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有缘,有願,有志念佛同學,專修淨土彌陀法門 。一門深入, 專修淨業 。

放下集

放下了,善念善行,過智慧的生活

IMG_2086

諸位大德,諸位同學,早上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放下是功夫這個主題。

首先跟大家說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國。中國的退休年齡很早,有些四十多歲就退休了,尤其是老幹部。退休之後就無所事事了,有時候會給自己的下屬打電話聊天。他們退休以前是和這些下屬打成一片的。有一位老幹部打電話給自己以前的下屬。打來打去都沒有人接,內心就很煩悶,然後就想,是不是因為自己下了台,別人不願意理他。因為退休了,有時候就到寺院裡念佛修行,他把這件事告訴了一位師父,說人老了,現在沒有權威了,下了台,下屬都不願意搭理自己,感受到自己被傷害,被別人拋棄。師父沒有直接回答他,只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院長,因為貪污被革職,被革職以後心裡就很難受,時間一長,精神就失常了。院長太太找醫生去幫他,找來找去都沒有找出辦法,最後就找了一位算命先生,算一算他的病什麼時候會好,是不是真的就好不了了。這個算命先生說,很簡單,你寫一封假的信,告訴他,你的職務恢復了,他馬上就精神了。心病還需心藥醫。這位太太想想覺得也有道理,就準備了一份假文件。既然是假的,不如弄大一點。他的先生看了之後是很高興,不過高興得跳起來,摔在地上,當場就死了。太太不理解,就去找算命先生,抱怨他的方法沒有效果,反而把她先生弄死了。算命先生要看看信裡寫了什麼,一看,他就說:『不關我事,是你把事情做太大了,把他整死了。』原來太太當時心裡想,既然是假的,就做大一點,原來信裡面寫的是他丈夫已經被調到市裡面做市長了。這個反差太大了。所以那個先生經受不住刺激馬上就死了。算命先生說了:『誰讓你把藥劑加了分量?』我們平時就是這樣,想病好得快一點,就把藥的分量增加了,醫生說吃兩次,我們就吃三次,以為不要緊啊,多一次好的快。或者是根本不需要吃藥的,我們自作主張去吃藥。我們學佛的人也是這樣,我們想著快點成功,快點得到利益,怕來不及,覺得每本書都很好,這本還沒看完就放下看另一本。這就是告訴我們,我們有時後做事情分量要適當,不能過量,過量之後就像琴弦拉得太緊,一彈就斷了,雖然太鬆了也彈不響。

所以當這個退休幹部聽完之後就大笑:『師父啊,我不至於像這位貪官這樣。我只是覺得自己退休離開官場,這些下屬不把我當回事,我不開心。』

師父說:『你也是過來人,你過的桥比他走的路還多,吃的鹽比他吃的米還多,你都要知道你有個原則,不為一點小事而生氣。』

他說:『不是啊,師父,我只是想跟你說一下,我不是真的生氣。』

師父說:『你雖然這麼說,你感覺好不好只有你自己知道,這個感受好壞是你過去因為很在意自己的官位,在意自己所作的事情,你在意你曾經對他們好過,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為什麼他不接電話你會不安樂,不高興呢?就好像說,我們幫了人,如果人家給我們臉色看,我們心裡不妥,我畢竟是你的恩人,曾經幫過你,你怎麼能這樣對我,他會這麼想。所以說,仔細思量一下,換一個角度,你想一下,這個下屬他有什麼問題,是不是自己太固執,在別人身上加了一些疑點,或者你的下屬當時不接電話只是因為忙,或者他是因為正在開會,甚至可能不知道是你打的電話,有很多因素,你不能因為他不接電話,你就往那方面去想,覺得你退休了沒有權力了,他不搭理你了,你的身份也降低了。你這樣想會冤枉好人的,你將來見到他,心裡就會有成見,跟他說話也就不會太自然了。所以我們時時要想,我們的態度,別人的態度,要給自己和別人都有台階下,以後見面就會比較舒服,不會心裡有刺,講話都不自然。』

