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念佛開示

超情離見入正定

四月十六,雷雨。複講主題:超情離見入正定。

藕益大師開示:『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離見,何勞說妙說玄。』這一句是藕益大師勸導我們,修念佛的人要專心念佛,這個專心念佛是要超情離見。超情離見,就是說我們不能夠以情感來論說,不以我們自己的見解去參學。許多同學經常提出了一個相同的問題,我們讀經需不需要去特別把經上的意義,一邊讀一邊了解呢?祖師大德的答案是:這是不應該的!包括念佛。如果我們一邊去讀經,一邊想這句經文怎麼樣去解釋,然後又一邊去翻閱註解,恐怕我們是用了意識心去讀經,即是不能專注攝意了。專注攝意能令我們超情離見,久而久之,我們自然會知道經裡面說的是什麼。因為以清凈虔誠心來讀經念佛,智慧自然就能夠開發了。所以我們要通通把自己的見解、感情都放下,一向專念,長時熏修,才會達到效益。

境界是個人修行的證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證悟,這種證悟是他自己個人才感受到的,當我們沒有達到他的這種證悟,顯然我們是不能夠真正了解他的境界,所有一切天花亂墜,巧妙動聽的說法衹能稱為談玄說妙而已。這種玄妙是不可思議,是他們真正體悟到的一種境界。當我們很認真地虔誠老實的去讀經念佛,持戒修行,總有一天這個玄妙不可思議的微妙法,都會呈現在我們的證悟當中。換句話說,不用急著去了解玄妙的東西,祗要我們照着古人告訴我們的方法,按步就班去學習,尤其念佛的人,最好是依照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方法,放下萬緣去念佛,若是做不到一向專念,清凈心難修矣!

金剛經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連佛說的一切法都要放下,何況世間一切事呢?祖師教我們萬緣放下,我們一定要萬緣放下,無論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統統都要放下。我們聽了之後,肯不肯放下,願不願放下,就由我們的業障和福德多少來決定。福德淺、善根弱,業障深重,會令人不願意放下。

其次比較嚴重的是我們的信心不夠。藕益大師說:『念佛法门,别無奇特,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决定不缺為準。』這是什麼意思呢?最重要、最可貴的一件事,我們真正去相信,沒有一絲毫懷疑,人能安住在這一信念裡面,那就是以清凈心去建立基礎,打好根基,臨危不亂就守得穩了。我們念這一句佛號是念念相續,不間斷的,沒有打妄想的,這樣就守穩了。當我們的六根對六塵的時候,我們不要著相,因為我們知道現在所接觸的一切法,包括人、物都是假的。超情離見,明心見性便是真!這句六字洪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顯現的,便是真!所以我們老實把佛號專心念好,念念相續,心口相應,沒有妄想,沒有雜念的,老實地一直念下去。

念佛不用數,只要不間斷。掃地、吃飯、走路、開車,我們都可以念佛,或口念、或默念、或金剛念,等到念而無念了,不間斷地一分一秒的念,我們就不用去數了,因為怕我們數後便著了相。執著今天念了三萬句,明天念了五萬句,後天念了十萬句,又去比較其他同學念了多少句?如此一來,我們是著相了,著相念佛功效就不大了。念佛是想把我們的執著,分別妄想種種去減少。如果我們還是執著念了多少的數量,功效就不大。古人定數目是讓我們能夠專心專意的去完成定課,防止我們懈怠,用意是給初學的人,紮實根基,不要懶惰。無論修了多久,人的懈怠習性都會隨時出現的。經常出現是在我們生病的時候,病了、累了,那個時候我們就有很多理由跟自己講’不做了!不念了!’。十萬聲的佛號沒有念完,代表功課沒有做好,念完了,功課做好了,這樣的一種動力,推動我們不能懈怠。記數是征服我們懈怠,不記數而念純熟了,可以一心繫念,憶佛念佛就變成念而無念,這是非常殊勝的一個念佛方法。

平日不知不覺向六塵去攀緣,那是防礙修正定的習性。許多人都不知道什麼事是攀緣?我們以為讀經念佛了,就不攀緣;不跑道場了,就是不攀緣。凡是六根對六塵的所有執著,皆是攀緣。比如一邊念佛,心還想去念多幾本經,去聽多幾本經,好像趕科場一樣的。這樣也是攀緣!因為自己的吸收能力有限,趕科場把它讀過之後,告訴人家我已經讀過什麼經了,這本經我已經聽過了,可是經內精湛奧妙的道理一概不能應用,所以我們讀經念佛最重要還是自己領受感悟,才是真正與佛感應道交。人若喜歡攀緣,就會增長’不能捨’的苦痛,往往得到了便想更多更好的,欲罷不能的滋味將使人受盡折磨。

你們是否看過有哪一個往生者都把三藏十二部經統統讀光的?統統知道的?沒有一人吧?他們有很多都不識字的,一本經還沒讀過都有的。那麼為什麼他們能往生?而我們經常聽經聞法,學習了這麼多,現在連一心去念佛,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這就是我們過於攀緣之故。我們六根故意攀六塵的緣,無論內外,並沒有停止過,沒有休息過。人睡覺有夢境,做夢的人多,就是我們攀緣的心不停止。做完夢還在做夢,怎麼了?他在意這個夢,他問這個夢是什麼意思?不跟他講,他不會放過你,他不滿意,他覺得心裡不安。跟他講,他就安心很多了。因為意識在攀緣,才有做夢嘛!意識心不停地想着過去未來,那睡覺就做夢了。夢從第六意識心而生,因為念頭太多了,所以定不下來,清凈心就不會增長了。

念佛還是要注重在日常生活,每天敲磬時念偈語:聞鐘聲,煩惱輕。鐘聲警惕我們讀經、持戒、念佛。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生煩惱了,或者煩惱輕了,便能把握好的時機和因緣,堅固善根,隱定清淨心,福慧加深來成就自己入正定,正思維,修八正道。今天就學習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