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覺有情篇

愛與慈悲

dav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生存的條件,應該就是得到父母的慈愛與關懷,這個就是嬰兒時的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皆應懂得怎樣去關心孩子,使他在一個健全的環境中長大。父母不懂得關心孩子,那孩子就會不健全。因此,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缺乏了一種愛心。他對自己信心不穩,而且他會覺得孤獨、又孤癖。他的性格變成沒有社交的朋友,不能夠和別人建立好的關係,漸漸心理上就有些問題了。這種情況是他從幼兒時,或者父母離開了他、拋棄了他,或者在家庭里沒有関注他的需要,劃分了彼此。那麼,這些都形成他是不健康的孩子。若發覺得早的,他自己本身的善根福德也足夠的話,那他會自己去轉變。在任何環境之下,他自己會發奮圖強,待他長大以後,他在社會上、在自己的家庭都特別給自己的孩子倍份的愛,因為這是他以前失去的愛。其他的孩子就覺得這個是不公平的世界,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關愛,甚至他會怨恨了自己的長輩。所以,父母的愛對孩子是非常的重要,而且也應以愛去感化我們周圍的人。在教育方面來講,愛是心靈的導師。要把心靈治理好,須用心藥醫。心病還須心藥醫,就是這個緣故。

 

我們要培養自己對一切的眾生慈愛,連小昆蟲都要愛護,因為它們都是眾生。我們也要像父母一樣地去愛護它們,珍惜所有的生命。當然,對螞蟻昆蟲,我們不能教導它們,可是我們用愛念去教導它們,使它們感受善意。感念父母師長的恩德就是因為從愛生出來的,師長的愛就跟父母、朋友的愛是有點不同。師長是用一種慈悲來代替這個愛。沒有愛染的心,沒有複雜心的愛,以愛為教育的基礎。將來孩子們懂得怎麼樣體會長輩對他的關懷,懂得怎麼樣去接受。愛與慈悲在某一方面是互相連接的。我們懂得去體會愛的教育,然後,才把愛與慈悲同時種在心田裡。而且能夠很清楚地讓這個愛不要污染。因為愛如果污染了,就變成傷害人的愛。所以,這一方面我特別要說明。

 

我們對眾生的愛是一種慈悲,告訴他我們都像父母一樣來關懷你,慈愛你,可是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心,也沒有霸佔控制的心。如果把執著、分別與霸佔放在這個愛上面,那心裏面就會產生很多無名的煩惱,這會影響我們將來學佛和道業。經過慈愛的心,給眾生的需要,這是非常的有用的。畢竟它會達到修身的作用,感恩心長養得更多。因為這種慈愛,溫暖了他的心。他會知道在世界上他還是一個被愛的人,還是一個有用的人。實際上,我們發揮這些慈愛都要有一定的程度,都要知道角色的分寸。

 

我們扮演的是父母的角色,我們對孩子不要拒絕,對孩子都有關懷的心。西方的教育可能跟中國的教育有所不同。西方的教育就是拍拍他的肩膀,抱抱他,甚至在他的額上親一親他。可是,中國人不習慣這種的表示,尤其這個手拿起來就想打人。所以,在外國長大的小孩子,很不能接受這些中國的父母。希望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接受西方那種親子的教育,譲他們表示出父母的關愛。因為表現得太含蓄了,使孩子的心生誤解,他需要的是父母,你沒有給他的愛,那他就會越來越疏遠你了。尤其他結識了一些壞朋友,這個時候就很難就回頭了。等他做錯事了,要被懲罰了,那父母又責備説:『我從來沒有生過你這個的孩子!』這樣的話,他的心就很傷。一般人都不想給孩子知道自己愛他,以為打罵就能表示了對他的關心,我們應該多注意這一點是不適當的。

 

愛與慈悲卻是我們生存的必要的條件。這樣的愛是建立在不執著、不分別、不染污的境界下,就像佛陀對我們的愛。無論你做錯了什麼,由你自已去懲罰,而這個懲罰是你自己心想生的。地獄、餓鬼、畜生三途都是你心想的,你想去的。沒有人推你到地獄,沒有人要你作餓鬼,沒有人叫你作畜生。這是你所造的業,就感應這些三途的業。那麼究竟有沒有呀?那你就捫心自問,你心中有嗎?那你心中有貪、嗔、痴、慢、疑,那你就有了,你當時沒有貪、嗔、痴、慢、疑的話,那你就離開這些三途。沒有愛,沒有慈悲,這個世界上都充滿憎恚、不滿,這樣的社會衹有妒忌仇恨,互相打鬥。現在的小孩子,父母罵了兩句,就去自殺。這個都是因為愛得不夠,而且他了解的愛是錯誤的。愛變成了無明激動,一種激情,這樣就做了一些傻的事情,做了一些很愚痴的事。我們目前必須要知道照顧着自己的念頭,我們的所作所為,以無執著分別的慈愛去憫念一切有情。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