所以這位老居士就說:『那他當時就算不方便接,但是後來可以回個電話,他連電話都沒有給我回。』

這件事我們都要常常思考,為什麼他不回電話,但是你要知道,有可能他回電話的時候你在接電話,可能他回電話的時候你在做事,甚至沒有看見他回复。種種理由都不一定和你失去權威相關。

這樣這位老幹部就想了一下:『哦,我想起來了,昨天給他打電話的時候是在一個朋友的辦公室打的,可能他就看到這個電話他不熟悉,所以就不接。』

這位老幹部就感謝師父的提點:『否則我會無端地誤會了,也給自己的心添堵。』

所以生命中沒有一個人是想專門傷害自己的,只要自己能想得開,放得下一切事情。所以我們要聞思修。聞思修不一定是聽經,聽經只是一個代名詞。其實當我們聽經就是我們在學習怎麼在生活中為人處事,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要聞思修,別人說一句話,我們要仔細聽,不要隨便猜想別人。但是我們說話也要說得清楚,不能說得不明不白,讓別人誤會自己。所以要三思後而行,而且要三思後而言。

這位老幹部聽了之後就藉機會問師父,我今後會不會經常為這些事情而傷害自己呢?師父就教他,其實沒有什麼叫做傷害,有的人說話尖酸刻薄,諷刺你,如果你馬上針鋒相對,或者有些人毫無理由看不起你,輕視你,你馬上又藐視他。或者有的人在你面前誇自己,你也耐不住性子,加倍的證明自己比對方還有有本事。有些人對你很冷漠,你就對他報復,也以同樣的方式對他,不管有意無意,我們總是把別人對待自己的態度放在心裡,變成了自己的東西。你們想想,如果他輕視你,你報復他,你不就跟他一模一樣了,你喜不喜歡別人輕視你,當然不喜歡,諷刺你你也不喜歡,別人顯擺自己,你也不喜歡,你為什麼要去學他們這樣去對待別人呢。這就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照,不喜歡鏡子裡的相貌,我們就盡量去修改,不要現出我們不喜歡的樣子,我們不喜歡的別人也不喜歡,別人現出這個樣子,自己就拿來作警惕,看見別人很兇,就提醒自己不要兇,否則就會惡性循環,你兇一點他又更兇,最後爆炸了。

我們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如意,或者是災難,或者是別人向你傾訴失意的事情,又是失業,又是破產,又是家庭破碎,失戀之類的。其實這些就是要我們加強自己的耐心。不要讓這些事情製造影響力,傷害力,使我們的心靈受到傷害。我們要想當下不受到外境的影響,就要在我們的內心保持祥和安寧包容喜悅快樂。你要時時將好的東西放在自己心裡。我提醒大家,無論年輕還是年老都應該這樣做。因為我們總是記性不好,是喝不健康的奶喝多了。寫張紙,寫祥和、安寧、包容、喜悅、諒解,放在床頭,冰箱,甚至洗手間,走到哪裡就看到那裡。其實真的很有效。以前師父出家前,經常看到什麼書,或者有什麼領悟,馬上寫下來,貼在自己經常要看到的地方。尤其是辦公室,貼在那裡,時不時看一看,真的很有效。如果讓桂英同學知道了,她就說,佛菩薩來了,神顯靈啊,又有感通了。其實不是這樣,是一種不可思議,本來你今天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但是你寫了之後,你上班很不經意看見了,告訴自己包容啊,等一下真有事情發生了,這位同事他可能今天情緒不好,說話不好聲好氣,和你一起做事的時候他就像罵你那樣,語氣不好。如果不是那張紙提醒的話,可能就和他吵架了。你對我這麼不好,想吵架嗎?但是因為事先看了紙條,提醒我要包容,我們就會問他,你今天怎麼了,是不是遇到什麼事啊?在路上還是在家裡發生什麼了?怎麼脾氣這麼不好。尤其是女眾,是不是一個月一次的情緒變化呢?有什麼藥可以介紹給她吃,或者拍一拍她肩膀,真的是這樣。師父的肩膀你們不能拍,但是我教你們,對老人家對朋友都可以,有時候拍拍肩膀,摸摸背,一種用身體語言去表示對一個人的關心和善意。這是在外國是很流行的,中國人就比較含蓄,你別拍我,別逗我,你知道他不讓你拍,你就真的不要拍,否則真的會讓他不開心。尤其是我媽媽,你不要摸他的頭或者肩膀,她不喜歡。我們就應該要清楚。這些我們要怎麼學防止自己被別人傷害,也不傷害別人。這就是結緣。這就是智慧的生活。

