阿彌陀佛,我們才有這種機會。古德常常告訴我們,要有往生的願,才能夠真正去往生,除了這個願外,還有信與行,稱為信、願、行三資糧。具備信、願、行三資糧,往生的願是一定可以達到的。
蓮池大師這一段發願文,確實給我們很多的啟發,因為很多人在念這段回向文時,確實他能夠很深刻地生起往生的願。每念一次,他們的願就加深了,而且他們的念佛的功夫是不斷地增加、不斷地提升。以前,他還有一點恐懼害怕,可是,聽了這一段發願回向文之後,大家都感覺到法喜充滿。這種恐懼、恐慌的心都消失了。因為,這一段文跟我們說,當我們預知時至時候,『身無一切病苦厄難。』我們最執著的就是身體,這個身體簡直把我們累死了。我們統統認為這個身是我,身有病、有喜有樂,有一切的感受,都以為是我身來受,產生了顛倒的意識,把身體當成是『我』,所以,這個身就令我們在六道輪回不斷地輪轉,成了輪回業。
『心無一切貪戀迷惑』,除了身還有心。我們都以為在我們身體胸腔內的左邊的是我們的心,其實大家也能夠在普通常識裏面知道,這個心只是父母給我們的肉團心而已。除了這個心還有一個叫做靈知心。靈知心是無形的,它也有分真與妄的。妄心就是我們常用的心,常常用這個妄心來思想、分別、執著。打妄想的那個心就妄心、識心或假心,我們常常當它是『朋友』的心。我們現在學佛了,也懂得很多道理了,我們知道要找出我們的真的面目,把真心找出來,所謂明心見性。我們把真如本性去找出來,發掘我們的自性心。自性就是佛,而現在的我們迷惑在因緣、在外境當中,還不知道我們的自性心在哪裏?我們現在就要用這個假心來當工具,作藥引,把根本自性找出來。其實,世間上的一切沒有可以貪戀迷惑的人事物,因為一切法都是虛幻。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身、心都是空、無。一切病苦、一切貪念的物資、情執都是我們這個假心去變幻出來的。
『諸根悅豫, 正念分明。』 當我們正念分明的時候,六根自然產生一種法喜。六根不舒服是當眼接觸了色塵的時候,眼睛看到物相,我們會有不喜歡的東西,就産生了厭煩,或者我們的眼睛看到一些好的現象,心裏面隨著這個境,就生起了愛慕。愛慕也會帶來一些煩惱。男看到女,女看到男,或者親威朋友之間,互相來往的時候,所造的一切境像或者境界,我們就著相了,一著相我們以為自己看到的都是事實。比如我們應該是很歡喜、很自在、很安詳地聽講經,但回到家裏,看到家庭中人都不像學佛,便有如此想法,聽經是多麽好,你們卻在電視旁邊看劇集,這令人沈迷的東西,造業呀 ! 造業! 那個時候的自己,就分開成兩個了,一個喜歡的,一個不喜歡的。我們要知道,正念分明的時候,無論在什麽境界,看到什麽事情,我們都要把它看成虛幻。師父講經的地方是讓我們有機會學習佛法的道場,僧人讓我們有機會能夠聽經聞法的一位善的知識,而我們有廣修供養的機會。我們把這種法喜、喜悅的心帶回家裏,雖然在家裏沒有看到人人有法喜,但只要我們是正念分明,我們心裏面長存阿彌陀佛,長存依正莊嚴就是。因為我們可以用感恩心回向給家庭眷屬,正在沈迷的眾生,我們不要怪他們,我們當作沒有什麽就不生煩惱了。我們要知道,沒有一個眾生願意成為迷茫的人,他們只是缺乏受佛陀的教育,而我們福報善根深厚,所以,我們才能夠接受,能夠很快地改變自己。
正念分明使我們預知時至,安祥舍報。在預知時至的時候,就自在往生了。世界上很多的災難比如:水災、火災、風災、還有一些冤業。所謂的冤怨業就是得罪了人,人家要對我們報仇了,對於這些我們都要把它看透,不要迷惑在其中。人們遇到風災、水災、火災、就嘆氣,很害怕 ! 那就是迷惑。看到一些好的因緣我們貪戀;遇到冤怨業,一些人跟我們作對了,我們就生嗔恨,這都是由於自己的顛倒,正念不明,這樣,我們就不可能安祥舍報了。