有一位老人家去拜佛,拜佛就每次給三十塊,但是有一陣子就沒有去拜佛了,問他什麼原因,他說我沒有三十塊,所以不去了,要有錢才能去拜佛。這個道理是不對的,道場也沒有要求他一定要給三十塊。他只是說看到別人給了三十塊元,他也給三十塊元,自己沒有三十塊就不敢去了。這也是給我們一個警示。自己不明不白地去做事,雖然會得到福,就想這位老居士那樣,給三十塊錢是有福,但是也是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因為她糊里糊塗,不明白,她以為這個道場是要錢才能修行。現在她沒錢就不去修,這也是說明她不明白道理,也是因為她給三十塊只是想求福,而且沒有人給她開示,她也沒有善根因緣去聽。師父告訴你們,這位老人家,一定有果報,什麼果報,有福的果報,但是就是沒有慧的果報。有福的果報就是因為她曾經捐過三十塊,她發過歡喜心跟著別人給三十塊。老了之後可能就是有福享,可惜她沒有慧的果報,也有可能會患上老年癡呆症。也可能不精神,糊里糊塗的過一生。將來的結果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有善知識教她念佛。希望她以捐的三十塊的福德感來最後臨終能夠念佛,我很希望她這樣。我們沒有神通,看不到將來的事情,我們只是用這件事讓大反觀自己,應該怎樣修福修慧。給了錢要修福也要修慧,捐了錢如果只修福不修慧,也是不圓滿的,你只修慧不修福也一樣是不圓滿。

我們講另外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的戰鬥機常常執行任務時暴露目標。德軍用高射砲打這些飛機。有些砲彈甚至打到飛機的油箱裡。這些英國飛行員就想其實自己的生命一上飛機就九死一生了,沒有想過會活著回來了。按理說,這些砲彈在油箱裡是會爆炸的,這樣就沒命了。但是,打了之後竟然沒有爆炸。飛機回到英國空軍基地之後,機械師就開始檢查,找到了砲彈,確實是在油箱裡,但是沒有爆炸。後來發現砲彈裡面都沒有炸藥,沒有炸藥就不會爆炸。其中有一個砲彈裡有一張紙,上面寫著,我能做的只有這些了。意思就是說,他把砲彈裡面的炸藥全部拿出來了。這個人把紙條放在裡面,告訴人們,炸藥是我拿走的,我能做到的就只有這樣了。你們想想,他不能夠阻止戰爭,不能阻止對生命的傷害。他只是一個負責把砲彈運上飛機的人而已,他能做什麼?但是他想到一條生命很重要,所以他盡量用自己去挽救這場戰爭,挽救這些飛行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想著我們做的事情太細微,幫不了人,勿以善小而不為。

第二件事就是說有只螞蟻,它在河邊喝水,不小心摔進河裡。大家知道螞蟻最怕水了,它努力掙扎,還是掙扎不出來。突然飛來一隻大鳥,看到螞蟻在水里掙扎,這隻鳥就銜著一根茅草,扔到螞蟻旁邊,螞蟻看到茅草,就抓住它,爬上來得救了。正在救螞蟻的時候,因為這隻鳥沒有留意,看不到周圍有人。可是螞蟻爬上岸之後就有警覺性,他看到這支鳥後面有個獵人拿著獵槍要打這隻鳥。雖然不是很遠,螞蟻看到獵人準備射擊了,立刻爬過去。你們不要以為螞蟻很慢,我小時候很喜歡看螞蟻,有空就去觀察螞蟻如何生活,如何搬東西,它們很有意思,搬東西的時候很仔細地把東西一個個傳下去,像說話一樣,你要好好接住啊。我很喜歡看的。螞蟻走得很快的。這只螞蟻爬到獵人的褲腿裡,使勁一咬,這個的獵人一動,就射偏了,這隻鳥聽見槍聲就飛走了。看看,從這個故事就知道了,我們的心不要介意自己的能力有多少,盡力而為就好了,不要覺得善的事情小就不願去做。

還有一樣事情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我們在街上看見有個大叔拉著自己的老母親,因為這位母親要去醫院打針。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國。我們知道在中國的醫院看病需要排隊掛號,剛剛走到街道口,這位母親就指著街道告訴她兒子,你看看,有個小女孩在那裡需要你幫忙。因為這個女孩的自行車鏈條掉了,怎麼也上不上去,弄得渾身大汗。這位母親就覺得兒子可以幫忙。這個兒子看了一下,想如果我去幫她會弄髒手,而且會耽誤排隊掛號,所以就告訴母親,這種小事讓她自己弄就行了。這位母親不高興了,你又不是幫不了她,你要不幫我就回家了,不打針了。這個兒子看見母親生氣,就很不情願的過去幫這個女孩,兩下就上好了,這位姑娘就很開心了,多謝叔叔,然後拿張紙出來給這位叔叔擦手。當時他心裡就覺得自己母親很善良,自己很慚愧,因為怕弄髒手而不幫助別人,自己這麼自私,為了排隊幾分鐘時間,也就兩三分鐘,舉手之勞。我們不能錯過這種這種小善事。看到盲人在街上要過馬路,或者看到小孩在路邊哭,找不到媽媽,就算不敢直接去幫他,也要在旁邊守護著,不讓意外發生。