我們在生活中要用準備好的心去面對事實和接受種種的災難。有的人一生就是想要去凈土,但是最後他貪生怕死了,就是想留在這個世界多幾年,我孫子沒有大,我想看到他長大;我孫子還沒有進大學。有很多居士都在念佛,可是,過了幾年,他的孩子長大了,娶妻生子了,買了房子,那應該是很安樂吧!可以定下來念佛吧!可是,他們統統都這樣想,孩子剛買了房子,很多負擔,我這個老人家既然空閑,我就給他看看孩子吧,讓他省省。這一看就幾年了,甚至八年十年。很幸運無常還未到,如果無常到來,他這個幾年十年就沒有了吧?在這幾年十年他能夠看透,能夠把這個時光拿去念佛,拿去發願往生的話,不是很好嗎?無常來到的時候,他就歡歡喜喜,以後將來的利益是很大的。為什麽呢?因為他能夠往生!將來幫助自己的家庭眷屬就容易得多了。現在自己沒有成就,怎麽樣去幫助他?照顧他的孩子,不用請保姆,只不過省了幾百元錢而已。可是這個代價很大呀!再沒有時間去念佛了,以前念佛的種種正念都因此煙消雲散了。孩子本身也會有一種依賴的心,家庭上的情執,兩方面都增加的煩惱,所以這是不值得的。
人最大通病就是貪,貪的事情很多。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都是因為貪。我們學佛人有沒有貪呀?有呀!只不過把這個五欲六塵換了一個對象,貪佛法。大家一定很奇怪了?難道不對嗎?是!我們要學佛法,我們要聽佛法,但是我們不要去貪佛法。即是我們以現有的能力,是一步一步去了解佛法。了解佛法是有一定的層次,正如大家都想修學,都想修行。可是,不知怎麽樣入手?這個叫做修學的次第。修學的次第有三大步驟。第一戒,第二定,第三慧。就是這麽簡單。戒包括受戒,學戒和持戒。立志,專注和攝心是修定的前提。慧是覺行圓滿大智。
中國古代聖賢人孔子、孟子對我們都做了很多這方面的教育。開始做善事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立定志向,即是把我們修學的方向去確定。我們現在確定我們要成佛嗎? 確定我們是怎麽樣成佛? 為什麽要成佛呀? 這些問題要在心中提起,那助於我們立下志向。立下成佛之志,其實很不簡單。曾經有一位同學說:「我要成佛!」這句話真的不簡單。他的志向非常大,而且佛陀聽了都會拍手讚嘆!我們讀了六祖壇經,當時六祖怎麽講呢?他說:「我要來學佛,為了成佛,為了開智慧。」我們要學有這種志向的人。我們的心不妄動,要隨遇而安,經常要生起深思考慮事情的智慧。因為我們安隱所立定的目標,這個目標才好走。所以,歸納起來,從我們把目標定下來,然後發起志願,圓滿正等正覺的智慧,這種層次的修學叫做戒、定、慧三學。
向下文長,付於來日,阿彌陀佛!
🌺小編: 阿彌陀佛!使更多的人同享甘露法味,懇請閱讀後,奌最下面的 👇分享 👉在看🤗 感恩🙏
歡喜廣傳分享隨喜關注~行願!
行願多元文化教育協會感恩有您!
行願多元文化教育協會網站:
電郵: 1517338220@qq.com
Amtb.ma@gmail.com
歡迎點播如下影音網頁:
宏宗演教久住世 傳承聖教續慧命
素食護生,弘揚戒法不遺餘力,
淨心念佛,安住洪名彌陀願海。
迴向
宿現親朋,一切有緣,
災障消除,福慧增長;
七眾同願,同行同證,
極樂真源,早圓佛道。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