我聽見同學們說在中國去年開始也有一個活動,像觀自在學佛群裡,大家每一天把自己的善念和善事寫到群裡讓大家看見,目的是給自己一個目標,每天都要做一件善事,當然有很多人不止做一件。其實這個活動是一件好事。它幫助我們習慣每天做一件善事,我們習慣成自然之後,我們的心態就會變得很善良,不會作惡了。在我們念佛人修行之中也是很重要的。這是在積累我們善根福德資糧。你做善事就會有善根福德。別人請求幫忙我們不能裝作聽不見,或者躲起來。在外面很多人都是這樣。能不能聽見這個道場要請義工幫忙?能聽見,只不過自己不想而已。我寧願自己在家看電視吹空調,也不願意去道場聽經聞法。口口聲聲地說我退休了,我也要修行了,但是做到了嗎?沒有做到。這就是痴。有一位同學領悟到,這些人不肯聽經聞法,不肯發大心,因為他們痴。因為他們有痴的業障,所以不肯發大心。這個善小而不為就會讓我們錯過善根福德增長的機會。我們從這個事情就知道,不可以這樣。平時很簡單,舉手之勞很容易做,幫我遞個東西,買個午餐。同事太忙,趕不上吃飯,我們能不能幫他買一份。三樓的阿婆每天要倒垃圾,我們住四樓,就順手幫她把垃圾拿下去。這都是舉手之勞。很多善事可以做的。在市場,雖然我們口袋裡錢不多。但是看到有兩條魚賣,問問多少錢,看看我們買不買得起,買得起就都買下來了,買不起就跟他講價。他可能會問買來幹什麼?你就告訴他,這條魚很可憐,你替我減兩塊錢,讓我把它放了,求他。最後實在不行就說,我欠著你的,明天來還你。把這兩條魚買了放掉。每天都要起善念,無論你是放生,還是做環保,還是去幫人,都好。這件事一年前已經說了,我很希望美國波士頓的同學也加入進來,但是呢,沒有人發心。中國的同學只是發心幾個月。因為修行真的很不簡單,你有沒有堅持。有沒有耐心。發起活動的時候大家都拍手稱好,頭幾天有幾位同學支持,寫上來。可是有些同學只是束手旁觀,師父看到這個情形,只能挨個鼓勵了。有些被推一下就做一下。有些人就說了,我做了善事為什麼要讓人知道呢?這個問題大家要思維一下了。當然我們做善事是不想讓別人讚歎,不是專門想讓人知道。但是我們要知道,如果我們做的善事沒有人知道,我們也沒有辦法去鼓勵人做善事。一個人失足跌落海裡,一個人去救,救上來了,應該要告訴別人,並且讚歎。如果讚歎之後,我們要獎勵他,以後很多人就會發心做善事,有人掉下海我會游泳,我就會下去救。因為我也想別人讚歎我。但是相反,如果我們不會游泳,跳下海自己也會死,這樣的話,別人就會想,下次就不要救人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是因為救人的人自不量力,所以才會失足,不會游泳為什麼要救,應該要用別的辦法。我們不是因為不想被人稱讚,被人稱讚是另外一個作用,就是讓別人知道這麼多善事,我們也很想做。不要讓人生起妒忌心,你很厲害嗎,你只不過想顯示自己而已。不要這樣想,你這樣想的話,別人就不想做善事了,因為大家都這樣想的話,都會怕別人說。所以我們學佛就要學純正的正知正見,不能偏執。因為能夠幫助別人,自己會開心,你幫別人一件事,下次就不會愁眉苦臉了,凡事幫助人,都會快樂。除非你自己想偏了,或者期望別人的報酬,如果別人不報答自己,反而還罵自己,就愁眉苦臉了。所以不要在意這些事情,我們要知道舉手之勞是小事,也是佛教裡的布施。不是要堅定勇敢,因為很多人受惠於人不知道感恩,他甚至會責怪我們,但我們不應該放在心上。

布施裡面有三輪體空。當然這個三輪體空的修行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是我們應該要知道,我幫助了別人,沒有我這個形象,不是我幫,幫了不要想著我去幫,沒有什麼特別。對像是誰?在我心中沒有印象,我不是幫某個人,我只是幫這件事,等這件事解決了,這樣就好。這件事什麼事呢?或者說我給了別人東西,是什麼東西呢?也不計較,我也不在意,這樣叫做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的不但有大福德,而且可能還有功德。因為你會在這裡得到很多智慧。而且你沒有居功,你不居功你就有功德了。你還在意的話,你就只是修福,而且打折扣的福。所以對於別人的痛苦我們要關心,別人一有痛苦我們就要去幫忙,看看我們能不能幫助別人解脫苦難。所以如果我們時時聽而不聞,見而不做的話,這樣就會障礙我們的道業。

其實我們想想,誰不想讓人幫忙,說不用你幫,但始終要人幫的。我聽說很多人是這樣,嘴上很硬,拒絕幫忙,但是你想想,他終究還是要人幫。我們幫人的人一定要諒解,為什麼他拒絕我幫忙,是不是我越幫越忙。這要想想,所以聞思修很重要,要思考,從兩方面思考。是不是我幫得不對,要問自己。如果沒有什麼的話,是不是因為對方有些苦衷,有些不為人知的事情。終歸是有個理由去開脫自己的心,不要讓自己的心偏執,這樣就對了。不要怒氣衝衝地說他不肯我幫,他要怎樣怎樣,你這樣的話不光幫不了他,也幫不了自己。他不讓你幫,我先想想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對,他讓我幫的事情我幫錯了。或者他有苦衷不能讓我知道,所以我幫不上。先這樣想,這樣你心裡就不會埋怨他,你永遠都開心。有一天你有可能真的能幫他,因為你的心開解。你沒有覺得他不讓你幫。你找理由讓自己開心,他不讓你幫一定有原因,要不就是自己的問題,要不就是他不敢讓我知道。你心裡沒有芥蒂,以後他需要你幫你還是會幫。但是你心裡有芥蒂之後,以後都不敢幫他了。其實這樣就失去了一個機會。我告訴你的這些方法都是希望大家能夠在學佛上清楚知道什麼叫解脫,不要鑽牛角尖。

佛教我們的布施中最後一個布施叫做無畏布施。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去醫院看望病人,他有苦惱,我們安慰他幾句。甚至小孩自己驚恐,怕黑,我們陪他。這都是無畏施,從佛教的教理來說,這是拔除眾生的痛苦,使他們擺脫害怕驚慌的狀態,得到安全感。就想我們的佛陀時時都是這樣,觀音菩薩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就是在無畏布施之中非常有感應,就是在困境中我們得到菩薩的幫忙。如果我們將無畏布施了解清楚透徹了,我們可以將無畏施落實到生活之中,比如說每個月去養老院念佛,這是一種無畏施。有些人想著我就算去了也就是在旁邊站著,傻乎乎的,不想再去了,覺得自己沒有作為,到了養老院連推輪椅車都沒得做,下次就不想去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我告訴大家,老人病人很喜歡有人去探望,雖然嘴上說不用探望,但是實在是很需要的。老人見到一大批人來看他,他很開心的,我們雖然做義工做不了什麼,站在那裡念佛而已,或者最多讓你發一下紙,其實哪裡需要你發,師父也能發,專門讓你做,就是讓你沒有這種心理,覺得自己沒有事情做。把相機遞給你讓你照相,這就是布施了。你雖然不做事,站在旁邊,但是你發心探望老人,讓他們見到很多人,覺得很安慰。這就是無畏施。你走到身邊拍拍他肩膀,摸摸他的手,就可以了,你不會說話不要緊,摸摸手,稱一聲阿公阿婆就行了。其實不需要做什麼,因為你去唱歌跳舞是暫時給他一時的歡樂,暫時不記得自己的病苦,但是不能永遠解決痛苦。我們教他們念佛,念一聲而已,只要他肯念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阿彌陀佛,甚至一個聲音經過他的耳朵,他的耳根就留下了成佛的種子,以後有機會他就靠這一句佛號修行了,或者可以解脫自己的災難了,因為一歷耳根永為佛種。

有人問為什麼我念到這裡眼淚會流出來,我念到這裡起雞皮疙瘩,很感動?很多初學的的人會這樣,這是因為你過去生中曾經種過種子。所以你現在有這個因緣,一提起你就很開心,繼續修行了。等到因緣成熟了,就可以連上。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付出的不要計較。所謂積善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不需要別人介意,要知道再小的善事也要用心去做。這就是布施,能夠提升我們的心靈。佛告訴我們施必受更有福。能夠施捨說明有能力,布施之後心情很愉快,很安樂,因為你有東西可以給別人。我相信大家都不喜歡別人給自己,更喜歡自己給別人,就是這樣的。我也希望你們波士頓的同學可以將日行一善的活動帶起來。很簡單,把每天起的善念,做的善事記錄下來。比如說我今天突然發心要讀經,這就是一個善念,我開始讀經了,因為我過去懶惰,今天開始讀經了。我開始做點什麼了,開始知道要管住自己的嘴了,這都是善。把它寫下來,每週交給師父,師父把它貼到宣傳板上,鼓勵大家都要這樣做。這就是活動的開始,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